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只有学校”到“衣食住行乐”一站式满足,可以说,中交和美天地的出现,恰似一把钥匙,正在打破许多人对岛外"配套生活不便"的固有认知。 
和美天地,如何让城市生活各美其美?
一座商业体的生命力,往往藏在它与城市的“对话”里。 
厦门和美天地©官方发布
和美天地的选址,暗合集美新城“产城融合”的发展肌理:东接诚毅大街这条贯穿新城的“主动脉”,南临海翔大道这条串联岛内外的“交通纽带”,地铁1号线诚毅广场站的出口就在百米之外,10分钟到厦门北站、半小时进岛的通勤效率,织成了一张“3公里生活圈+15分钟通勤圈”的网络。 
和美天地:衔接地铁1号线与城市主干道的交通枢纽©官方发布
它与人群的“咬合度”也很紧密:周边集美行政服务中心、软件园三期、杏林湾运营中心等办公区域集聚数万白领,为项目带来稳定的消费流;中交和美新城、建发央著等高端成熟社区的家庭客群,构成了柴米油盐的生活基本盘;而集美大学、华侨大学等17所高校15万师生,则为这里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
这种“产业人口+居住人口+青年群体”的三维客群结构,让和美天地不再是孤立的“盒子”,而是与城市功能共生的“有机体”。 
和美天地©官方发布 
品牌的温度,不仅是买卖的连接
6万平方米的空间里,120余个品牌的组合,藏着和美天地对“生活”的理解。
35%的首店占比,不是为了数字的光鲜,而是为了填补区域的消费空白:福建首店ZERO SIEVERT的街头潮酷,BEAUTY33高化集合店的美妆美学,Discus Mart的复古情怀,每一个“第一次”都精准踩中了年轻人的兴趣点。 
和美天地入驻品牌©官方发布
而那些带着“新意”的老店,则藏着对在地需求的洞察:霸王茶姬城市旗舰店、元初食品、师烤豆花烤鱼、芭缇沁园椰子鸡......从运动品牌到数码门店,从家居小店到亲子乐园,这里的每一个品牌都像一位“邻居”,懂你的日常所需,也懂你的多元喜好。 
和美天地开业盛况©官方发布
- 家庭消费:引入元初食品(福建首家最新形象店)满足中产家庭的品质生活需求;
- 年轻社交:引入SFC上影国际影城(区域首店)、星聚会KTV(福建首家X-PARTY店)、乐斗星空(福建首家形象概念旗舰店)、RANGLO安格斐健身(集美首家普拉提私教概念店)等休闲娱乐品牌;
- 时尚潮流:引入13DE MARZO旗下潮牌集合店"ZERO SIEVERT"(福建首店)、杉杉旗下高化集合店"BEAUTY33"(福建首店)等多个时尚潮牌;
- 餐饮美食:引入悦来福东山海鲜(岛外首店)、官塘牛肉(福建首店)、西朗牛排(福建首店)、霸王茶姬(岛外首家旗舰店)等特色餐饮品牌。

不止于商业,更是城市地标的多重身份
作为厦门岛外第一高楼的综合体,和美天地的意义早已超越了物理高度:商业、办公、酒店在垂直空间里的联动,实现了“楼上上班、楼下吃饭、步行回家”的场景闭环,这正是TOD模式最深刻内涵——让城市资源在公共交通枢纽旁高效流动。 
和美天地©中国交建
建筑的细节里,更藏着对厦门的“致敬”:中庭的流线型设计,像杏林湾起伏的波浪;连廊的灯光装置,灵感来自鼓浪屿的琴键;墙面的浮雕图案,抽象还原了嘉庚建筑的红砖纹理。 
和美天地©官方发布
当这里举办集美首届青年艺术展,当露天广场响起闽南语歌曲的live,和美天地便从“消费空间”变成了集美新城的“文化客厅”。 

和美天地开业活动©官方发布
从“睡城”到“活力中心”,集美新城的蜕变里,和美天地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它的成功,不在于体量的庞大,而在于对城市脉搏的精准把握——懂产业人群的忙碌,懂家庭客群的温馨,懂青年群体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