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下辖的13个城市全部入选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指数100强,呈现出均衡发展的强劲实力。最新数据显示,江苏已迈入“城均GDP破万亿”的历史性阶段,“万亿之城”扩容潜力巨大,高质量发展成效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全国领先。 广东有11个城市入选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较去年减少1个。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也是最大潜力板。今年以来,广东各地驭势而动、向“融”而行,持续释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活力,致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不断开辟发展新空间。 浙江和山东各有8个城市入选,与去年持平。杭州、宁波引领的浙江省内城市在经济质量、基础设施、营商环境、科技创新领域表现优异,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青岛、济南引领的山东省内城市着力探索转型之路,以更少的能耗支撑经济高速增长,加快推动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此外,福建有7个城市入选,与去年持平;紧随其后的河北(6)、湖南(5)、河南(5)、安徽(4)、江西(4)、四川(3)、湖北(3)、广西(3)的省会城市排名相对靠前,不过由于区域发展不协调,导致整体实力偏弱,目前还难以撼动五大强省的地位。 
2025中国城市100强名单分布:- 4个直辖市:上海(1)、北京(2)、重庆(10)、天津(11)
- 江苏13个城市:南京(7)、苏州(9)、无锡(15)、常州(27)、南通(31)、徐州(44)、扬州(47)、泰州(56)、镇江(57)、盐城(58)、连云港(62)、淮安(63)、宿迁(75)
- 广东11个城市:深圳(3)、广州(4)、东莞(20)、佛山(23)、珠海(39)、惠州(45)、中山(48)、江门(65)、汕头(71)、湛江(83)、肇庆(86)
- 浙江8个城市:杭州(5)、宁波(14)、温州(33)、嘉兴(38)、绍兴(41)、金华(42)、台州(46)、湖州(53)
- 山东8个城市:青岛(13)、济南(21)、烟台(32)、潍坊(43)、济宁(66)、淄博(67)、临沂(73)、威海(77)
- 福建7个城市:厦门(19)、福州(22)、泉州(30)、漳州(61)、宁德(76)、龙岩(85)、莆田(96)
- 河北6个城市:石家庄(36)、唐山(54)、保定(74)、廊坊(79)、沧州(80)、邯郸(91)
- 湖南5个城市:长沙(12)、岳阳(87)、衡阳(89)、株洲(94)、常德(98)
- 河南5个城市:郑州(17)、洛阳(52)、南阳(81)、许昌(88)、新乡(92)
- 安徽4个城市:合肥(18)、芜湖(59)、滁州(93)、阜阳(100)
- 江西4个城市:南昌(29)、赣州(72)、九江(78)、上饶(99)
- 四川3个城市:成都(6)、绵阳(69)、宜宾(84)
- 湖北3个城市:武汉(8)、宜昌(60)、襄阳(68)
- 广西3个城市:南宁(35)、桂林(82)、柳州(90)
- 陕西2个城市:西安(16)、咸阳(95)
- 辽宁2个城市:大连(25)、沈阳(26)
- 贵州2个城市:贵阳(34)、遵义(70)
- 内蒙古2个城市:呼和浩特(51)、鄂尔多斯(97)
- 云南1个城市:昆明(24)
- 黑龙江1个城市:哈尔滨(28)
- 吉林1个城市:长春(37)
- 山西1个城市:太原(40)
- 新疆1个城市:乌鲁木齐(49)
- 甘肃1个城市:兰州(50)
- 海南1个城市:海口(55)
- 宁夏1个城市:银川(64)
写在最后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越来越多城市重视并重新审视高质量发展成效,通过GYBrand专业的城市综合实力指数评估报告,为城市治理及政策研究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推动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国际声誉。 除了已发布的《中国百强城市》,GYBrand今年还将发布《全球城市100强》、《世界城市500强》、《国际金融中心100强》、《中国金融中心城市20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50强》等城市系列榜单,欢迎各地相关部门咨询合作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