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498|回复: 13

今天下午, 中华文明国 家文物基因库•福建分库 揭牌仪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5 15:1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断桥寻娘子 于 2024-1-6 00:23 编辑

今天下午,

中华文明GJ文物基因库•福建分库

揭牌仪式,

将在我县举行。


“中华文明国 家文物基因库”是国 家文物局与北京大学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基地和展示平台。以文物为载体,传承文明基因,厚植文化自信,服务文化复兴。它也是综合性科研服务平台,数据信息和研究成果适时会向专业学者、文博行业及公众开放,以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因此,从本质上讲,“文物基因库”是新时代的“数智化国 家博物馆”,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国 家文明基因工程”。


基因库建设将是一项长期工作,建设一期已确定中华文明国 家文物基因库将以在北大校内建设总库,在山东、陕西、宁夏、河南、福建、云冈、太原等地依托现有教学基地建设分库的模式推进建设。总库建设考古大数据中心和测量样品基因库,分库留存当地典型考古文物资源的数字信息,所有分库数据将集中到考古大数据中心,集中展示、综合利用,分库也将共享总库数字资源。


我国是文明古国,文物大国。丰富的文物资源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蕴含着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文物基因库”的建成将极大地丰富我国文物资源大数据,使之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宝库,让文物“活”起来,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发表于 2024-1-5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安溪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6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6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悉,此次落户我县的“中华文明国 家文物基因库·福建分库”以“海上丝绸之路与文明互鉴”为主题,以陶瓷、丝织品、茶叶、铁器等“海上丝绸之路”最具DB性的文物为研究对象,将充分发挥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的区位优势,整合闽、浙、粤文博机构资源,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物基因库”,打造中华文明展示、研究及交流平台。
 楼主| 发表于 2024-1-6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国 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宋新潮,北京大学D委副书 记兼D委统战部部长姜国华,省文化和旅游厅D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SW宣传部二级巡视员王辰虎,泉州市副市 长苏耿聪,泉州师范学院D委书 记柯瑞清,县领 导吴毓舟、吴振法、卢荣斌等参加活动。县 委书 记吴毓舟主持揭牌仪式。
 楼主| 发表于 2024-1-6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大学D委副书 记兼D委统战部部长姜国华在揭牌仪式上致辞,他说,建设“中华文明国 家文物基因库·福建分库”,聚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不仅是响应国 家政策的积极行动,更是发挥地域优势、彰显地方特色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一项目能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今后,北京大学将依托福建库,致力于做好深化研究、加强科技应用、促进文明互鉴、促进产业发展、推动教育普及等工作。
 楼主| 发表于 2024-1-6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州市副市 长苏耿聪在致辞中指出,此次“中华文明国 家文物基因库·福建分库”在泉州安溪建立并挂牌,充分显示了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对泉州文物考古工作的认可与支持,也更有利于泉州在中华文明研究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下一步,泉州将积极配合做好文物基因库相关建设工作,以文物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文明基因,厚植文化自信。
 楼主| 发表于 2024-1-6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表示,北京大学与我县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2019年-2023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泉州市文旅局及我县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青阳下草埔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众多宋元时期冶铁手工业遗存,展现出宋元时期,泉州在世界海洋文明中的重要作用,这一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为泉州申遗成功贡献了重要力量。此次“中华文明GJ文物基因库·福建分库”落户安溪,将促进考古教研方式的跨越式提升,做好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
 楼主| 发表于 2024-1-6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悉,福建分库建设顺利实施后将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WY会,由专家学者、省内文博机构DB及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同时建立专家咨询WY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分库建设提供专业指导与建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表示,今后,双方也将通过签订协议,进一步细化合作,探讨数字文物建设标准、元素等,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24-1-8 21:0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整合文物资源,赓续海丝文明。5日,“中华文明国 家文物基因库·福建分库”正式落户安溪。福建分库建设将以“海上丝绸之路与文明互鉴”为主题,以陶瓷、丝织品、茶叶、铁器等“海上丝绸之路”最具DB性的文物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的区位优势,整合闽、浙、粤文博机构资源,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物基因库”,打造中华文明展示、研究及交流平台。
发表于 2024-1-8 21:0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螺壳殡不服
 楼主| 发表于 2024-1-8 21:0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缘何落地安溪?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早在宋、元时期,安溪的茶叶、瓷器、铁制品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中东各国。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告诉记者,北京大学与我县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2019年,我县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青阳下草埔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众多宋元时期冶铁手工业遗存,集中体现泉州地区冶铁业“采、产、运、销”的高度整合,展现出宋元时期泉州在世界海洋文明中的重要面向。这一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为泉州申遗成功贡献了重要力量。

2020年底,我县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签订协议,合作共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安溪教学研究基地”,计划以基地为平台继续推进手工业考古工作,并发挥双方优势,深化校地合作。基地揭牌以来,校地双方以此为依托,持续展开考古工作,成果丰硕。双方的深入合作,成功搭建起考古发掘、田野调查、暑期课堂、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创新平台,助力地方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阐释、传承及传播。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56项世界遗产,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更是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出口商品生产DB性遗产点熠熠生辉。
 楼主| 发表于 2024-1-8 21:0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年,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参与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名副其实的茶界“双世遗”。

不仅如此,近年来,我县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不断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以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为载体,先后引进中科数遥、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关村信息谷、中科曙光等一批头部企业,初步形成“三中心、三链条”产业发展格局。产业数字化全面渗透和深刻影响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将为“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提供数据发掘和分析、学科交叉整合等能力基础,实现文物基因信息提取和解读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福建分库’落地安溪,将促进考古教研方式的跨越式提升,做好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更加有力地推动‘海上丝绸之路’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沈睿文说。
 楼主| 发表于 2024-1-8 21:0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建设福建分库?

为确保福建分库建设的顺利实施,福建分库将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委员会,由专家学者、省内文博机构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同时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分库建设提供专业指导与建议。
记者从《中华文明国 家文物基因库·福建分库发展规划》了解到,分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文物收集与整理、设备与数据库建设、学术研究与出版、展示与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等内容。

文物收集与整理方面,将全面梳理“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陶瓷、丝织品、茶叶、铁器等手工业文物资源,建立完善的文物档案数据库。加大力度征集海上丝绸之路相关文物,不断丰富基因库的馆藏资源。

与此同时,根据分库建设需要,福建分库还将配置先进的文物检测、保护和展示设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文物进行全方位的基因数据提取,包括材质、工艺、造型、纹样等方面的信息。建立数字化档案,将文物基因信息纳入“中华文明国 家文物基因库”统一管理。

“县博物馆新馆将作为集中展示地点,定期举办临时展览、特展等活动,吸引国内外观众前来参观学习。加强宣传推广,通过线上平台向社会公众传播福建分库的研究成果与特色资源,打造主题鲜明、互动性强的展示空间,运用多媒体手段呈现文物的基因信息与历史文化内涵。”县博物馆馆长易曙峰说。
不仅如此,福建分库还将通过培训、引进等多种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既懂文博专业又具备现代科技手段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分库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时组织专家学者对海上丝绸之路相关文物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支持出版相关学术著作,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推动国内外学术合作与成果分享,从而提升福建分库的学术影响力。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省博物院院长傅柒生表示,福建分库建成后将推动国内外考古学术研究与文化交流,成为中华文明展示、研究及交流的重要平台,为国内外观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并将为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升福建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发展。
“我们还将以‘手工业考古’为主题,联合福建、浙江、广东三省的研究力量,充分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实现对‘海丝绸之路’相关文物的全方位保护与传承。”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党委统战部部长姜国华表示,建设福建分库,聚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不仅是响应国 家政策的积极行动,更是发挥地域优势、彰显地方特色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一项目能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今后,北京大学将依托福建分库,致力于做好深化研究、加强科技应用、促进文明互鉴、促进产业发展、推动教育普及等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9-11 17:55 , Processed in 0.0528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