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241|回复: 0

辗转求医20载,竟是罕见“淀粉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6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男子饱受疾病折磨,辗转求医20载,竟是罕见“淀粉心”……原创2023-04-06 10:44·厦门日报社


20多年来,王先生饱受疾病折磨,先是肢体酸胀,后是肌肉萎缩,接着又出现声音嘶哑。他辗转各地四处求医,最近才知道,这些症状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心肌淀粉样变导致的。

20年四处求医 症状越来越严重
  55岁的王先生有着丰富的求医经历。20多年前,他突然出现手臂酸胀、麻木等不适,辗转各大省市的多家医院诊治,医生考虑为腕管综合征,给他做了手术。可是,术后,王先生的酸胀、麻木感没有改善,手部麻木感加重,肌肉逐渐萎缩。更糟糕的是,他的下肢也开始感觉异常,酸胀、麻木感越来越明显,有时候连路都走不稳,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不仅如此,近几年,王先生的嗓子也出了毛病,间歇性嘶哑,甚至发不出声音。医生仔细检查后发现王先生的情况不一般,建议进一步做基因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存在基因突变,医生据此判断,王先生很可能患有心肌淀粉样变,建议其找心脏科医生进一步诊治。
家族基因突变引发心肌淀粉样变
  3月24日,王先生来到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心脏彩超显示,王先生的心肌纵向应变率下降,这是心肌淀粉样变的特异性改变。心肌核素扫描也提示有心肌淀粉样变的可能。医生还为其取少量腹壁脂肪进行病理检查以确诊。
  厦心心内三科主任李穗吉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到,王先生家族里多人查出基因突变,并有亲人出现和他类似的症状。“这是一种遗传性的心肌淀粉样变,淀粉样物质在上下肢神经、腕管、喉返神经沉积,出现相应的症状。目前,心肌也有淀粉样物质沉积,但还不是特别严重,所以没有出现明显的心脏症状。”
  李穗吉介绍,淀粉样物质的沉积可造成全身多系统、多脏器的不可逆损伤,对于已经沉积的淀粉样物质,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清除手段。像王先生这种情况,淀粉样变累及多处周围神经,由此引起的肢体麻木、声音嘶哑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但是,可以口服药物抑制淀粉样物质的生成。
  李穗吉告诉记者,目前全球仅有一种抑制淀粉样物质生成的药物,价格昂贵,且需长期服用。“以前一个月需花费6万元,现在每个月1万多元,其中自费4000多元。”
  心肌淀粉样变分为多种类型,其中轻链型最为严重,不及时化疗,中位生存时间仅半年左右;遗传型由单基因突变引起;野生型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一般见于高龄男性,常合并特殊类型的心衰。该病无法预防,无论哪种类型,都是越早诊断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医生手记】
  沉积部位不同症状不同
  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三科主任李穗吉
  心肌淀粉样变根据淀粉样物质沉积部位不同,可有不同表现,比如肢体感觉异常、心肌肥厚、腹胀等,患者常在各个科室奔波。医生也是雾里看花,觉得又像这个病、又像那个病,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早期确诊非常困难。患者平均要耗费5年时间、经5个以上医生诊治才能确诊。
  医学界对这个疾病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逐步认识的过程。美国等发达国家对这个疾病的诊断比较明确,显得发病率较高。在我国,由于许多医生认识不足,误诊率和漏诊率仍比较高。从2020年至今,我们已接诊了十几例心肌淀粉样变,在省内确诊数量位于前列。
(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刘云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8-25 03:22 , Processed in 0.0429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