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口增减排行榜 TOP302025-09-26 18:32·刘晓博说财经
原创 刘晓博
从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11月)到2024年末,中国内地哪些城市人口增长最好,哪些最差。
下面,我们通过5个表格了解一下。
先看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30个城市:

过去4年人口增量冠军是武汉,增长了148万人。
但这个第一有点虚,2020年武汉因为疫情流失了一些人口,在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时间点上,实际人口比之前少。最近几年人口逐步回流。剔除回流部分,实际增长应该在40到50万左右。
杭州增长了接近69万人,名义增量第二,但从楼市之火爆看,实际增量应该是第一。
其次是合肥、贵阳、长沙、成都,都增长了超过50万人。
一线城市里人口增量最多的是深圳,增长了近43万人;其次是广州,增长了30万人;北京和上海都是下降的。
普通地级市能跻身TOP30的,只有温州、苏州、嘉兴、佛山、金华、绍兴、芜湖,都是民企发达的地方,都在长三角或大湾区。
再看人口增幅(增长率)前30名:

武汉依然第一,同样有疫情扰动因素。
其次是贵阳、三亚、合肥、儋州、南昌、杭州等城市。
在增幅榜前列看到了不少海南的市县,比如三亚、儋州、海口、东方、陵水。海南人口基数小,自由贸易港政策落地后,吸引力显著增长。海南普遍采用省直管县的方式,各县或县级市都单独公布了常住人口数据。
海南人口增幅大,可能也有疫情扰动因素。2020年人口普查的时候,旅游业低迷,很多从内地到海南从事相关产业的人暂时离开了。疫情结束后,会回流海南。
几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市(州)也进入了前三十,比如新疆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州),青海的果洛藏族自治州。
再看人口减少量前30名城市。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
一些城市的人口减少可能更多,但由于数据难看,所以不再公布常住人口数据,只公布户籍人口数据。比如黑龙江、吉林的很多地市都是这样,所以这个榜单会有遗漏。
正常发布数据的地市里,周口、驻马店是人口减少的冠亚军,都是河南的地市。
河南是中国户籍人口第一大省,常住人口第三大省,其中的差额就是外流人口。河南人外出谋生,首选长三角(约38%),其次是大湾区(约18%)和京津冀(约14%)。
人口减少超过20万的地市还有:绥化、昭通、菏泽、毕节、永州、邵阳、南阳、邢台、信阳、邯郸、衡阳。
下面是降幅前30名(黑龙江、吉林很多地方没有公布数据):

降幅最高的是神农架,它其实是一个林区,可以理解为省直管的县(副地级)。
其次是通化、四平、抚顺、辽源、绥化、伊春,基本上都是东北的地市。
大兴安岭地区没有公布2024年的常住人口数据,但从前几年的数据推算,应该接近于神农架的降幅,超过通化。
在人口降幅榜前列,除了东北的地市外,湖北的几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区”也非常“扎堆”。
最后看一下权力型城市人口的全貌。
在中国内地,4直辖市、5计划单列市、27省会城市都可以看做权力型城市,一共有36个。

大部分权力型城市人口都是增长的,只有几个例外。
北京和上海对人口吸引力非常强,由于实施了减量发展政策,常住人口在过去几年有所下降。但这仅仅是统计数据层面的,如果看小学生人数、幼儿园儿童数据,至少北京仍然表现不错。
哈尔滨没有公布常住人口数据,估计是下降的。其次是天津、重庆这两个直辖市,人口也在下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