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鼓楼改革 于 2021-4-15 17:33 编辑
2025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一流教育强区 为巩固提升全省首批教育强区的创建成果,统筹推进全区各类教育高水平发展,鼓楼区结合建设国家级“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和福建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这“三区”实际,制定了《实施“三区联动,整体推进”行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一流教育强区的方案》。 以“三区联动,整体推进”专项行动为抓手,巩固拓展教与学成果,全面推动落实“七大专项行动”。 (一)立德树人专项行动。构建全面育人培养体系。坚持“五育”并举,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强化体育与健康教育,加强美育工作,深入实施劳动教育,形成具有鼓楼特色的“五育”品牌。培育10所区级青少年行为习惯养成基地校、10所区级书香校园、10所区级美育特色校、10所区级体育基地校、10所区级劳动教育实践特色校。构建新时代思政教育体系。深化党团队一体化、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建“全员育人”思政体系。构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体系。进一步形成有鼓楼特色的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体系。 (二)强基提质专项行动。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在学前教育“两率”保持高位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保教质量。各级示范性学前教育学额覆盖面稳定在55%以上,新增省、市、区级示范园2-3所。推动义务教育均衡高质发展。打造20所以上省级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100%。推动普通高中特色优质发展。推进普通高中达标创建升级,区属延安中学争创省一级达标高中。推动特殊教育融合创新发展。2022年,开智学校通过省级标准化评估。推动教育条件装备完善发展。全区90%以上中小学图书馆藏书量达到规定标准,85%以上中小学图书馆实现信息化管理,建成3所阅读推广示范图书馆。 (三)智教引领专项行动。打造智慧教育鼓楼样本。以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为契机,构建鼓楼区“1+3+N”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打造智慧教育融合样板。推进物联网、大数据、5G、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应用,着力建设鼓楼区名师网络课堂、名校课堂和专递课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云共享。 (四)“三优”带动专项行动。实现教师进修学校示范发展。争创省级示范性教师进修学校,打造成全省领先的教科研训机构、本土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智库。深入实施集团化办学。深化“单一法人制+品牌联盟制+学区共同体制”集团化办学鼓楼模式,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实施校长培养提升工程。全区遴选10名以上优秀校(园)长赴国内知名教育培训单位研修,遴选10名以上优秀校(园)长赴省外知名中小学校挂职学习培养。实施卓越教师引领计划。新增建成1个市级名师工作室、5个区级名师工作室;新增培养3名省级教学名师、20名省学科带头人;新增培养10名市级教学名师、80名市学科带头人、180名市骨干教师;新增培养20名区名师、300名区骨干教师;新增评选10名以上区“师德之星”。优化编制职称管理。深入推进“区管校聘”,动态调整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探索扩大学校自主评聘教师职称权限。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探索与高校合作培养定向师范生,为教育发展储备人才。实施教育人才靶向定向培养,构建教师“成长链”。搭建高水平教师交流展示平台,助力教师成长。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拟聘用教师、在职教师加强政审,严格把好“信用关”,继续实施《鼓楼区教育系统师德师风考核实施细则》。推进教师轮岗交流。应交流轮岗教师比例每年不低于15%,其中名优骨干教师交流轮岗比例每年不低于20%。扩大学校招聘自主权。深入实施“强师工程”,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五)布局扩容专项行动。落实教育用地布局规划。优先保障教育用地,原则上全区教育用地总量只增不减。提高教育资源供给能力。新办公办幼儿园10所以上,扩容学位3000个以上;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5所以上,扩容学位5000个以上。 (六)激发活力专项行动。切实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严控督查考核、检查评比等的总量、层级、规模和频次,不得随意增加教师非教学工作量。建立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坚持全区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调整同步,并优先保障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和各项待遇落实。增强优秀人才来鼓楼任教吸引力。给予各层次人才发放安家补助和住房补贴,并持续加大引进优秀人才奖励力度。鼓励社会资源奖教奖学。推动社会各界与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捐资助学,多渠道、全方位支持鼓楼教育事业发展。 (七)创新治理专项行动。深化完善校内外多元融合协同办学体系。完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优化学校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切实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加强家校沟通和教育引导,不断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强化督导工作。建成全覆盖、运转高效、结果权威、问责有力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支持民办教育规范发展。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增加更优质多样化的民办教育产品。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机制,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构建全民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标准化社区学院和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巩固完善城区三级社区教育网络,新增5个省市社区教育基地和5个社区教育品牌。增强服务经济发展能力。以优质的公共教育服务,满足各层次人才子女入学需求。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鼓励教育国际化融合创新。 (鼓楼区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