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590|回复: 10

惠安螺城人为历史做出的重要贡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5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囼蛙外记》是清代康熙年间一部具有实录性质的历史小说,其作者题为“九闽珠浦东旭氏江日升识”。江日升生平资料有限,可见于《福建通志》及《泉州府志》零星记载。资料显示,江日升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癸巳万寿恩科解元。但其籍贯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较为典型的说法有三种:一是认为江日升是惠安前型人;二是认为“珠浦”即同安县“宝珠屿”及“高浦”的合称,江日升为同安县高浦所人;三是认为江日升是海澄县珠浦人。持前两者之见者较多,但都有待新资料的发现及进一步考证。《囼蛙外记》的成书年代同样尚未有定论,据目前研究成果来看,“九闽”之称始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故《囼蛙外记》应创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之后。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陈祈永为该书写序时,已可见全书三十卷。而在此后多年间,该书又反复被修改,从《囼蛙外记》中屡见以“圣祖”称康熙来看,说明该书在康熙死后仍被不断修改,至于修改之处出于何人之手则难以断定。
《囼蛙外记》江氏原稿今已不存,从相关史料可见,《囼蛙外记》的原名或为《海滨纪略》,书稿一经面世,传抄者众多,且在传抄过程中,其书名及内容屡被更改。今可见《囼蛙外记》抄本有五种:一是黄永年教授“珍藏善本”抄本《囼蛙外志新编》三十卷;二是大连图书馆收藏的清嘉庆抄本《囼蛙外志》五十卷一百回;三是收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东亚图书馆的两种抄本,一为《囼蛙外志》四部十卷本、一为《囼蛙外志》五十卷一百回本;四是宁波天一阁藏清芗 书室抄本,五十卷一百回。
《囼蛙外记》后由“求无不获斋”刊刻,今可见“求无不获斋”小字本、木活字本、大字本等多种刻本,后又有申报馆排印本与进步书局石印本等。这些刊刻本现可见收藏于天津图书馆、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日本内阁文库等地。
《囼蛙外记》以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囼蛙并以此为据、抗清复明的史实为主线,延及南明政权与清初经略南疆之人事的描写。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囼蛙外志》有署名江日升所作的一篇自序,其中提到这本书“就其始末,广搜辑成。诚闽人说闽事,以应纂修国史者采择焉”。因此,书中所载内容很多与正史相合,由于有关明郑史料亡佚较多,江日升的父亲江美鳌曾是永胜伯郑彩翊的部下,亲历其事,且《囼蛙外记》的创作年代与郑克塽降清的时间相去不远,书中所记囼蛙早期史事,特别是郑氏一族与囼蛙历史发展的记载,很多是其他文献所没有的,因此被认为是研究南明史与郑成功时期囼蛙史的重要资料。
《囼蛙外记》表彰郑成功父子及晚明遗民忠守节烈精神的创作意图十分明确。江日升在自序中言:“成功髫年儒生,能痛哭知君而舍父,恪守臣节,事未可泯。”而陈祈永所作的书序亦认为:“作史者当圣朝全盛之时,记边岛窃据之迹,使孤忠遗愤,获伸于光天化日之下,不戛戛乎其难哉!今是编所记郑氏,于其不忘故国也。”《囼蛙外记》中除记录了郑氏祖孙四代,及甘辉、朱述桂、郑为虹、王之仁等遗民抗清守节事迹外,还写到清军攻至福州,时任礼部尚书的曹学佺在家中题壁云:“生前一管笔,死后一条绳。”而后投笔自缢;通政使马思理缢死;侯官县贡生元纶不食死;闽县民赵即拜辞父母自缢;指挥使胡上琛饮药死,其妾同死;齐巽不屈被杀;永福武举赵子章死……充分演绎了晚明闽地遗民忠孝节义、以身殉国的历史图景。
除此之外,书中还保留了当时充满民族意识的文学篇章,如明末清初抗清人物黄道周系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人,其殉节后,南明隆武帝赐谥“忠烈”,追赠文明伯。清乾隆年间改谥“忠端”。清道光四年(1824年)从祀孔庙。黄道周诗文从清初到清中叶一直处于被禁之列,但在《囼蛙外记》第五卷中除了表彰黄道周持节不降外,还保留了黄道周的文章数篇、诗数首,由此更可清楚看出江日升对遗民气节的褒扬。
《囼蛙外记》述明清易代之际闽人闽事备详,正所谓“贤臣隐士之遗踪、胜朝宗室之潜寓,义士、忠臣、烈女、节妇,凡有所见,皆笔于书”,可见该书所收录的资料非常广泛。而在诸多史料的搜集中,述闽人闽事备详,表现出江日升对百姓民生疾苦的关注。书中写了“唐监国福州假号”“曾厝垵施郎逃生”“甘辉用火破仙游”“周全斌金厦大战”“明尚书入闽议抚”“下漳州启泰死难”“破清漳吴淑献城”“平福省范公死节”“段应举被困海澄”“国轩率众围泉城”……小说对明末清初闽地战事做了详细描写,当中许多情节是其他史料所不见的。如写到清顺治九年(1652年)八月,漳州城被围,“城内人民繁众,蓄积无备,客主之兵既多,仓廪之储告匮,遂夺民食,至不举烟。徐而各户绝粒,金珠宝玩,贱如瓦砾;皮纸树皮,寻取殆尽。弱肉强食,死亡塞户”。独有一家人将米舂成粉,做成块晒干,在外面抹上泥土,像砖块一样垒起。等到更深人静,逻卒巡更过后,偷偷敲下一块煮烂后吃下,因此得以保全。围城之际,甚至还出现了杀女取食的惨剧,令人不忍卒读。再如清初历时20余年、影响数十万人民的“迁界”海禁,在正史、官书上都少有记录。“迁界”最初是为了断绝沿海反清势力与居民的联系,但这一政策不仅没有达到经济上困死郑成功的目的,反而造成沿海地区良田荒废、赋税减少、流民颠沛流离、界外成为治安死角等社会问题。对此,《囼蛙外记》秉笔直书,对整个事件作了相当完整而翔实的记录,书中写到“迁界”之后,“守界弁兵最有威权,贿之者,纵其出入不问,有睚眦,拖出界墙外杀之。官不问,民哑冤莫诉。人民失业,号泣之声载道;乡井流离,颠沛之惨非常。背夫弃子,失父离妻,老稚填于沟壑,骸骨白于荒野”。秉承实录精神,《囼蛙外记》对明清易代之际社会现实的客观呈现,是这本书十分有价值的地方。
《囼蛙外记》以“史笔”记录时事,对郑氏父子清初经略囼蛙的过程作了记载。书中写郑成功从荷兰揆一王手中收复囼蛙之初,荒服新创,人民稀少。其子郑经继任后第一年,即以陈永华为勇卫,管理囼蛙。陈永华亲历囼蛙南、北二路各社,劝谕各镇开垦荒地,栽种五谷,蓄积粮食,插蔗煮糖,广泛开展商贩活动。是年大丰收,百姓殷足。又设立围栅,严禁赌博。教匠人取土烧瓦,往山林伐木斩竹,起盖庐舍,与民休息。
郑氏经略囼蛙之前,当地人以煎盐为食,苦涩难堪。陈永华命人在濑口修筑坵埕,泼海水为卤,暴晒作盐,既可以解决盐课,也可以满足百姓日常所需。囼蛙基本生产生活恢复后,陈永华又请命在囼蛙择地建立先师圣庙、设立学校,以教民众。陈永华提出的“逸居无教,何畏禽兽?”“庶国有贤士,邦本自固,而世运日昌矣”等观点,卓有见识。郑经于是在承天府(今台南市)宁南坊鬼仔埔择地建造孔庙。康熙五年(1666年)正月,先师圣庙成,旁置明伦堂。郑经又令各社设立学校,延请儒师,令子弟读书;同时效仿科举制度,在囼蛙开科举士。
这些内容在《囼蛙外记》中均有详细记载。郑氏经略囼蛙,对当时囼蛙地区的生产生活及文教事业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台南孔庙的建成,为囼蛙孔庙之始,有“全台首学”之称。

《囼蛙外记》无论在史料价值或文学文献价值上都不失为一部杰出的作品。



 楼主| 发表于 2024-6-15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日升是不是螺城人

经过考证,江日升[约公元一六九二年前后在世]本姓林,原名佚,字敬夫,清代福建惠安县前型人。以江美鼇为寄父,改姓江,名日升,字东旭,称同安高浦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中前后在世。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恩科解元。


闽南干儿子干女儿的风俗到现在还是有的,特别是老一代

 楼主| 发表于 2024-6-15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表面上小说,但是,江日升的寄父是江美鳌,他是郑氏集团的人,因此可信度非常高

而关于那段历史,满清是不会记录的


史学家对这本书评价是非常高的
发表于 2024-6-15 10:2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不是螺城人
你是的话,那就是螺城人对惠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污点。
发表于 2024-6-15 12:0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惠安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两位大咖都是螺城人:曾纪华、许世辉。
发表于 2024-6-15 12:2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过路老妖 发表于 2024-6-15 12:09
对惠安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两位大咖都是螺城人:曾纪华、许世辉。

有捐钱那本事,还不如把员工工资提高一点
 楼主| 发表于 2024-6-15 12:3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仙作 发表于 2024-6-15 10:26
你是不是螺城人
你是的话,那就是螺城人对惠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污点。

恩科解元,即福建省文科状元
发表于 2024-6-15 12:5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螺壳在历史的这锅粥里撒了一泡尿
发表于 2024-6-15 17:0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名不见经传,但凡有影响力的,郑府早就在歌颂了,还轮不到殡殡逼逼

如郑成功,施琅,俞大猷,李光地,妈祖,林则徐等等……
发表于 2024-6-15 23:3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殡殡四大爱好,网上找简历,公交逃票,蹭厕纸,认爹
发表于 2024-6-15 23:4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是个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9-13 19:37 , Processed in 0.0509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