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313|回复: 3

[闲聊] 互联网和高铁将颠覆城市化的模式 固定思维是大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30 09:1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hangel 于 2024-9-30 09:18 编辑

1.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 城市内部: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可以远程办公、购物、学习等,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市中心办公场所和商业中心的绝对依赖。一些城市的传统核心区域压力得到缓解,城市内部的功能分区更加灵活多样。例如,一些原本集中在市中心的企业,部分业务可以通过线上办公的方式分散到城市的各个区域,使得城市内部的空间利用更加高效。同时,高铁的建设使得城市的交通便利性大大提高,城市周边地区与市中心的联系更加紧密,城市的建成区范围有向外扩张的趋势,城市的空间形态逐渐从单一中心向多中心发展。

• 城市之间:高铁网络将不同城市紧密连接起来,形成了城市群和城市带。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更加明确,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促进了区域一体化发展。例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通过高铁网络的连接,实现了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快速流动和高效配置,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效应显著增强。

2. 人口流动与分布变化:

• 流动加速:互联网和高铁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交流和快速的交通方式,使得人口的流动更加频繁和便捷。人们可以更加容易地在不同城市之间寻找就业机会、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扩大。比如,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通过互联网获取招聘信息,然后乘坐高铁前往心仪的城市参加面试和工作。

• 分布均衡化趋势:尽管大城市仍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发展机会也在增加。互联网的发展为中小城市的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使其能够与大城市的企业进行竞争。高铁的建设使得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的时空距离缩短,一些原本因为地理位置偏远而发展受限的中小城市,能够更好地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和人口分流,人口分布逐渐呈现出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和城镇扩散的趋势。

3. 产业发展与升级:

• 产业转移与协同发展:互联网和高铁的发展促进了产业在不同城市之间的转移和协同发展。大城市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中小城市转移。例如,一些制造业企业将生产基地从大城市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交通便利的中小城市,同时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管理和销售,实现了产业的优化布局。通过高铁网络的连接,不同城市之间的产业协同效应增强,形成了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提高了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 新兴产业崛起: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新兴产业,如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等。这些新兴产业在城市中的发展需要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人才资源,因此一些具有较好信息技术基础和人才优势的城市成为了新兴产业的聚集地。同时,高铁的建设为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企业能够更加便捷地开展商务活动和拓展市场,进一步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发表于 2024-9-30 09:2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改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0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级市都可以取消,不用养这么多公务猿了

把剩下的钱,用于民生

自然社会矛盾会少非常多


发表于 2024-9-3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维稳,多养警察就可以

公务猿,就不需要

说实话,社会的发展,有没有他们,真的差别不大

亚当斯密说,市场经济有一双无形的手

公务猿主要做的是服务和仲裁,并不是管理

大部分公务猿做的是服务

少数专家型公务猿、专业性公务猿,做的是仲裁


企业家比公务猿更懂市场,不需要公务猿瞎指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9-10 17:25 , Processed in 0.0430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