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最近,上海、北京、昆明等各大城市陆续发布措施,适度允许商户外摆。
外摆,就是原本要坐在店里喝咖啡、吃美食,现在可以端到店外了。这探出去的一角让顾客享用美食时,额外获得了阳光、微风和鸟语花香,也让商家能多招揽些客人,生意变得更好。
看看其他城市是如何管理外摆的? 商家如何避免因为外摆被投诉? 外摆是提升烟火气的方式,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橙柿直通车记者采访了在厦门、广州、长沙、成都做生意的商户,看看其他城市是如何管理外摆的?商家们如何避免因为外摆被投诉?
厦门 不需要审批,划一条黄线,允许黄线内外摆 厦门和杭州一样,都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商户外摆需求比较大。杭州蔡记九米羊肉炉的老板小蔡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就在厦门,餐饮店外摆很常见,“城管会在地面上划好黄线,可以外摆到晚上11点”。
记者了解到,厦门的“划线外摆”政策是从去年开始实施的,起源于思明区的官任路。官任路上酒吧林立,店面小经营空间不足,属地城管和街道在了解商家需求后,按照距盲道内侧60厘米的标准,在人行道上施划了一条200多米长的黄色实线,允许商家在线内外摆。 “不需要复杂的申请流程,黄线划完之后就可以外摆了。”官任路上一家西餐厅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只要不越线,(桌位)摆多摆少店铺自己决定。” 去年8月,厦门市吸收了官任路的经验,发布了《厦门市沿街店面适当跨店经营管理实施导则》。其中,根据道路等级、用地红线归属以及门前通行等情况,对沿街店面跨店经营按照禁设区、限设区、常设区划分。常设区施划的是黄色实线,允许店家在实线范围内外摆经营;而限设区施划黄色虚线,允许店家在特定时段内适度适时外摆经营。 自觉搞好卫生,提醒客人不要喧哗,不要扰民
简单的一条黄线,给商户们带来了莫大商机。

就拿厦门官任路上一家西餐厅来举例,门店在室内大小桌位只有10张,允许外摆之后在店门口摆放了5张两人小桌,经营面积增加了近50%,接待能力强了很多,“室外很有氛围感,拍照好看,很多顾客都是冲着拍照打卡来的,我们还在小红书上火了一把”。
“允许外摆的时间是傍晚5点到晚上11点。”嘉园路上的一家海鲜餐馆的老板告诉记者,“店门口可以放下六七张大桌,三四张小桌。很多客人吃海鲜、喝啤酒都点名要坐在室外。” 这位老板还说,店铺位置在道路转角空间宽裕,曾经也尝试过偷偷外摆,但被城管部门禁止了。而现在划好了黄线,只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外摆,“其实(管理)还是很严格的,比如门前三包(卫生)要搞好,不能噪音扰民,不能越线”。 为了减少投诉能够继续外摆,商户们都会自觉做到撤摊净地,提醒客人不要喧哗,不要扰民。 据统计,目前厦门共有36个街(镇)、101个社区、204条路段、8613家店面允许适当外摆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