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162|回复: 0

治未病(上篇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1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lgh339 于 2024-8-21 18:14 编辑

一位44岁的女士,患有肺癌、骨癌、肾癌。该女士总是发低烧,常规治疗一月后效果不明显,CT检查发现肺部有两个肿块,又继续做进一步检查,结果令所有人大吃一惊,肿瘤已全身转移,三个月后去世。家人不能理解,说她身体一向不错,很少生病,只是这一两年身体弱一些怎么会突然得这么重的病?查问病史得知,两年前该女士做过一次人流手术。因为选择的医院路途较远,需五六个小时才能到达,一路上劳累颠簸赶到医院。手术后回家途中又遇上大雨,因没带雨具,全身淋湿,到家后就感冒发烧,又到医院输液吃药,虽很快扩控制病情,可后来身体明显虚弱了,易感冒,经常腰酸、腰痛,总认为这是小毛病没当回事,当身体出现明显不适去医院做全身检查时为时已晚。她患病的根本原因是遇到淋雨,寒湿直接侵入肌体,直接伤了肾脏。受寒后去医院输液,更是寒上加寒。如果不是采取这种疗法,当时淋雨后,而是喝大量的生姜水,并用艾叶加生姜水泡脚,通过发汗去寒,并坚持下去,她的病就会轻易治愈。相反医生用输液等寒凉药,把感冒这个小病治成大病,把大病治成绝症,值得深思!
    重病者忌寒冷饮食。身患重病体力已弱者,最好禁食酒、冰品、生冷海鲜及蔬果、水果酵素、人造维生素,并少依赖药物,避免接种疫苗。日常饮食宜少糖、少油、少盐、少醋、少水、少加工品、少转基因食物,多温热药食。

    辨别食物寒热性的方法:以味辨:甜、酸属寒,甘、咸、淡属凉,辛属温,辣属热,苦则不定,但多属寒凉;以类分:水、海产属凉,茶、水果属寒或凉,油、酒类(因酒精性寒)皆属寒。

    就热,就是要落实温热饮食。
    温性食物:谷类有炒芝麻、高粱、黑米、小麦、孺米。
          蔬菜有大蒜、九层塔、韭菜、蒜苗、鲜姜片、香菜(芫荽)、香椿、葱、洋葱。

    温性果品:炒干果(炒瓜子、炒花生、炒栗子、炒腰果)坚果类(核桃仁、开心果、松子仁、香榧子、杏仁、榛子)

    热性食物:八角、丁香、胡椒粉、花椒、茴香菜、姜粉、芥末、咖喱粉、辣椒、干姜片、肉桂(桂皮)、五香粉、小茴香。

    (二)饮食要宁少勿多,宁饥勿饱
      饮食过量的危害    现代人天天有得吃,顿顿吃得好。假如一个人的胃每天能容纳一斤食物,其实只要填充一半,就足够一整天消耗所需。
    若是吃过量或吃太饱,只要让身体的机能超过负荷,就会造成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胃病、肠道疾病、肥胖、糖尿病、髙血脂、髙血压、脂肪肝、癌症等等各种疾病。
    34岁的吴先生被医院确疹患上肝癌,医生判断致病原因可能是 饱食的饮食习惯。为此医生给他定制了治疗方案,同时开出了饮食处方,饭吃七分饱,减少肉类等富含脂肪食物的摄入量。谷物粗细搭配,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一年来吴先生改变了生活习惯,经复疹,肿瘤标志物未发现异常。
    27岁的刘女士,每餐2碗半饭,一碗卤粉,一份6寸蛋糕,两大杯可乐!这样的暴食暴饮已有七八年。近日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被诊断为“神经性贪食症”。
    30岁的小王,在黄岛某公司工作。近一个月感觉上腹部反复疼痛,一直以为是胃病,自己买药吃。然而近期疼痛逐渐加重,有时甚至腰背部也隐隐作痛,不得已只好去医院就诊,被查出患了急性胰腺炎。医生在问诊时发现让他哭笑不得的事情。原来,小王有赖床的毛病,养成不吃早餐的习惯。中午公司免费供应午餐,饭菜比较油腻,非常适合小王的胃口,于是每天中餐那顿饭就是小王的一天大餐,一直吃到吃不下为止,饭量是正常人的两倍。因为中午吃得比较多,他基本不吃晚饭,而只吃点水果。医生仔细地解释了病情并给予药物治疗,告诉小王一定要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否则病情会进一步发展。

    少吃一点更健康
    民谚说,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饭要七分饱。少吃一点,会让热能得到更高效率的发挥。当人体摄入相对少的食物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过程非常完善,人体对对食的利用率非常高,气血得到足够的充实,能使人体的热量旺盛,新陈代谢得到足够的能量支持。因此,从小就要养成三分饥与寒。明代医学家密斋曾指出,想要小孩子平安健康成长,就要避免给孩子吃得过饱、穿得过暖,让孩子耐得住三分饥、受得三分寒。三分饥和寒,不愧为育儿的金标准,尤其是三分饥,除了饮食总量要控制在七成饱,还要避免偏食肥甘厚味,这能让孩子受用终身。
    少吃一点更长寿
    北京军区总医院的专家研究发现,人体一生的心跳约为8亿次,心跳速度越快,寿命相应地越短。每餐少吃一点,心脏的负担就减轻一点,心跳就减缓一些。8亿次的心跳自然就能支持更长时间的生命活动。反之,寿命就缩短。
    100岁的老人陈国清,一辇子没住过院,黑发比儿子还多。她的养生秘笈竞是一个“饿”字,适当的饥饿让体内出现一种长寿基因哦。以前生活困苦,陈周清多年来弄成了特殊的生活习惯一一每天只吃两顿饭。一般早8至9时吃早饭,中午2至3时吃第二顿饭,晚上不吃。如果晚上实在饿,也只吃一点饼干。少吃一点并不提倡一天吃两餐,在饮食数量不变情况下分三餐吃也行。
    寿高85岁的南宋爱国大词家陆游,最谙“微饿”养生真谛,其词中曾有“多寿只缘餐饮少”的名句。他不论是外出赴宴,还是亲朋相聚,尽管美酒佳肴可口诱人,旁人劝敬,他决不贪杯,不饱食,尤其是晚餐只吃七分饱。
    自然界中的野生动物经常处于肌饿状态,因此才行动敏捷,反映迅速,生命力旺旺盛。

    饮食营养标准
    成年人的日需营养量有个粗略的标准:谷物:四两米饭或四个馒头。一盘蔬菜。蛋白质:二两肉或二两鱼,一个鸡蛋,半斤牛奶,一块豆腐或一碗豆浆。其他:水1200毫升,三勺油,不超过25克,六克盐。
    每天按此标准用餐,称少吃一点,超过或低于此标准的,就为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足。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合称营养不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5-5 16:22 , Processed in 0.0382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