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2210|回复: 38

[原创] 台岛硅谷新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4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大陆高校师生团访问新竹。新竹市被称为台岛硅谷,是推动台岛发展的重要引擎,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45万,2023年GDP1171.26亿元人民币,人均GDP259096元人民币,居台岛第二,在大陆仅次于鄂尔多斯,高于克拉玛依,遥遥领先于大陆绝大多数城市。新竹发展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正好大致同纬度上隔海相望有座可比较城市——石狮市。石狮市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69.8万,2023年GDP1200.34亿元人民币,人均GDP172338元人民币。我们先把它们同比例尺卫星图放一起,看看能发现什么。比较直观能看到的,一是新竹城市规模不大,比石狮小;二是新竹很少高楼大厦,如果我们进一步放大看,会发现新竹大多数房屋就像泉州沿海随处可见的乡镇房子。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SW七次全会刚开。全会强调,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奋力争当高质量发展先行者。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体现福建特色、彰显福建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加快“数字福建”建设,加快“海上福建”建设,加快完善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奋力争创改革开放引领地。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具有福建特色的改革,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入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深入打好新时代新“侨牌”,巩固拓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重要通道功能。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奋力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贯彻新时代D解决囼蛙问题的总体方略,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持续深化对台融合政策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台先行示范效应,进一步促进闽台经贸深度融合,进一步深化闽台社会人文交流,构建全域融合发展新格局,服务推进祖国同意大业。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奋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幸福地。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主攻方向,以增进人民福祉为落脚点,着力对接融入GJ区域重大战略,着力深化山海协作,着力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着力因地制宜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径,更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具有福建特色的共同富裕发展路子。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健全维护GJ安全体系,建设更高水平法治福建、平安福建。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奋力打造文化繁荣新地标。深入践行…文化思想,坚持“两个结合”,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繁荣优秀传统文化,打造“闽派”文艺精品和文化品牌,坚持不懈做好以文化人工作,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努力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省,全面展现新时代八闽文化的气韵和风采。在实施生态省战略上接续推进,奋力开拓高水平GJ生态文明试验区。进一步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加快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巩固绿水青山优势,厚植金山银山潜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坚定不移坚持D的LD、加强D的建设。坚持把D的LD贯穿到新福建建设的各领域、全过程,深化D的建设制度改革,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D,持续筑牢对D忠诚,持续锻造过硬队伍,持续夯实基层基础,持续正风肃纪反腐,以D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2 12:5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qlhotfj 发表于 2024-12-11 15:19
1、城市化是是硬件, 高楼大厦也是硬件之一, 住宅服务于居住, 摩天大楼服务于城市新兴产业(包括你口中 ...

你用英文字母起名,是不学汉语专学英语吗?你用电脑、用手机、用网络……,这些都起于西方,那你是不是学西方?说经济发展,那市场经济、货币政策、自由港、特区……有没有学西方?我讲新竹的例子,不是不顾国情省情市情,照搬照套别人做法,相反我要说的正是要因地制宜,不要迷别人的高楼大厦,迷别人的地铁,同时,也是在阐述弘扬创新晋江经验,因地制宜创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城市更新,不学温州炒楼歧途。
言归正传,提到市场经济,先讲个市场经济常识性规律: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进入一个常态,那就是市场普遍饱和,产能普遍过剩。这个常态一般情况下会长期维持,在这个常态下,想要通过简单扩大投资、增加生产来实现经济增长是行不通的,包括房地产也不行。如果不懂这一点,盲目继续增产,那么结果轻者就是商品积压,达不到经济增长的目的,严重者就是商品大量积压、生产锐减、工厂大批倒闭,工人大量失业、信用关系严重破坏,整个社会经济陷入极端混乱和瘫痪之中。看出来了吗,那就是经济危机。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这种常态下的经济增长之道呢?创新!答案就是创新!创新开辟新市场需求,创新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创新提效降本,创新开发潜在资源,创新提高社会生产率,增加社会有购买力需求……
再讲讲房地产,我的观点绝没有完全否认房地产的意思,我的观点是优先全力推进科创,而房地产作为载体要因地制宜地跟着发展,比如大力推进科学园区建设,不要学温州炒楼歧途,不要重蹈香港房地产教训。
硅谷发展初期,我们可以听到很多租借简陋房屋创业的故事。自始至终几十年,硅谷都是科创推动着发展,房地产是随着产业发展而发展,哪有房地产倒推科创发展的事。新竹整座城市就是大片民宅+科学园区。没有高楼大厦。
再来反观香港,九十年代之前香港一直是亚洲四小龙的领跑者,其发展途径和新加坡很像但一直领先于新加坡,但经过大约30年高速发展之后,两者都面临着转型,接下来两者走的路就不一样了,这时候两者都外移了低端产业,但香港外移产业的同时,高端制造没起来,整个产业空心化,而新加坡却成功抓住了科技风口,发展了多个高科技产业支柱,于是迅速实现了对香港的赶超。究其原因,在产业经济上,问题就出在房地产上,新加坡大建公屋,平抑房价,吸引人才,推进科创;而香港却是大资本把持了房地产,房价一路高飞猛进,管理者几次想平抑房价都遭到反对而失败。就像股票一样,持有者都希望涨,反对跌。于是乎骑虎难下,于是乎人才难进,科创难推,于是乎香港经济很快被新加坡赶超。
发表于 2024-12-11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身为全国顶尖人才,你是选择深圳,在那些摩天大楼工作,享受深圳发达的基建?


还是去石狮工作? 拿石狮城建和新竹比,证明不需要高楼大厦就能搞好高科技 , 有点搞笑!
脱离现实和经济发展逻辑,以及人才现实选择!——谈产业政策!




囼蛙城市水平,那是上个世纪发展水平, 上个世纪城市化。
我们是学新加坡,以及香港,美国曼哈顿或纽约是摩天城市模式




如果说一个小地方,不需要摩天大楼,不需要地铁,就能出现全球顶尖的产业,或国内顶尖的新兴产业


那只能说明,这个地方,有长期的资本积累,人才积累,充分的行业发展
有这种现象出现或形成需要以下发展逻辑
1、这个地方,城市化发展过早, 像上个世纪的城市化,每个时期的城市化有不同的定义或建筑风格。
其实就算在美国,19世纪开始的城市化,到了21世纪也不断的刷新新的城市化或城市建筑高度。


2、这个地方,人才也罢,产业也罢,是外来的市场或产业为依托带来了产业聚集
像比如,莆田珠宝产业,通过全国的珠宝市场,回乡投资,形成珠宝产业人才或资本
或者说像龙岩籍互联网产业现象,这些人回乡投资,(这里只谈形成的条件或背景)
像呆湾芯片产业,美国产业技术让他做,他就能做,上个世纪美国不放心,日本、韩国,美国在日本,韩国,呆湾选择是反复横跳!




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是需要城市化的发展或工业化的发展,通过市场产业分工,教育医疗等服务培育产业人才


人才不是突然出现,他的出现,都是需要: 不管是自己市场培养,还是依托外部市场培养(市场是广泛词,也可以DB蝈家或省市,地区)


这就离不开城市化!你有看到整体不发展,全是农村就能搞出芯片?
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 也是依托美国城市化下的资本,技术,以及人才,公司建立之初,基本全是美国人以及美国资本,他为什么放在荷兰,我这里就不谈了






发表于 2024-12-4 22:4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竹电子新贵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再说说温泉。温州和泉州都是改开初期的明星,都开创了一种闻名的发展模式。一开始两者发展途径是很像的,但到了90年代末新世纪初,两者发展路径就分化了:温州人开始不务正业了,把目光投向了资产炒作,温州炒房团一时名扬四海,而泉州人却坚守实业,大打质量、品牌和上市。路径分化下,很多指标也相应分化,比如说有些人喜欢拿来说事的资金量,这其实有点常识的人就懂,2个千万资产的人,一个专做投资炒作,一个专做实业制造,那他们放在金融机构里的资金总量能一样吗?你用一个指标去否定另一个指标对吗?这明显是少见多怪嘛。继续说,前年老大参加福建DB团讨论时,就跟晋江企业家说了,“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这是本分。”我想这是暗指别学温州。老大对闽浙两地都熟悉,视野开阔,富有远见,他的话我反复品,越来越觉得确实见得高。
温州的高楼大厦明显强于泉州,那么温州就比泉州强吗?我不同意!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温州就可以秒杀台岛各城市,秒杀瑞士各城市,秒杀欧美绝大多数城市。多年来温州大量资产沉淀在房地产上,而泉州更多资产沉淀在厂房设备等生产设施上。四十多年来泉州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那么接下来的新阶段的路怎么走呢?我认为还是要围绕实业和科技,以创业创新为要。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必要急着到处推动建设高楼大厦,我倒觉得现有大量房屋都可以投入到创业创新中去,不用大拆大建,只需适当城市更新。
发表于 2024-12-5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竹没你想象中的弱啊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13:1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说^秘密 发表于 2024-12-5 12:27
新竹没你想象中的弱啊

新竹很强,被誉为台岛硅谷,如同美国硅谷,有很强的创新创业活力,同时,也如同美国硅谷,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地铁。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说高楼大厦通常来自于高房价,而高房价可以来自于住的需求,也可以来自于炒的需求。高楼大厦能跟发展得好划等号吗?这显然不对。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比例尺翔安机场、金门机场、长乐机场、晋江机场

发表于 2024-12-8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雄起东南 发表于 2024-12-8 23:27
同比例尺翔安机场、金门机场、长乐机场、晋江机场

这不是打脸所谓唯一超大型机场言论吗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翔安机场、晋江机场、金门机场,未来可整合成一个大航空枢纽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0 21:2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说近二十年发展变化最大的城市,那么合肥至少可算是其中之一。那么合肥做对了什么?科创!砸锅卖铁也要搞科创,甘冒风险也要搞科创,宁可推迟地铁项目也要优先推动科创项目。这就和很多网友的思想很不一样吧。一些网友们念念叨叨高楼大厦、地铁什么的,其实啊很多是重面子轻里子,本末倒置。创新是第一动力,动力足才能发展好,资源应该集中优先配置于此。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1 13:0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翔安机场就是泉州的第二机场,甚至是主机场,泉州要好好利用起来,全力以赴推进利技创新,推进升级转型。我们财力比较有限,非必要的项目可以缓一缓,但看准的科创项目却要砸锅卖铁搞。不要被温州等地带节奏,坚持实业,致力科创,这才是我们的复兴之道。
发表于 2024-12-11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雄起东南 发表于 2024-12-4 22:51
还再说说温泉。温州和泉州都是改开初期的明星,都开创了一种闻名的发展模式。一开始两者发展途径是很像的, ...

1、城市化是是硬件, 高楼大厦也是硬件之一, 住宅服务于居住, 摩天大楼服务于城市新兴产业(包括你口中的硅谷)


2、技术,产业,要资本来支撑,你觉得美国发展是一开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都是从房地产,城市化(+工业化)来倒进,积累原始的产业资本。 像特朗普也是房地产起家。  房地产只是资本形成高地,带动新的产业投资
城市化和工业化不是二条路,其实本质就是一条城市化。


当经济发展到一阶段,有原始的资本积累,有发达的城市基建,包括摩天大楼,才能吸引人才。
高科技产业,本质是人才,资本,市场之争。 你让这些人才,去建摩天大楼吗?
摩天大楼确实要产业和资本来支撑,但是别人建摩天大楼,自营也罢,出租也罢,本质是资本不动产的沉淀, 不动产作为固定资本后面是你银行或资本信贷能力。


像囼蛙是上个世纪发展的产物,也是通过房地产高度发展,积累原始资本
囼蛙大部分城市没有太多摩天大楼,那是他们城市化发展太早(高层住宅是新加坡,香港模式,主要前者),中国是后发优势,再加国情,像耕地红线共同作用, 你不拿同行或同省比,拿呆湾比, 完全没有历史观和发展观,国际观,省情观。

发表于 2024-12-11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雄起东南 发表于 2024-12-8 23:57
翔安机场、晋江机场、金门机场,未来可整合成一个大航空枢纽

几个不同实体,强行整合在一起

别人看,这是同质竞争, 在你这里,就可以整合成一个大航空。。。。。

别人不阻止你翔安机场的航线就不错了,还给你整合? 靠金门不到10万人口?

不知道的人以为,金门是曼哈顿, 在民进D眼里,嘴中,行动上,那是要巾事化金门,让美军来驻军。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1 15:4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qlhotfj 发表于 2024-12-11 15:19
1、城市化是是硬件, 高楼大厦也是硬件之一, 住宅服务于居住, 摩天大楼服务于城市新兴产业(包括你口中 ...

你误解很深,晚上回复你。
发表于 2024-12-11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lhotfj 于 2024-12-11 15:46 编辑

至于呆湾经济能力,比人均GDP,


当我们沿海还在吃地瓜粥,无配菜,山区上山砍光树烧柴时,导致穷的山上看不到一棵树,光秃秃的山脊!!!还用不上电,蜡烛都买不起的时候——呆湾就已经是高楼大厦


一个发展比大陆早几十年,资本积累也长达几十年, 再加几十万两黄金或白银,内战时期从大陆搬到呆湾
发展到至今, 过去十五年,也是依托大陆市场, 每年千亿美金顺差,
不然囼蛙早在1997年就破产了


美国人为了帮呆湾产业,区别对待大陆,让你做芯片,半导体,主要防止韩国和日本做强做大,这是多线投资,哪个听话,我就让哪个干。——这并不是呆湾人的能力。

一小地方,一二千万人口,起步资本几十万白银和黄金,美国半个世纪产业帮扶, 你说不知道吹什么!!!


呆湾分裂,红利你来吃, 成本和负担福建来扛!这是站在邻居二叔家变穷的肩膀上,
想起以前90年代李登灰时代,因为福建穷,放了多少气球过来,
这跟南朝鲜一样的货色,你觉得这些人会对福建友好?


如果友好,就不会搞毒了,而是相向奔赴,他们是长期傲慢,看不起穷亲戚

只有对岸遍地都是摩天大楼,发达城市, 富亲戚,才会改变他们。
正是这样,我们就是更要发展好城市基建!





发表于 2024-12-11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雄起东南 发表于 2024-12-11 15:42
你误解很深,晚上回复你。

这不是误解问题, 经济发展有套逻辑,

产业升级,不是平地起飞,或无缘无故的出现

像高新产业

你不城市化, 怎么搞教育,怎么搞医疗, 享受优质的教育,才能培养未来的人才
人才发展,要平台,要空间,需要资本,需要市场(城市)
发表于 2024-12-11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静等晚上看高峰论剑
发表于 2024-12-11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月。OCT 发表于 2024-12-11 15:46
静等晚上看高峰论剑

晚上我都没空, 都有家庭, 天天在论坛,白天主要上班,有点时间
发表于 2024-12-11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qlhotfj 发表于 2024-12-11 15:50
晚上我都没空, 都有家庭, 天天在论坛,白天主要上班,有点时间

好吧,失望,不过东南兄可以晚上输出,你明天白天回复一样的,关键是能够精彩

发表于 2024-12-11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qlhotfj 发表于 2024-12-11 16:05
身为全国顶尖人才,你是选择深圳,在那些摩天大楼工作,享受深圳发达的基建?

这些地瓜哥看后不知有何感想
发表于 2024-12-11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lhotfj 于 2024-12-11 17:14 编辑

简单来说


呆湾的半导体产业, 是依托中美两国的城市化,以及资本,市场实现产业聚集或形成。
没有中美两国, 靠呆湾市场或现有的城市化,是支撑不了半导体产业发展
全球50%半导体市场在中国,  中国市场是近40年的的城市化发展,形成了对半导体广泛的需求市场
(改革开放前,没城市化前没有足够的需求)




如果呆湾不城市化,不发展基建,像台积电创始人,英伟达负责人,估计都还在呆湾种凤梨!嘴里还骂头对岸的福建人
(跟朝鲜一样)


人类科技发展,产业发展,技术发展,本质就是人才和市场,资本的高度化
——城市化就是这些科技产业发展高度化的平台或载台




同质竞争 如果说呆湾是中国一部分(已经回归),你觉得呆湾的城市化水平,有能力竞争的过大陆的城市?


本质来说,呆湾当下产业,是中美两国博弈下的,历史的选择!以及更多是美国需求
——当然为什么黄肤皮人多? 在美国也是,本质来说,
确实中国人相对聪明,也奋进,缺的是环境和平台,以及市场,以及时间!


呆湾半导体技术,依托强国,或美国,这个美国不是黄肤皮人,
本质也是成也美国(技术),败也美国(技术),或成也中国(市场),败也中国(黄皮肤,华人血统)





发表于 2024-12-11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台积电。知道就行,来一个镇 。把宁德时代放进去。然后就这个效果。
发表于 2024-12-12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庆王中王 发表于 2024-12-11 21:05
一个台积电。知道就行,来一个镇 。把宁德时代放进去。然后就这个效果。

什么镇有两所985?
发表于 2024-12-12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过后,比较看得懂东南兄的论述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2 13:1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qlhotfj 发表于 2024-12-11 15:22
几个不同实体,强行整合在一起

别人看,这是同质竞争, 在你这里,就可以整合成一个大航空。。。。。

看问题角度不同而已。如果从机场业者角度看,那么,哪怕是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双流机场和天府机场,那都有竞争关系。但是,假如你是泉州南翼临空经济区管理者,你就会看到翔安机场和晋江机场会为你提供了一个增强版航空枢纽。金门机场虽然目前因为政 治原因有所对立,但这绝非不可改变。最终民心才是根本,发展才是正道。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2 13:2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重申一下,我不是全面否定房地产,否定城市化,我只是强调致力于科创驱动,而房地产和城市化则要因地制宜,科学园区本身也是一种房地产,也是城市化。另外,迷高楼大厦那其实和人本理念、绿色理念是有所相悖的,只不过现在还很多人看不到将要面临的问题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8-27 20:28 , Processed in 0.05466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