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19时许,阴雨连绵。虽已是农历腊月廿二,很多企业进入放假状态,位于南安洪梅镇的泉州市渔豪汇食品有限公司却是灯火通明,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预制菜。 作为渔豪汇负责人,黄书怣百感交集,喜忧参半:“喜的是,经历了疫情大考的三年,随着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上个月以来出现难得的忙碌景象,客户纷纷下单;忧的是,即便是员工选择加班,要忙到腊月廿八左右,但库存依然跟不上。” 作为洪梅水产品加工企业,渔豪汇主要从事佛跳墙、鲍鱼、花胶肚、海参、鱼翅、燕窝等干货的深加工,并拥有“渔豪汇”“鲍真堂”两个品牌,根据客户群体开发不同品类的产品。 为何在春节前,供货会如此紧张?黄书怣解释道:“往年在9月、10月、11月,客户都会提前备货,为春节销售做储备。受疫情影响,客户不敢进太多货,只好将产品库存起来。政策一调整,客户催着要货,3天时间库存全部清空,连冰柜里的展品都搬走。” 黄书怣所言不虚。在行政人员陈彩虹的带领下,记者感受到生产车间的“热气腾腾”:预制菜佛跳墙流水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行着,鲍鱼、海参、花菇等原料被工人细致分类、漂洗,烹煮至8分熟状态后,再加入汤料、进入冷冻状态,经过检测把关,才到最后的包装环节。 “农历新年将至,春节的氛围愈发浓郁,不少家庭开始提前准备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今年春节,很多人都会返回家乡和家人享受团圆,‘在家吃年夜饭’也成为一种主流,方便易操作、还原餐厅风味的预制菜成为餐桌新宠。”陈彩虹一边走一边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