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根据发展目标,到2025年,广州全市汽车产能突破500万辆,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新能源汽车产能超200万辆,进入全国城市前三名。 “十四五”期间,广州将着力打造“一核三极多节点”的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空间发展新格局。着力将广汽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园打造为“一核”,围绕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打造东部、北部、南部“三极”,依托产业发展赋能特色基地构建“多节点”。 现状:广州连续两年保持汽车产量全国第一 汽车产业作为广州第一大支柱产业,发展基础扎实,产业体系完善,品牌质量逐步提升,发展路径从全盘引进到模仿探索,从合资合作到自主创新,正从“跟跑者”“并行者”向“领跑者”阶段奋力挺进,形成了以整车制造为核心、零部件企业聚集、智能创新企业汇聚的汽车创新产业体系。 目前,广州拥有11家整车制造企业,集聚了1200多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和贸易企业。2020年,全市汽车产量达到295万辆,同比增长1.4%,较2015年增长33.6%,占全国产量的比重提高至11.7%,已连续两年保持全国汽车产量第一;实现产值5860亿元,同比增长3.8%,较2015年增长55.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29.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98万辆,同比增长17.3%;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3万辆,占新车销售比重(渗透率)为11.41%,显著高于全国(5.4%)、全省(7.7%)平均水平。在技术创新方面,2020年,广州全市研发百强企业中前三位均为汽车制造业企业,专利授权量十强企业中汽车制造业企业占据4席。 当前,广州不断推进北、东、南三翼汽车产业集群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构建了涵盖上游的“三电”系统、电子电器、感知系统、决策系统、控制系统、定位系统、V2X通信系统及传统汽车零部件,中游的通信运营、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整车系统集成、整车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下游的出行服务、物流服务、检测认证、数据增值、金融销售服务等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同样发展迅速。截至2020年底,公私桩合计近6万个,接入“羊城充”平台超3万个,建成5G基站4.8万座,居全省首位。广州也开创了国内第一个发放载客测试牌照、第一个认可其他地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许可、第一个在中心城区主干道开展道路测试等“十个第一”。截至2020年底,广州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近27万辆,占全市汽车保有量的比重提升至9%,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5%)。其中,燃料电池汽车已投运58辆,示范效果良好。 与此同时,广州市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仍存在部分短板和问题。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限、产业链协调联动有待提升、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仍需加力。“三电”系统、环境感知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还需进一步提升,整车控制系统、线控转向系统、智能座舱等关键部件仍是空白。 目标:2025年全市汽车产能突破500万辆 根据《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广州市将建成国家级智能汽车产业化示范区、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交通应用示范区、国家5G车联网先导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地和汽车国际贸易中心(“三区一高地一中心”),支撑打造全球知名“智车之城”,引领全国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望2035年,广州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整车生产能力和零部件产业供应体系国际一流,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形成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示范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汽车产业集群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有力支撑国家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技术突破:鼓励组建跨行业新型研发机构 重点攻关车规级芯片技术 为实现技术新突破,《规划》提出要集中力量开展技术攻关。实施“揭榜挂帅”制度,鼓励支持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依托重点研发平台,鼓励组建跨行业新型研发机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具体提出要在整车集成技术、关键零部件技术、安全保障技术、战略前沿技术等方面持续发力。 尤其在车规级芯片技术方面,要开展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强芯突破工程,大力开展感知芯片(CMOS感光芯片、ISP图像处理芯片等)、控制芯片(MCU)、高性能计算芯片(AI芯片/GPU)、通信芯片(总线、无线电等)、存储芯片(Flash等)、安全芯片、功率芯片(IGBT、SiC、电源芯片等)等关键芯片技术研发,推动车规级驱动、电源、通信、隔离、运放等芯片的封装工艺、评测方法、认证、应用技术及接口配置、开发环境和软件集成技术实现突破。 乐天智谷 国际智能科技创新谷 乐天智谷是广州市攻城拔寨重点项目、2019年广州市提质增效试点园区、广州市中小企业服务站。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科韵南路与新滘东路交界处,区域所在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琶洲高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重要的支点。 园区以人工智能、5G技术、数字经济、物联网为主导产业,为入园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创新孵化服务和资源协同对接服务,并促进相关产业的资源共享、共融、互生。 “粤港澳青创湾”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青创湾基地)于2018年9月开始在海珠区委统战部、区科工商信局的指导下筹建,由澳门青年领袖周王安先生发起,整合广州、深圳及港澳台地区30多个社团与港澳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及密切协作关系,汇聚了包含宏观经济政策、科技创新服务、智能科技产业、新商业社群运营的各领域的核心优势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