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18612|回复: 0

[新闻] 全省率先!鼓楼“双减”进入实操阶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4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鼓楼改革 于 2021-9-14 10:31 编辑

全省率先!鼓楼“双减”进入实操阶段
    近日,福州市鼓楼在全省县区中率先出台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一揽子措施,从校内、校外双向发力,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见效。
    教学提质,学习回归校内
    “双减”进入实操阶段,学生和家长在新学期感受到了新气象
    “最明显的就是作业量少了。”孩子就读于延安中学的家长张平说,本以为进入初三作业会更多,没想到最近一周晚上很快就能完成书面作业,孩子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还有学生和家长发现,作业少了,体育活动的时间多了。鼓楼区确保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
    变化正是来自“双减”政策,鼓楼区配套出台了落实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的若干举措。
    ‘双减’实际上要求学校在课堂教学上提质增效,要注重监管作业总量、平衡各个学科、加强作业设计,这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鼓楼第二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郭力丹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并不是不做作业,而是把作业在校内消化,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同时,将采取“基础作业+弹性作业”的模式分层布置作业,给予有需求的群体相应的关爱。
    让学生学习回归校内、把轻松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的同时,郭力丹也指出,孩子们要从小就学会时间管理、提升学习效率,培养终身受用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构建良好教育生态,鼓楼区结合“三区联动 整体推进”行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一流教育强区工作实际,将继续推进“单一法人制+学区共同体制+联盟制”集团化办学,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
    “双百”启动,课后服务提升
    学校是“双减”见效的主阵地,教学之外课后服务也在提升
    2018年起,鼓楼区属中小学试行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目前已实现“全覆盖”。在此基础上,鼓楼区启动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双百”项目,逐步提高学生参与率和服务水平。
    鼓楼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双百”有三层含义:
    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覆盖,有需求的学生100%覆盖;
    二是“一校一策”,各校百花齐放,鼓励学校比学赶超、百家争鸣;
    三是通过学校、教师100%的努力,力争收获学生、家长100%的满意。
    通过提供午餐、作业管理、素质拓展等内容,“双百”项目不断丰富。紧扣国家“五项管理”要求,项目提供自习、阅读、辅导作业等服务,让小学生争取在校完成作业;各校也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开展体育、艺术、美育、科普、拓展训练、社团及兴趣小组等多种课后服务项目。
    课后服务对上班族来说非常有必要,这学期我给孩子报名了晚托。
    鼓楼学生家长李舒冬说,孩子可以在晚托的集体氛围中自觉做作业,同时也希望孩子在小学阶段接触更多不同门类的知识,目前正考虑报名学校的管弦乐团。
    鼓楼区属中小学校正在针对“双百”项目向家长征求意愿,同时逐步形成以区属学校为主体、区公办校外活动中心为专业支持、第三方团队为补充的“双百”项目供给来源,通过教师为主参与、专业人才服务、社会力量辅助,不断充实“双百”项目供给力量。
    全面规范,校外培训降温
    “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相关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要担负起共同的责任
    目前,鼓楼拥有有证有照校外培训机构183家、分支教学点60个,为进一步规范辖区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鼓楼从上个月起全面开展新一轮专项治理行动。
    治理对象主要分为证照齐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学科类培训,有证无照的校外培训机构,有照无证的校外培训机构,以及无证无照的校外培训机构。按照“规范一批、整改一批、取缔一批”的工作要求,坚持疏堵结合,分类分步治理。专项整治实行“一次一通报”,同步更新公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
    针对一批不符合整改条件但仍未停办的培训机构,鼓楼在全区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统一行动日”活动,由各街镇牵头组织教育、市场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对“黑名单”机构逐一开展行动。
    与此同时,家长之间逐步形成减负共识,在引导下树立起科学的教育观。
    “我们主动暂停了校外学科培训,为孩子的初三减负。”张平说,“双减”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具体政策能让家长更放心。
    “‘双减’提出后,我们进行了反思。学校才是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一味报名校外培训,只会徒增压力,而且收效甚微。”李舒冬说。
    郭力丹也建议家长们放下焦虑,不要“学校减负,家庭增负”,而应配合学校科学地做好家庭教育,陪伴孩子轻松愉悦地成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5-2 23:57 , Processed in 0.0407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