在厦门海沧的碧波之上,一条钢铁巨龙正悄然成形——鳌冠特大桥。
这座承载着交通动脉与生态梦想的跨海工程,自2024年11月破土动工起,便以“长龙卧波”之姿串联起城市发展与自然共生的蓝图。
作为省市重点工程鳌冠大道的控制性节点,它不仅是技术攻坚的结晶,更是厦门“跨湾发展”战略的关键落笔。

一、工程与设计的交响:技术为骨,人文为魂鳌冠特大桥以1617米的身躯横跨鳌冠湾,起于海沧半月岛南侧,终抵鳌冠村,宽达28.5米的桥面铺设双向六车道,需浇筑35座海上桥墩,支撑其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结构。
而最令人惊叹的,是藏于主桥之下的慢行系统创新:
一条1687米长的蛇形亲水廊道悬挂于桥底,宽7米的步行空间如丝带般蜿蜒,彻底实现人车分离。
其断面采用分离式平行四边形设计,通过横梁与主桥巧妙连接,桥墩将空间分割为和谐的三等分,既保障结构稳定,又赋予行人270度观景视野。
这条慢行廊道串联起五大诗意栖居点:
茂林亭以环形观景台拥抱红树林;
沙滩小径引领行人触摸亿万年海蚀崖壁;
望崖台与高尔夫球场绿茵相望;
千眺塔作为制高点地标,衔接岸线步道;
旷心台则拓开海天城交融的壮阔画卷。
设计团队以“动感弧线”突破传统桥梁的刚性,让慢行桥在主桥下灵动穿梭,使每一步都成为移步换景的沉浸式体验。

二、城市脉络的重塑:从交通瓶颈到滨海动脉鳌冠特大桥的诞生,直指厦门沿海路网的痛点。
此前,马銮湾与海沧湾两大新城仅靠马青路单一通道连接,拥堵已成常态。
大桥作为鳌冠大道的核心一环,将彻底改写这一困局:
交通分流:
直接分流马青路20%车流,缓解区域通行压力;
双城联动:
串联马銮湾新城与海沧湾新城,形成滨海“生活景观走廊”;
赛道升级:
延伸海沧半程马拉松路线,构建沿海“不回头”环形赛道,让跑者尽享碧海蓝天。
更为深远的是,这条全长5.48公里的鳌冠大道(含特大桥),以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60公里,未来将成为鳌冠新城开发的基石,推动片区产业转型与岸线生态修复。

三、工程进行时:海上长龙的2026之约截至2025年7月,大桥建设已迎来关键突破:
桩基工程完成60%,如巨树根系深扎海湾;
承台及墩柱完成30%,钢铁骨骼初现峥嵘;
主梁支架正式搭设,标志上部结构施工全面启动。
施工现场,半月岛桥台的18根灌注桩已过半完工,钢栈桥材料悉数进场,机械轰鸣与潮汐节拍交织成建设交响。
代建单位海沧城建集团项目负责人刘伟宇表示,团队正全力冲刺2026年7月通车节点。

未来图景:桥与城的共生诗篇当2026年夏日海风拂过通车的大桥,厦门将收获一条跨越地理与功能的“超级纽带”——驾车者飞驰于六车道,窗外是城景与碧波的对望;
步行者漫游慢行系统,指尖掠过红树林的呼吸与礁石的纹路。
鳌冠特大桥以钢筋水泥为笔,以海湾为卷,书写着“桥在景中,景在城中”的鹭岛新寓言。
它不仅是车轮下的捷径,更是城市奔向蓝海的生态宣言,让厦门的跨湾之梦,从此有了踏浪前行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