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205|回复: 1

《厦门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发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3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厦门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发布:聚焦基础研究前沿技术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2023-12-12 11:13·新福建
近日,厦门市发布《厦门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计划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支撑、城乡建设与交通低碳零碳技术攻关等十大科技行动,并加强与人工智能、互联网、量子科技等前沿方向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示范应用,助力厦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实施方案》提出,以交通领域电能替代、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交通应用平台与服务智慧化为发展重点,厦门市将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先进电驱动与智能化、氢燃料汽车、车路协同及数字化智慧出行、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等低碳交通运输新型技术。拓展低碳交通技术“油改电”等应用场景,促进交通领域低碳技术创新迭代。
在厦门港海天码头,全国首艘串联式油电混合智能拖轮——“厦港拖30”,正在协助全长近300米的大型集装箱船舶“正利海鲢”轮顺利靠泊。据介绍,“厦港拖30”配备有锂电池、柴油发电机组以及船舶能效管理系统等,在纯电动推进模式下可实现零油耗、零排放;根据作业需要,它还可以采用混合动力推进模式,将三台柴油发电机组灵活组合并网,并由锂电池参与“削峰填谷”,单船每年可节省燃油200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00吨。
厦门港务船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建峰表示,自11月7日交付运营以来,从该船能效管理数据来看,其节能率超过60%以上,远超当时设计理论测算值30%,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明年,企业还将计划启动3到4艘纯电或混动拖轮,持续与嘉庚创新实验室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展智能机舱、船舶能效管理系统的研发,推动船舶电动化、智能化。
嘉庚创新实验室副研究员张恒诚表示,“双碳”已经形成全社会共识、从ZF层面、日常生活层面,这个是必然趋势,我们也是利用自身优势,前期积累的模型和算法的支持,进一步推动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双碳”目标已经成为厦门市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嘉庚创新实验室已和宁德时代、天马微、三安光电等7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实施储能、氢能和硅能等9大项目群的科技与产业化项目,在氢能、光伏、未来显示等领域攻克关键技术难题20多项。
在这当中,氢能制造和利用被认为是未来能源革命的关键技术。眼前这张阴离子交换膜就是制氢的核心材料,可以降低制氢成本,提高制氢安全。目前,全球只有10家左右企业可以实现小批量生产。嘉庚创新实验室研究员张秋根带领团队,主攻这一核心材料,计划明年建设一条年产1万平米中试生产线。张秋根告诉记者,阴离子交换膜不仅可以应用于制氢,还可以应用于氢燃料电池、碳捕获利用等下一代氢气产业中,潜力十分巨大。从科研成果到交付市场,团队需要不断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实施方案》明确了推动低碳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和政策支持,将有助于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促进低碳产业升级。
厦门大学教授、嘉庚创新实验室双聘研究员、AEM制氢项目负责人张秋根表示,对于厦门清洁能源的发展非常有利,它可以提供政策、资金各方面的支持,同时在支持下可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加快研发和扶持力度。
根据《实施方案》,厦门市将注重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布局,在新能源、新材料、海洋蓝碳等领域,实施十大科技行动方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同时成立碳中和科技创新专家组,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考核评价机制,支持碳中和领域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跨省市交流和国际合作。到2030年,厦门市清洁能源、储能、海洋负排放、资源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低碳技术解决方案和综合示范工程。
市科技局副局长曹伟民表示,我们在加强“双碳”技术交易的鼓励工作、注重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的应用场景方面,我们实现产学研融合,为我们的“双碳”实施进行高科技赋能,推动厦门高质量发展。
来源:厦门广电网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3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厦门:十大行动助力打造“双碳”样板城市2023-12-12 11:08·海峡网
厦门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发布
十大行动助力打造“双碳”样板城市
十大重点行动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支撑行动
●工业领域低碳零碳技术突破行动
●城乡建设与交通低碳零碳技术攻关行动
●负碳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能力提升行动
●前沿低碳技术创新行动
●低碳零碳技术示范行动
●碳达峰碳中和管理决策支撑行动
●碳达峰碳中和创新项目、基地、人才协同增效行动
●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培育与服务行动
●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国际国内合作行动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君宁)近日,市科技局发布《厦门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支撑行动等十大重点行动,为实现GJ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厦门智慧和力量。
根据《方案》,厦门将力争到2025年初步形成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到2060年,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完善,海洋蓝碳等领域碳中和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力支撑全面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实现GJ碳中和目标提供厦门样板。
厦门岛内将试点建设
电气化示范片区
厦门将实施低碳零碳技术示范行动,在部分试点区域、重大片区、新城和产业园区,开展一批典型低碳零碳技术应用示范。
推动厦门岛内及鼓浪屿部分区域试点建设电气化示范片区。鼓浪屿ZFJG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食堂采用全电厨房,带领全岛餐饮商家进行全电厨房改造。
推动集装箱码头、邮轮母港等建设船舶岸电示范项目。支持后溪工业组团低碳工业园、盛德东南新能源电动汽车生态园等低碳园区示范建设。
推动东坪山片区、五缘湾湿地公园等近零碳排放景区建设,在建发ZY湾区、国贸天成、莲花镇军营村开展低碳社区、低碳乡村示范建设,在厦门外国语学校建设个人助力碳中和示范点。
通过“光储直柔”技术
让建筑变身绿色“发电厂”
城乡建设与交通低碳零碳技术攻关行动关乎我们的“住和行”。《方案》提出,以交通领域电能替代、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交通应用平台与服务智慧化为发展重点,厦门将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先进电驱动与智能化、氢燃料汽车、车路协同及数字化智慧出行、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等低碳交通运输新型技术。拓展低碳交通技术“油改电”等应用场景,促进交通领域低碳技术创新迭代。
厦门还将重点发展建筑节能低碳改造、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装配式建筑、智能电气化、“光储直柔”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等技术。所谓“光储直柔”建筑,就是将光伏发电、分布式储能、直流电建筑及柔性控制系统四种技术结合,使建筑自身成为一座绿色“发电厂”。
来源:厦门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9-11 04:47 , Processed in 0.04464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