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596|回复: 0

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的惠安人(不完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27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林连堂,惠安人,1960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后留校任教。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化学系副主任等,现为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化学系“结构化学”基础课程及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编著《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理论》一书,参加《休克尔矩阵图形方法》和《多面体分轨道》的编写。曾获国家自然科学2等奖,福建省王丹萍科学基金3等奖等,并被评为福建优秀专家。


王银桂,惠安人,1960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留校任教,1973年——1984年在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1984年至今在厦门大学化学系任教,主要研究量子化学中的群论方法及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及化学键理论研究。出版译著《量子化学中的群论方法》、《分子轨道从头计算方法》,并参与其他著作的编写,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数十篇论文。曾任福建化学会理事长等


黄金陵,惠安人,1951年考进原福州大学化学系,1953年因院系调整转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被指定为卢嘉锡教授的科研助手,协助筹建X射线衍射实验室,同时担任物理化学、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等课程助教。1960年至1962年留学苏联莫斯科大学,期间调任新组建的福州大学化学系任教。长期从事过渡金属配合物和原子簇化合物的结构化学研究,已发表论文200多篇,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曾先后任福州大学校长和首任集美大学校长,对两校发展均做出了贡献。曾兼任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副所长和福建省科协主 席等职。获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国家级专家”和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乾二惠安人。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1947年张乾二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54年从厦门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1987年至1992年兼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2001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6年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林邦俊,惠安人,1964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现任福州市油墨厂厂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日化协会油墨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包协金属容器委员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企业家协会理事、福州市科协委员。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黄培强,惠安人,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培强1982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3至1987年赴法国留学,先后获蒙彼得埃大学D.E.A(深入学习文凭)和巴黎南大学博士学位。1988至1990年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并获副研究员任职资格。1990年起任教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93年晋升为研究员,1998年任博士生导师。曾任厦门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副主任、系主任,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任厦门市政协副主 席、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黄保欣,惠安人,香港著名人士,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大紫荆勋章获得者,香港联侨企业、亚洲电视主 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4-28 18:07 , Processed in 0.0389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