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惠邑风流人物 于 2024-10-13 10:25 编辑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底,倭寇攻陷兴化府城,恣肆屠戮、劫掠,府城焚毁殆尽,官吏、士绅及百姓死伤无数,“环列数万余家,盖荡然一平野矣。”(载《愿治堂疏稿》)。嘉靖时期,沿海县城或卫所城沦陷的难计其数,然而府城的沦陷,这是第一次,因此全国震动。莆田籍御史林润向嘉靖皇帝上《请恤兴化府事宜疏》,其中有“请求割邻境界属以宽民力”一项。主张割福州府属福清县、泉州府属惠安县归属兴化府,藉此调剂补充兴化屠戮殆尽的人口空虚和解决征收税赋的困难。兴化府随即申乞析惠安县北十五里(今泉港区)、莆南二十五里(今莆田市秀屿区)、仙游二里(今枫亭镇),以枫亭古镇为中心,设立枫亭县。惠安县士绅沸沸扬扬,引起了一场围绕“割地置县”的争议。 明都御史张岳的侄儿、贡生张宇遍访全县各地,尤其是深入惠北民众中,广泛征求意见,然后上《呈寝议割地建县文》,在论述割惠安县隶属兴化府之“六害”后,条分缕析地陈述了割膏腴的惠北以立枫亭县之“八不可”。 一、时诎举赢。惠安本民生艰困,亟需省冗官、去闲务,与民休养生息,设立新县,就要设官分职,修筑城池,如此致民众不堪其负。 二、图里不均。一旦割惠北十五里地,惠安仅剩二十里,而将要设立的枫亭县则有四十里。惠安仅占枫亭县的一半。依惯例,只有割大县以补小县。如今割惠北地,造成枫亭、惠安两县版图不均。 三、肥瘠不均。惠安县东南滨海可耕之地甚少且地质瘠薄,民多赖渔盐为生,而惠北靠山,皆属惠邑膏沃之地。此地一割,惠安只剩贫瘠之地,导致枫亭、惠安两地肥瘠不均。 四、岁费不支。惠安官田、民田的赋税年收入约18000石。其中上缴国库的官米6000石,供本县财政费用的民米12000石。惠北地一旦割去,惠东南仅收民米6000石,难以应付官吏禄米、县学师生的粮米、上级院司按临及迎来送往的费用。 五、民盐分争。惠北膏腴之地一割,惠东南应上交的6000石民米,原由盐地和田地分摊,实际上每年能收上的仅4000石,费用不足部分再由盐户和民户均分,必然造成民、盐之间矛盾。 六、典礼不称。惠安人文,自古西北部出财赋,东南出人才。全县的进士、举人、生员多属惠东南,惠北割后,此等人减免赋税及宾客迎送等所需概由惠东南民众承担,民难堪其负,而这些费用又不可减免。 七、兵不实城。惠安城小,居民不足千人,倘贼众攻城,只有依靠全县民兵。全县民兵计600人,割惠北后,惠东南仅能供300人,公私杂役均靠这300人,城守自然不坚实,不利于抗击乱贼和倭寇的侵袭。 八、弃地失险。峰尾城为惠安门户,辋川为惠安斥堠,检行险阻,伺候盗贼,如今一割,这些要冲放弃,一旦有军事动静也就难以互相照应,如敌自海道登陆,则惠安县城关隘屏障均失,如此弃地失险做法万不可为。 张宇在文末指出,士大夫们不要心存本乡、本郡,而应奉行法制,遵守本职,做到轻徭薄赋,以民为本,本固则邦宁,因此,兴化府应致力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民生得以复苏。 由于张宇的奏书入情入理,论据充分,有关部门反复论证之后,便打消了割惠安隶属兴化府、割惠北地以设枫亭县的主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