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452|回复: 0

[新闻] 从自主机芯看RICHARD MILLE理查米尔在现代制表界的地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2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高端机械腕表机芯制造是高度专业化和精细化的领域,制表师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和对细节的追求,在方寸之间创造出极度复杂的高性能机械仪器,令人叹为观止。目前仅有少部分品牌具有机芯研发与制造能力,其中就包含诞生于二十一世纪的年轻品牌——RICHARD MILLE理查米尔,创造出的每一枚机芯设计融合了创新理念和精湛工艺,追求卓越的精准度和性能,展现了机械制造和艺术美学的完美结合。

  我感觉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好好玩车,因为汽车的世界貌似有更多可以讲出来颇厉害的技术,那些以加速度、飘移等炫技的厉害玩意儿。反观我们机械腕表,像个"闷葫芦",就算满腹学识、拥有绝世武功,都只能独孤求败、孤芳自赏。

  

  RICHARD MILLE RM 67-02自动上链腕表,尺寸38.7x47.52毫米,表厚7.8毫米,Carbon TPT碳纤维表壳,Quartz TPT石英纤维前后表圈,钛合金表盘经DLC处理和手工上漆,搭载CRMA7自动上链机芯,振频4赫兹,储能50小时(摄影@陈柏年)。

  然而,我却庆幸自己恰恰是大隐于世的武林高手,能读懂在我们钟表江湖中,那些一招半式的、绝尘盖世或技高一筹的种种。钟表之所以难懂,不在于其工艺技术有多么复杂,而是它不外显的工艺内涵,在分毫之间争夺的钻研,具有较高的理解与鉴赏门槛,你不走进它,并且花长久的时间研究,你就很难看出个高低。

  

  RM 67-02自动上链腕表整表(含表带)仅重32克,是RICHARD MILLE系列中最轻的自动腕表(摄影@陈柏年)。

  要真的能够欣赏RICHARD MILLE,关键的两个字就是"懂得"。如果你对机械腕表工艺没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就不太可能进入到欣赏RM的阶段,如同如果你是普通房车的惯用者,当然无法理解F1级别的赛车存在必要。RM在机芯上的设计与技术研发,可比拟钟表行业F1级别的概念示范,许多钟表行业惯用的思维与行事风格,在RM这里完全不存在。我这里就讲讲几个在其他品牌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技术功能, 在RM表款中都只是寻常表现,由此可一观RM的技术地位。

  01

  功能选择器

  使用表冠进行调校功能的切换,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虽然不是RICHARD MILLE,但RM的确将这一功能真正落实且发扬光大。如今在RM,这个犹如汽车切换档位的概念,便成了几乎每一只表款都必备的功能。

  

  RICHARD MILLE功能选择器原理类似于汽车变速箱, 可以通过位于表冠ZY的按钮选择上链(W)、空档(N)和指针调时(H)功能 。

  目前来说,RM早期腕表的功能选择器比较多是通过在表冠中间的按钮来进行上链、空档、调校时间,但是近几年发布的大部分腕表基本上都有一个额外的功能选择按钮,不再在表冠当中。功能选择器也是RM最基本的功能选择装置,在除了仅两针显示的腕表之外,几乎都配备此一功能。而在较为复杂的款式里,其切换装置可能高达三个功能以上,如RM 039等。

  

  RICHARD MILLE RM 039 E6-B飞行计算器飞返计时陀飞轮腕表,直径50毫米,表厚19.4毫米,五级钛合金表壳,搭载RM039手动上链陀飞轮机芯,振频3赫兹,储能70小时,时、分、小秒显示,两地时间,大日历显示,飞返计时码表,倒计时功能,功能选择器与动力储存显示,限量30只(拍摄@Kyle Kuo)。

  在RM 039 E6-B飞行计算飞返计时陀飞轮腕表的设计中,算是把所有能够切换按钮以及操作码表的功能给"玩"得淋漓尽致,其中包括RM表款中常见的上链、校时、空档间的常态切换设计(在RM 039腕表设计中亦为ZY表冠操作),更包括了飞返计时码表、倒计时功能等。

  

  

  

  RM 039包含了世界协调时间功能、飞返计时功能、倒计时功能、功能选择器与动力储存显示。

  其中表壳侧边10点钟位置的按钮同时扮演了飞返计时码表的启动/停止/归零的角色,另外也可作为启动倒计时功能的操作按钮,而要切换飞返计时与倒计时功能,则需透过9点钟位置按钮操作。8点钟位置的按钮可以让码表在倒计时的模式下也能进行飞返操作。

  

  RM 039手动上链陀飞轮机芯包含了近740枚零件(摄影@丛晧日)。

  最后4点钟位置的按钮则是作为快调倒计时指针所用,轻按可让指针快进格跳一分钟,重按则可一次前进五分钟。所有的功能切换都可以无缝衔接。且丝滑顺畅,其实除了离合杠杆的设计巧妙之外,主要还是要靠整体机芯的组装工艺,唯有手工执行完美的机芯才能达成如此神乎其技的反覆且复杂切换。

  02

  可变惯性无卡度游丝摆轮

  擒纵结构里的摆轮是个奇妙的零件,透过其左右摆动的规律,加上回形摆轮游丝的收放规范,从擒纵叉送来的进出动能,将被规律化,转而有规律地推动秒针,这就是擒纵结构的基本原理与摆轮扮演的关键角色。因此为了这个重要的摆轮在摆动时幅度与频率的更精确及调校上的方便,摆轮的设计重点多半在游丝固定的方法,以及摆轮本身的外型设计。

  

  

  RICHARD MILLE RM 037腕表,尺寸52.63x34.4毫米,表厚13毫米,Gold Carbon TPT金碳纤维复合材质表壳,表壳中层、表冠、内表圈与指针以红金制成,黑色蓝宝石表盘中心饰以黑玛瑙,搭载CRMA1自制镂空自动上链机芯,振频4赫兹,储能50小时,可变几何结构摆陀,大日期视窗和功能选择器(摄影@Kyle Kuo)。

  而在摆轮设计中,运用无调校快慢针的设计,也就是游丝没有受到任何调校结构中介干扰,被称为无卡度游丝。常见的摆轮设计,使用快慢针可调整夹住游丝一端,限制或放宽游丝收放的幅度,用以微调走时快慢,但这种无卡度游丝不以这种方式进行调校,第一、可以避免快慢针带来游丝的意外错位等问题,第二、在完美的工艺制作下,透过摆轮上的补充调校,一样可以对游丝进行微调,且摆轮摆动的表现一样可以完美。

  

  RICHARD MILLE RM 65-01双秒追针自动上链计时码表,尺寸44.5x49.94毫米,厚度16.1毫米,Carbon TPT碳纤维表壳,搭载RMAC4自动上链机芯,振频5赫兹,储能60小时,日期显示,双秒追针计时码表,功能选择器,快速上链装置和可变几何结构摆陀。

  而无卡度游丝摆轮通常只存在于高端的手工机械腕表机芯里,主要理由可能因为具有快慢针调校装置的摆轮已为主流,生产制作批量标准化较为容易达成。因为制表工艺技术的进步,本来用来作为纯手工造成些微差异的摆轮上的摆重,也似乎因为制作更为繁复且实际作用似乎不大的情况,变得十分少见,但目前顶级的手工机械机芯里,还可以看到强调无卡度游丝摆轮的设计。

  

  补充无卡度游丝摆轮取消了快慢针微调系统,通过直接安装在摆轮上的4颗可调式小砝码,从而能更精确而稳定地调整摆轮运动的惯性。

  RM到现在还坚持着这种以摆轮上对称的四个砝码摆重进行惯性调整的无卡度游丝摆轮,这样的摆轮设计有着调校快慢速可更精密的优点,想必也是RM精益求精性格里面的必须,另外还有RM最强调的表款的抗震性,无卡度游丝摆轮面对外部震力,相较于传统的快慢针调校游丝摆轮,更不容易受到游丝的错位损坏。目前RM的表款机芯几乎都使用这种无卡度游丝摆轮设计。

  03

  快速上链装置

  机械机芯中体积最大的零件便是发条盒,这个透过连接表冠(手动上链)或者机芯摆陀(自动上链)的上链轮系进行对发条的上链(拴紧),然后释放出来的动能再透过走时轮系,再传输到擒纵结构。因此发条盒不仅仅掌控了整个动能的储蓄,也扮演着动力输出时扭力表现的关键角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9-12 04:22 , Processed in 0.0523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