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琶洲南区、东区开发提上日程 构建“一轴三片多点”空间格局 “一区一谷一圈”是了解海珠新趋势的观察坐标。统筹推进“一区一谷一圈”建设,依旧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海珠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构建“一轴三片多点”空间格局,具体来说,“一轴”即新城市轴线、“三片”即一区一谷一圈(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多点”即多个重点项目。 “一区一谷一圈”奠定了海珠东中西协同发展、错位发展、集聚发展的整体发展框架,“一轴三片多点”则是在城区空间规划上强统筹,对“一区一谷一圈”的进一步细化。 过去一年,位于海珠东部的琶洲试验区建设亮点纷呈。其被认定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省数字创意特色产业园,还在全国率先探索数据经纪人制度,开展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试点,为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供“试验田”。 从数据来看,琶洲试验区营收3668.52亿元、企业数量超3.2万家,分别增长23%和13.5%。琶洲试验区也带动海珠区产业互联网、大数据、数字创意等产业细分领域蓬勃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超520亿元,增长23.9% 琶洲试验区总体发展亮眼,但经济增长点主要集聚在琶洲西区,其他区域还有待发力。保证琶洲试验区跑得快,也要未雨绸缪保证其跑得久、跑得远。所以,海珠区也在高标准推进琶洲试验区规划,过去一年,琶洲眼片区控详规经市规委会审议通过,东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正式开标,南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详规完成初步成果编制。 接下来,琶洲试验区更多的区域将被激活。2022年,海珠则要推进琶洲南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详规审批,东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形成最终成果。 作为“岛区”,海珠也提出在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上提质效。依托“一区一谷一圈”布局,完成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行动规划编制,分级分批实施沿江空间开发,优化沿线产业布局、天际轮廓、景观风貌、历史文脉。 具体来看,海珠将结合“一谷”丰富生态科创资源,建设海珠湿地区段、石溪—沥滘区段,加快中交南方总部等项目建设。结合“一圈”丰富历史资源,建设传统文化区段、太古仓区段、广纸区段,启动广纸重点区域土地整备。 内部空间更趋合理的同时,海珠也正打通与外部的互联互通。海珠提出推动琶洲港澳客运口岸码头开通运营,开设直达香港、澳门的水上交通航线。配合编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配合推进广佛环线(广州南站—白云机场)、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建设,打造琶洲综合交通枢纽,构建穗港澳1小时经济圈。 琶洲试验区将打造“中国算谷” 高标准建设“一区”“一谷”两大创新策源基地 加快数产城创融合发展,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新提法。相比去年提出的产城融合,“数”和“创”的加入,指引了新方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战略科技力量,高水平支撑科技自立自强,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问创新要发展动力,海珠首先瞄准了强化创新策源功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挥大学大院大所集聚优势,高标准建设“一区”“一谷”两大创新策源基地。 “一区”琶洲试验区主要依靠创新企业和琶洲实验室,在加速构建“头部企业+上下游配套+研发+场景应用+金融+人才”产业生态系统的同时,也大力支持琶洲实验室建设,推动实验室与区内企业研发需求紧密结合,打造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于一体的核心策源平台。 乐天智谷 国际智能科技创新谷 乐天智谷是广州市攻城拔寨重点项目、2019年广州市提质增效试点园区、广州市中小企业服务站。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科韵南路与新滘东路交界处,区域所在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琶洲高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重要的支点。 园区以人工智能、5G技术、数字经济、物联网为主导产业,为入园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创新孵化服务和资源协同对接服务,并促进相关产业的资源共享、共融、互生。 “粤港澳青创湾”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青创湾基地)于2018年9月开始在海珠区委统战部、区科工商信局的指导下筹建,由澳门青年领袖周王安先生发起,整合广州、深圳及港澳台地区30多个社团与港澳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及密切协作关系,汇聚了包含宏观经济政策、科技创新服务、智能科技产业、新商业社群运营的各领域的核心优势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