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1004|回复: 69

谁说税收不能注水的,内蒙古负增长百分之二十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1 14:5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谁说税收不能注水的,内蒙的负增长百分之二十六
发表于 2024-3-21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dagangyou 发表于 2024-3-21 15:58
GDP造假很多,东北被砍,山东被砍,天津被砍,今年湖南被砍,河南被砍,江西被砍,福建被砍。财政造假被查 ...

内蒙古承认财政和经济数据大幅造假,“家丑”为何被自曝?
内蒙古承认财政和经济数据大幅造假,“家丑”为何被自曝?

中国新闻周刊

1月3日,内蒙古终于鼓足勇气承认财政和经济数据大幅造假。经审计部门核算后,内蒙古调减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亿元人民币,占总量的26.3%;核减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这相当于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当年的GDP总量。

新华社报道的时候选择了一个“正面角度”,称这是“自治区D委自爆家丑”,应该“为这样勇于担当、实事求是的作风点赞”。《新京报》社论也说内蒙古自曝“GDP注水”,这家丑揭得好,主动揭开伤疤,是疗伤之始,并希望更多地方能跟上步伐,主动戳破经济数据的泡沫。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1 16:0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dagangyou 发表于 2024-3-21 15:58
GDP造假很多,东北被砍,山东被砍,天津被砍,今年湖南被砍,河南被砍,江西被砍,福建被砍。财政造假被查 ...

10市县虚增财政收入17.59亿元 审计署披露造假手法

2018-6-2115:26第一财经官方账号

两个多月来,审计署两度揭露地方财政数据造假。

6月20日,审计署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跟踪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显示,江西、云南、贵州、青海、湖北6省份的10 个市县(区)虚增 2017 年财政收入 17.59 亿元。

而两个多月前,审计署公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GJ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显示,湖南SZ沙市芙蓉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虚增财政收入5亿元。更早些时候,辽宁和内蒙古也曾自曝财政数据造假。

公开造假手法

审计署详细披露了上述地方ZF财政数据造假手法,包括空转、虚构应税事项、先缴后返等。

空转是最常见的财政数据造假手法。所谓空转,是指财政部门先将财政资金以支出形式拨付到缴款单位或财政收入征收单位,然后再将这些单位收到的财政拨款以税款、行政性收费等各种名义(无实际收入来源)再次征收入库,如此反复循环,形成财政收入虚增。

比如,审计署此次披露,去年江西省玉山县通过将财政资金拨付至单位工作人员个人账户再以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缴库方式,虚增财政收入 18788.5 万元。

一些地方学校和医院的经营收入也被缴入国库虚增收入。比如去年湖北省咸宁市、潜江市财政局将教育收费及医院诊疗费收入缴入国库,虚增财政收入 33049.02 万元。重庆市南岸区、奉节县将学校教育收费缴入国库,虚增财政收入 8353.81 万元。

地方ZF还通过虚构应税事项和纳税依据,虚增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地方税收收入。

审计署公布,2017 年,云南省红河州及蒙自市、建水县,通过虚假转让城区道路、将企业经营性收入上缴国库等方式虚增财政收入 97850.93 万元。

另外,一些地方让企业上缴税款后,财政再以各种项目支出名义将税款返还企业。或者当年完不成财政收入时,由财政借款给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上缴税款实现财政收入的虚增,这部分借款通常在以后年度转为支出利用财政结余资金进行消化。

2017 年,贵州钟山经济开发区通过所属国有企业,将财政拨款等资金作为土地增值等税收收入缴库及将收回存量资金作为其 他收入缴库的方式,虚增财政收入 6570.6 万元。

财政部此前在揭露辽宁省虚增财政收入手法时,也披露一个案例。即2011~2013年,辽宁省某县对33户企业以先征后返的方式返还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2224万元。

综合施策防造假

地方财政虚增收入并非个案。此前《人民日报》报道称,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年至2014年,累计虚增财政约占同期财政收入的近20%。为了挤掉当地财政”水分”,2015年辽宁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2014年同比下降达到33.4%,收入降幅约1000亿元。

2018年初,内蒙古自治区裆委也承认自治区ZF财政收入虚增空转。经财政审计部门反复核算后,调减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亿元,占总量的26.3%

一位地方财政人士曾告诉第一财经,虚增财政收入直接原因是经济增速放缓后收入下滑,为了完成收入任务。而背后则是各级LD为了追求数字政绩,往往年初定的收入任务偏高。

其实财政部近些年三番五次重申禁止地方财政数据造假。郭嘉行政学院冯俏彬教授也曾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财政数据造假最大的动机还是政绩。

目前钟秧三令五申要求地方裆政LD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淡化GDP、财政收入等指标考核,更加重视高质量发展。

针对地方为了完成收入任务而造假动机,锅雾院2014年公布的《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整等因素科学预测。通过弱化对ZF收入预算的考核,来减少地方财政数据造假的动机。

由于不少地方过于依赖钟秧的转移支付,而虚增财政收入的地方会导致收支缺口缩小,钟秧的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也相应减小,从而弱化造假动机。

监管也在强化。财政收入质量已经成为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的日常监管重点,审计署也一直将虚增财政收入作为监管点。而人大也加大对此监管,今年3月钟共钟秧办公厅印发《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人大要强化对ZF预算收入执行情况的监督,推动严格依法征收,不收“过头税”,防止财政收入虚增、空转。

发表于 2024-3-21 16:2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dagangyou 发表于 2024-3-21 16:10
这明显不可持续啊,虚增财政,地方受损严重啊,GDP就不一样,为了政绩,虚报GDP又不影响地方财政 ...

这是前几天贴吧上一位江西网友评论江西数据造假时的发言。所以,中西部省份经济数据(包括财政数据、工业数据、外贸数据等等)造假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了。他们就是靠这些造假的数据成为沿海克星,实现共同富裕的。疫情那三年,江西各项经济数据突飞猛进,我早就看出来他们在疯狂注水。至于旅游数据,更是水的一逼。———————————————GDP注水,虽然网络有人喷,不是鼓励GDP注水,但实际上至少给当地带来一定的正面效果,资源流入,政策导向等等,例如XX等地大家都说GDP水,但实实在在带来来正面效益。
但是在财政收入、工业营收甚至外贸等野鸡经济指标(旅游收入从来不认为是一项经济经济指标,纯属瞎扯淡)注水,除了自嗨自己高潮之外,没有任何好处,外界尤其是上层和资本制定政策和投资的时候根本不care这些野鸡指标。江西是野鸡经济指标注水的典型DB,5-10年前左右,开口财政闭口财政,地方ZF和一些网友为了财政数据可以说到了疯狂的地步,但是后面逐渐陷入了财政增长低迷,财政质量低下的境地;然后还有多个地市喊出了工业万亿的口号,虽然一个个都现原形;旅游则是在副SZZhu h分管旅游后疯狂注水,没有个千把亿的旅游收入都不好意思混了。至少目前来说,GDP还是最重要最全面的经济指标,野鸡指标玩的再溜,也改变不了任何,没有任何意义。
发表于 2024-3-21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年还有更离谱的:

湖北两个城市互不相让,连续几年:你国税多少,我就国税多少;你地税多少,我就地税多少;一分不差!

气死隔壁,就是要气死隔壁!
 楼主| 发表于 2024-3-21 15:0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fang360 发表于 2024-3-21 14:58
前几年还有更离谱的:

湖北两个城市互不相让,连续几年:你国税多少,我就国税多少;你地税多少,我就地税 ...

税收比GDP更假,一挤水就是百分之几十起步
发表于 2024-3-21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税是收归国库,造假不就等于地方把钱给了GJ,地方喝西北风?资源型城市税收起起落落很正常。
发表于 2024-3-21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dagangyou 发表于 2024-3-21 15:29
国税是收归国库,造假不就等于地方把钱给了GJ,地方喝西北风?资源型城市税收起起落落很正常。 ...

前几年还有更离谱的:

湖北两个城市互不相让,连续几年:你国税多少,我就国税多少;你地税多少,我就地税多少;一分不差!

气死隔壁,就是要气死隔壁!


这个真的没办法解释!两个不同的地级市,连续几年,国税和地税的数据一模一样,精确到分!
发表于 2024-3-21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gangyou 于 2024-3-21 15:35 编辑
chenfang360 发表于 2024-3-21 15:30
前几年还有更离谱的:

湖北两个城市互不相让,连续几年:你国税多少,我就国税多少;你地税多少,我就 ...

数据拿出来看一下,网上网友假数据一大堆。关系到切身利益,造假代价那么大,造假可能性肯定小了,你工资5000元,你为了面子报5万,然后交1万元的税,你做得到吗?
发表于 2024-3-21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dagangyou 发表于 2024-3-21 15:33
数据拿出来看一下,网上网友假数据一大堆。关系到切身利益,造假代价那么大,造假可能性肯定小了,你工资5 ...

我也是前两年看到网友说的,然后去查看那两个城市的统计局官网,真真切切,当时就惊呆了!


发表于 2024-3-21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fang360 发表于 2024-3-21 15:36
我也是前两年看到网友说的,然后去查看那两个城市的统计局官网,真真切切,当时就惊呆了!

截屏出来看一下。
发表于 2024-3-21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dagangyou 发表于 2024-3-21 15:37
截屏出来看一下。

我当时也是不信的,以为是玩笑,所以去官网查看了。

对湖北城市不是很熟悉,具体是哪两个城市,两三年以前的事,我现在一下子都想不起来了。

但是,我没有说谎;需要好好回想一下是哪两个城市。
发表于 2024-3-21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fang360 发表于 2024-3-21 15:42
我当时也是不信的,以为是玩笑,所以去官网查看了。

对湖北城市不是很熟悉,具体是哪两个城市,两三年以 ...

你说的应该是湖北玄冥二老,宜昌和襄阳吧,2、3年前就是2019年了,2个地方地方财政差好几十亿呢。
发表于 2024-3-21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fang360 发表于 2024-3-21 15:42
我当时也是不信的,以为是玩笑,所以去官网查看了。

对湖北城市不是很熟悉,具体是哪两个城市,两三年以 ...

负增长不一定是造假,正增长,然后数据下调,那才是造假。
发表于 2024-3-21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dagangyou 发表于 2024-3-21 15:44
你说的应该是湖北玄冥二老,宜昌和襄阳吧,2、3年前就是2019年了,2个地方地方财政差好几十亿呢。 ...

不确定是哪两个城市,我当时看到网友说两个城市税收数据完全一样,觉得是玩笑,怎么可能呢?

然后去两个城市的统计局官网查了一下,真真切切连小数点后面都一样,当时就惊呆了,还有这样的事!
发表于 2024-3-21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dagangyou 发表于 2024-3-21 15:44
你说的应该是湖北玄冥二老,宜昌和襄阳吧,2、3年前就是2019年了,2个地方地方财政差好几十亿呢。 ...

当时只比较了一年的税收数据(统计局官网),真的是小数点后面都一样,感觉像恶搞;
发表于 2024-3-21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dagangyou 发表于 2024-3-21 15:46
负增长不一定是造假,正增长,然后数据下调,那才是造假。

我说的不是增长还是下跌,

而是两个不同的地级市,同一年的国税和地税数据,完全一样,小数点后面两位还是一样,特别神奇。
发表于 2024-3-21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fang360 发表于 2024-3-21 15:46
不确定是哪两个城市,我当时看到网友说两个城市税收数据完全一样,觉得是玩笑,怎么可能呢?

然后去两个 ...

根本就没影的事吧,我都怀疑你看了同一个统计局的数据
发表于 2024-3-21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fang360 发表于 2024-3-21 15:50
我说的不是增长还是下跌,

而是两个不同的地级市,同一年的国税和地税数据,完全一样,小数点后面两位还 ...

你现在查一下不就知道了,根本就没影的事吧。
发表于 2024-3-21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nfang360 于 2024-3-21 15:54 编辑
dagangyou 发表于 2024-3-21 15:51
根本就没影的事吧,我都怀疑你看了同一个统计局的数据

我记得是查看了两个官网

因为是要验证网友的说法
发表于 2024-3-21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dagangyou 发表于 2024-3-21 15:51
你现在查一下不就知道了,根本就没影的事吧。

我忘了具体是哪两个城市,湖北的城市除了武汉,其他城市名印象不深;
发表于 2024-3-21 15:5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省市财税数据造假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了。从GJ有关部门通报批评的财税数据造假的案例以及媒体的报道来看,前些年是东北,这几年中西部省份是重灾区。辽宁省的s长曾经公开承认,辽宁财政数据造假,而且相当普遍。
发表于 2024-3-21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fang360 发表于 2024-3-21 15:53
我记得是查看了两个官网

以前年份数据统计局都是公开,随时都可以查,所以你除非看了同一个统计局的数据,不然湖北号称玄冥二老的地方财政数据5年都是差异不小的
发表于 2024-3-21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dagangyou 发表于 2024-3-21 15:54
以前年份数据统计局都是公开,随时都可以查,所以你除非看了同一个统计局的数据,不然湖北号称玄冥二老的 ...

主要是我不确定是哪两个城市了
发表于 2024-3-21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dagangyou 发表于 2024-3-21 15:54
以前年份数据统计局都是公开,随时都可以查,所以你除非看了同一个统计局的数据,不然湖北号称玄冥二老的 ...

我当时是百度两个城市的统计局官网,分别查看的

发表于 2024-3-21 15:5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部省份就靠一堆注水的经济数据搞共同富裕的,成为沿海克星的。大家可以上网搜搜财税数据造假的案例,可以说大家都见怪不怪了。当然,何止财税数据造假,工业数据、外贸数据、固投数据等等,造假也是很普遍。
发表于 2024-3-21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cherry6969 发表于 2024-3-21 15:54
一些省市财税数据造假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了。从GJ有关部门通报批评的财税数据造假的案例以及媒体的报道来看, ...

GDP造假很多,东北被砍,山东被砍,天津被砍,今年湖南被砍,河南被砍,江西被砍,福建被砍。财政造假被查的有多少?举个例子看看。
发表于 2024-3-21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dagangyou 发表于 2024-3-21 15:58
GDP造假很多,东北被砍,山东被砍,天津被砍,今年湖南被砍,河南被砍,江西被砍,福建被砍。财政造假被查 ...

不要带水分的财政收入――财政部回应辽宁省财政数据造假
来源:新华社 作者:郁琼源、韩洁 时间:2017-01-20 22:57:29  

关键词:造假事件 造假行为 预算法 预算收入 自动补偿
[提要]  题:不要带水分的财政收入――财政部回应辽宁省财政数据造假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加大对考核结果的应用,强化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引导地方做实各级财政收入。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 题:不要带水分的财政收入――财政部回应辽宁省财政数据造假

  新华社记者郁琼源、韩洁

  虚构应税事项、虚增非税收入、违规先征后返……近日辽宁省主动曝光的财政数据造假事件引发舆论关注。财政部有关负责人20日回应称,财政部对此高度重视,将把财政收入质量纳入重点监管,并加大问责力度,坚决防范和制止财政数据造假。
发表于 2024-3-21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fang360 发表于 2024-3-21 16:02
内蒙古承认财政和经济数据大幅造假,“家丑”为何被自曝?
内蒙古承认财政和经济数据大幅造假,“家丑” ...

这个相当于GDP注水,为了匹配GDP造假,财政也造假,财政造假对地方伤害很大,所以不会持续,GDP造假一般都是持续发生的。
发表于 2024-3-21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dagangyou 发表于 2024-3-21 16:06
这个相当于GDP注水,为了匹配GDP造假,财政也造假,财政造假对地方伤害很大,所以不会持续,GDP造假一般 ...

没有什么不可以假!
发表于 2024-3-21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fang360 发表于 2024-3-21 16:03
不要带水分的财政收入――财政部回应辽宁省财政数据造假
来源:新华社 作者:郁琼源、韩洁 时间:2017-01 ...

虚构非税收入有可能,税收收入虚构的很难,因为GJ收走占大头,绝大部分地方没有资本这样做,自己财政都不足,再虚报,然后增加上缴的税收,肯定受不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9-12 16:37 , Processed in 0.05365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