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268|回复: 4

厦门新增2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3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厦门新增2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24-01-03 15:51·厦门日报

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是当前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近日,2023年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公布。经过企业申报、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现场核查、部门联审、社会公示等工作,择优认定23家企业技术中心为2023年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截至目前,厦门市全部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已达285家,其中,GJ级企业技术中心38家;我市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数量已有153家,数量居全省前列;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4家。
  本次入选的企业技术中心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环保、光电等领域,所属企业中不少为我市“专精特新”企业、相关产业领域的佼佼者。例如,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宸展光电(厦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纳路(厦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厦门四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信华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等。
  据悉,获得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企业需符合技术创新能力强、创新机制好、创新绩效显著和引领示范作用大等条件。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激励各企业技术中心按照有关管理办法要求,增加创新投入,改善创新条件,提高创新绩效,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厦门晚报记者 张诗)

 楼主| 发表于 2024-1-3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聚力成势
“链”就新兴产业生态圈
►一捧粉末,变身导热材料界“王者”。
厦门钜瓷科技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在测试氮化铝粉末的粒径大小。目前,钜瓷的氮化铝粉末终端产品已应用于汽车、高铁、光刻机乃至卫星。
►一枚电池,不断突破极限。
不久前,厦门海辰储能发布全球首款长时储能专用电池——MIC1130Ah。这款电池的循环寿命达1.5万次,可将储能直流侧系统的成本降低25%。
►一瓶胶,开启三维生命的奇迹。
走进厦门模基生物,公司自主研发的基质胶产品从4℃的恒温车间里产出。基质胶是3D类器官培养成功的关键,而类器官作为器官“替身”,可应用于新药研发和肿瘤诊断。

 楼主| 发表于 2024-1-3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厦门,这样的科创企业比比皆是:云天半导体实现国内首个高性能滤波器三维封装量产;华晔精密是国内手机镜头黑料镜筒领域的 “隐形冠军”;三德信研发的多功能性高分子类玻璃薄膜材料,成为下一代柔性屏幕盖板的首选材料……
截至目前,厦门已拥有168家“GJ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它们掌握独门绝技,贡献了关键技术和产品,成为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锻造“小巨人”背后,同样是“快”与“慢”的平衡。厦门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抢占产业高地;另一方面保持战略定力,营造宽容失败的环境,从资本、技术、人才等多维度健全扶持体系,陪伴企业成长。

 楼主| 发表于 2024-1-3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翔高新城,海辰储能厦门制造基地内,一批批储能电池才下生产线,就被安排交付。这些“超级充电宝”将被应用于大型储能电站以及家庭和工商用储能。成立仅3年,海辰储能就跻身“独角兽”企业,厦门基地年产能可达45GWh。截至去年12月,该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海内外多个GJ和地区,交付项目数量累计超150个。
“记得我们刚落地厦门时,储能行业还是蓝海市场,但是厦门基于对世界能源结构改变的判断,坚定支持企业发展。”海辰储能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鹏程表示,厦门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促成城企间的“双向奔赴”
同样在同翔高新城
和储能源总部项目正加速推进
作为储能整机制造领域新锐企业,其首创的多电平柔性储能技术在发电侧、电网侧大型储能项目中具备独特优势。2023年6月,和储能源将总部落户厦门,打造第三代储能系统集成研发和制造基地。
“公司落户厦门,一方面得益于合作伙伴海辰储能的‘牵线’,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厦门打造新能源创新之城的雄心与实际行动。”和储能源创始人、董事长林卫星特别提到,“厦门时代、中创新航、海辰储能等近乎全产业链的企业都聚集在约方圆5公里之内,这有助于形成高效协同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楼主| 发表于 2024-1-3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厦门已集聚厦门时代、厦门新能安、中创新航、海辰储能、科华数能、厦钨新能源等领先企业,这些企业又以需求为导向,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就近配套、协同发展。同时,围绕锂电、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开展创新研发和人才培养,厦门搭建了超50家GJ级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10家新能源创新平台。

厦门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资料图/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摄)


2023年1—11月,厦门新能源产业增速32.2%,产值超过2022年全年规模。到2025年,厦门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的锂电池制造基地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9-11 13:29 , Processed in 0.0520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