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5198|回复: 205

[原创] 桥岛隧——从港珠澳、深中通道到台海通道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16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雄起东南 于 2024-2-16 23:59 编辑

毫无疑问,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把跨越江海通道技术往前推进了一大步,也为台海通道带来了新方案。
以下介绍泉彰桥岛隧通道方案:
本方案包括主线和支线。
主线东连台湾彰化,西接福建泉州,东段桥梁,西段隧道,双线铁路,设计时速200+km,主航道所在的西段通航标准无限,东段基本上都是非通航孔桥梁;
支线北连主线,南接澎湖,单线铁路,设计时速120-160km,基本上都是非通航孔桥梁。


本方案兼顾台湾南北,且能以最低成本连通澎湖、金门,更能受台湾方面接受。
本方案兼有桥隧之利,西段水深,是国际主航道所在,隧道对主航道毫无影响,且隧道大大缩短,成本和难度大大降低;东段水浅,且正好台湾山脉能有效遮挡大风,基本上都是非通航孔桥梁,可使用大型造桥设备,成本低,工期短。
本方案统筹主支标准,主线需求大,要求高,建设标准高,成本也大;支线需求小,建设标准和成本也大大降低。本方案能公铁双用。厄勒海峡桥岛隧工程是公铁两用,双线高速铁路+四车道高速公路。当时每个沉管节段重五万多吨,而现在深中通道每个节段重达八万吨,且安装更精准。泉彰桥岛隧工程也可以公铁两用,这也是北线难以做到的。港珠澳大桥双向六车道,深中通道双向八车道,泉彰桥岛隧工程或可做到双线铁路+六车道高速公路,而澎湖支线只要单线铁路+双车道公路,或者只要公路,而在云彰隆起建个火车站+海关的多功能服务中心。
本方案可以学习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经验,桥隧转换人工岛的建造,沉管隧道的定位安装固定技术,等等,已经获得了大量可资借鉴的经验。

总体上说,由于桥隧、主支的巧妙结合,本方案成本将比南线、北线都低,而效益又比南线、北线都高。


 楼主| 发表于 2024-2-19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州-彰化桥岛隧工程比之平潭-新竹海底隧道工程的优势:
一、技术方面
1、技术更易行。泉彰桥岛隧充分利用泉州-彰化海底地形特点,以二三十公里长的沉管隧道跨越最深六七十米、主航道所在的乌丘凹陷,隧道两端再以约四千米长的人工岛使得通道从水下三四十米提升到水面上(以坡度1.2%计算,四千米可提升48米),再以两条长桥分别通往泉州、彰化,由于长桥所经都是浅水区,通航要求也少,且大风受台岛山脉所挡,因此总长一百多公里的长桥基本全是易于实施的非通航孔桥,而沉管隧道已有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及国外厄勒海峡大桥、费马恩隧道等经验可借鉴,大型浮运安装一体船和精准控制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水下沉管节段毫米级对接,水下隧道通风技术也于两年前突破到24千米,因此泉彰桥岛隧不管从经济上还是技术上都比潭竹海底隧道更易行。
2、可以支线连通澎湖、金门。澎湖到台岛之间隔着深达百多米的澎湖水道,桥隧难以实施,而泉彰桥岛隧恰恰可以从云彰隆起引一条支线连接澎湖,当然,支线由于需求小很多,因此通行标准可以远小于主线,可以单线铁路加公路,或者只有公路,并在云彰隆起修建一座包含火车站、海关等功能的服务中心。
3、可以公铁两用。沉管断面形状选择自由度大,大断面容易制作、断面利用率高,可做到一管多用,厄勒海峡大桥双线高速铁路+四车道高速公路,深中通道八车道高速公路,泉彰桥岛隧可以双线高速铁路+六车道高速公路。而潭竹海底隧道盾构法大截面施工困难,造价高昂,而且以圆形为主,长距离隧道通风难以解决,因此只能单建铁路。
4、质量更有保证。沉管隧道、非通航孔桥、沉井造岛大量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主体部件工厂化制作,质量更有保证,容易实现百年寿命甚至200年寿命。
5、工期更短。泉彰桥岛隧由于大量采用装配式技术、工厂化制作,有利于缩短工期,而且可以分成多标段同时施工,二三十公里的沉管隧道贯通,一百多公里的长桥也已贯通,而且浇制管节大量工作均不在现场进行,一节100~200m的管节一个月内可以完成出坞、沉埋连续作业,因此工期远比潭竹海底隧道短。6、防水性能优越。沉管隧道的防水技术比较成熟,而且对施工要求并不高,同时具有良好的自防水功能,隧道接缝极少,漏水机会大为减少,实际施工质量易达到完全防水,港珠澳大桥等许多沉管隧道均实现了滴水不漏,而盾构法海底隧道渗漏水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难题。
7、潭竹海底隧道埋深更深,总长会加长,且两端会有接线问题。而泉彰桥岛隧沉管隧道埋深浅,两端都是桥,容易接线。
8、潭竹海底隧道地质要求高,勘探工作量巨大,不可预测因素多。而泉彰桥岛隧因沉管比重小,对基底地质适应性强,也不怕流沙,长桥部分地质要求也低得多,勘探工作量少很多,不可预测因素少。
9、泉彰桥岛隧抗震性能优越。沉管隧道抗震性能优越,港珠澳大桥设计负责人就说过,八级地震都没问题。而且盾构法隧道深埋地底,容易被地震折断错位,错位后也难以修复,而沉管隧道错位后仍可修复。
10、操作条件好,安全性高。沉管隧道基本上没有地下作业,水下作业也极少,因此施工较为安全,且能保证施工精度。

二、经济方面
11、造价更低。沉管隧道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这主要得益于沉管隧道的回填覆盖层薄,埋深浅,可以有效地缩短路线长度,地质勘探及处理费用少,再者,管节的工厂化集中制作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节约资金,因此同样长度的沉管隧道造价能比盾构法低。而更重要的是整个工程大部分是造价低得多的非通航孔桥,因此虽然全长比潭竹海底隧道长,总价却更少。
12、效益更好。
首先,在同等条件下,一个海峡的两岸接线,中间接线总比两端接线效益好,这是有数学模型证明的,因此位于中间的泉彰线效益优于北端的潭竹线。
其次,通道往来需求的地区分布,一般是100公里半径、200公里半径、400公里半径……呈几何级差大幅下降,而西岸100公里、200公里、400公里……半径内南边人口都明显多于北边,因此泉彰线覆盖需求更大,效益更佳。


第三,表面上,潭竹线线路更短,但实际上平潭不是西岸的中心城市,平潭火车站只是路线中间的小站,大量社会经济活动都是要通过中心城市来联系的,铁路要通过枢纽站来连入大铁路网,海峡西岸有福厦泉三座中心城市,三座中心城市都正在形成25公里半径内集聚5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而三座中心城市到台岛的距离泉州更优于福州,未来泉州铁路枢纽也更接近台岛。另外,两线所连接的都市圈,厦漳泉都市圈明显强于福州都市圈,福州泉州同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而厦门还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机场、港口、物流、产业等等都明显南强于北。
13、有利于台澎金闽融合发展。泉彰线为澎湖金门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台澎金闽融合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政  治  方面
14、台海通道是否建、何时建,关键还是政  治  问题,最需要打动的是台人的心,最需要说服的是台人,而台人更倾向于中南线,因此泉彰线比潭竹线更能获得台人支持,从而突破政  治  阻碍。
 楼主| 发表于 2024-2-17 21:1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修建水下隧道有以下几种施工方法:矿山法、盾构法、围堰明挖法、沉管法、暗挖法、气压沉箱法、顶推法等。在大型的水下隧道工程中,沉管法适用范围较广、几乎不受地质条件限制,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而其他几种施工方法因要受到地质条件限制、难以推广使用。沉管法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青睐,且沉管法工期最短、隧道延长最短、地质条件制约小,虽然管节沉放时对航道有影响,但总体上优于其他方法。沉管法与其他工法工艺相比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优点:
(1)沉管断面形状选择自由度大,大断面容易制作、断面利用率高,可做到一管多用、而盾构法大截面施工困难,而且以圆形为主。
(2)沉管有利于缩短工期,防水性能优越。(3)沉管隧道埋深浅,总长短。
(4)因沉管比重小,对基底地质适应性强,不怕流沙。
(5)沉管隧道抗震性能优越。
(6)沉管隧道的防水技术比较成熟,而且对施工要求并不高,同时具有良好的自防水功能。
(7)沉管隧道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这主要得益于沉管隧道的回填覆盖层薄,埋深浅,可以有效地缩短路线长度,对城市中征地拆迁工作较桥梁和盾构法有利;另外,管节的集中制作可以达到高效,节约资金。
(8)隧道的施工质量容易保证。沉管结构和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均比其他施工方法易于做好;隧道接缝极少,漏水机会大为减少,实际施工质量易达到完全防水。
(9)现场的施工期短。浇制管节大量工作均不在现场进行,一节100~20m的管节一个月内可以完成出坞、沉埋连续作业。
(10)操作条件好。基本上没有地下作业,水下作业也极少,因此施工较为安全,且能保证施工精度。
由于沉管隧道在经济、技术上的独特优点,沉管法隧道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如结构形式、管身防水、水下基槽开挖、地基处理、管节水下对接和接头防水等得到了逐步解决和日趋完善。沉管法在世界各国被广泛采用,也增加了技术之间的经验交流。因此,沉管隧道受到越来越多GJ的重视,已逐渐成为水下大型隧道工程的首选施工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24-2-19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彰桥岛隧的桥梁部分长度差不多相当于十倍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建设标准可以一样,因此按十倍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造价来估算。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有三座通航孔桥,总长度近3公里,这是整个大桥工程造价最大部分。泉彰桥岛隧的通航孔桥规模远远没有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十倍,因此按照十倍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造价来估算已经是就高估算,约1470亿元。

泉彰桥岛隧的隧道断面按2线铁路+6车道高速公路,这和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断面比较接近,深中通道隧道部分长约7公里,泉彰桥岛隧的隧道部分长约二三十公里,相当于深中通道隧道部分的4倍,深中通道总长24公里,总投资460亿元,我们把泉彰桥岛隧的隧道部分按照4倍深中通道总投资来估算,这也是就高估算,约1840亿元。
以上二者合计,泉彰桥岛隧工程总投资约3310亿元,这比平潭-新竹海底隧道要减少投资约1-2千亿元。
发表于 2024-2-16 21: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中线跟南线竞争就够了,顶多洗牌闽南,动不了北线的基本盘,因为距离短30多Km是北线的优势。
发表于 2024-2-16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空间枢纽站 发表于 2024-2-16 21:40
楼主的中线跟南线竞争就够了,顶多洗牌闽南,动不了北线的基本盘,因为距离短30多Km是北线的优势。 ...

对,福州的短就是优势,地位低也是优势,层级低更是优势,那何必天天抱怨
发表于 2024-2-16 21:4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到最后北线肯定保留,中线和南线因为挨得太近可能会否决掉最多1条。
发表于 2024-2-16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空间枢纽站 发表于 2024-2-16 21:48
估计到最后北线肯定保留,中线和南线因为挨得太近可能会否决掉最多1条。

笃定你见证不到任何一条
发表于 2024-2-16 22:0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除此之外,铁路肯定北线优先,因为铁路的坡度要求更严,只能全隧道。桥岛隧是公路专用。
发表于 2024-2-16 22:1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泉州莆田中线
发表于 2024-2-16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中线辐射两岸南北,虽然这辈子无望见证
 楼主| 发表于 2024-2-16 22:2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北线首选全隧,因为桥梁面临难以解决的大风、深水、航道等问题。北线全隧方案虽然更短,但实际成本比泉彰桥岛隧方案更高,因为泉彰线大量使用了低成本的非通航孔桥。而效益上,泉彰线因兼顾南北,且兼顾澎湖金门,也将更具效益性。
发表于 2024-2-16 22:4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雄起东南 发表于 2024-2-16 22:21
北线首选全隧,因为桥梁面临难以解决的大风、深水、航道等问题。北线全隧方案虽然更短,但实际成本比泉彰桥 ...

桥岛隧不能走铁路,因为坡度不达标。在铁路优先的逻辑下,肯定北线最先建,不够了再架设中线公路,因为要错开功能,然后中线公路再饱和了再北线公路,南线估计最后。
 楼主| 发表于 2024-2-16 23:2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厄勒海峡桥岛隧工程是公铁两用,双线高速铁路+四车道高速公路。当时每个沉管节段重五万多吨,而现在深中通道每个节段重达八万吨,且安装更精准。泉彰桥岛隧工程也可以公铁两用,这也是北线难以做到的。
发表于 2024-2-16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雄起东南 发表于 2024-2-16 23:22
厄勒海峡桥岛隧工程是公铁两用,双线高速铁路+四车道高速公路。当时每个沉管节段重五万多吨,而现在深中通 ...

你这是在打脸空间萎砖家吗
 楼主| 发表于 2024-2-16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Kirin9000 发表于 2024-2-16 23:39
你这是在打脸空间萎砖家吗

那纯碎是一傻子,有啥好打脸的,偶尔逗他玩一下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24-2-16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港珠澳大桥双向六车道,深中通道双向八车道,泉彰桥岛隧工程或可做到双线铁路+六车道高速公路,而澎湖支线只要单线铁路+双车道公路,或者只要公路,而在云彰隆起建个火车站+海关的多功能服务中心。
 楼主| 发表于 2024-2-17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线位上,台方历来更倾向南,而如果能兼顾南北以及澎湖、金门,那无疑就是最好的了。

发表于 2024-2-17 09:2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雄起东南 发表于 2024-2-16 23:48
那纯碎是一傻子,有啥好打脸的,偶尔逗他玩一下而已。

呵呵,谁是傻子,谁告诉你桥岛隧可以公铁两用?
有空认真去看规范。跑大宗货运的干线铁路坡度一般长坡道不得超过1.2%.
发表于 2024-2-17 09:3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别自己瞎想。港澳直达铁路能搞早就搞了,轮不到楼主BB。
沉管隧道极限坡度很大的,这一点就决定了不能跑铁路大宗货运。
 楼主| 发表于 2024-2-17 09:3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空间枢纽站 发表于 2024-2-17 09:26
呵呵,谁是傻子,谁告诉你桥岛隧可以公铁两用?
有空认真去看规范。跑大宗货运的干线铁路坡度一般长坡道 ...

白痴傻空!厄勒大桥不已经告诉你了吗?谁告诉你坡度不超过1.2%就不能公铁两用?
发表于 2024-2-17 09:5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雄起东南 发表于 2024-2-17 09:34
白痴傻空!厄勒大桥不已经告诉你了吗?谁告诉你坡度不超过1.2%就不能公铁两用? ...

呵呵,谁白痴。问题是你用的是港珠澳大桥的逻辑,单这一点就禁止你跑运煤车。超过1.2%基本只能客专,设计规范都有写,不信你自己去上网查。
发表于 2024-2-17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为什么港珠澳大桥只有公路没铁路?就是因为运煤车开不上去,作为客专没效益。
发表于 2024-2-17 10:0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上,楼主的设想非常不错。
但是中线和南线经过地震高发区,
因此建设成本比北线高非常多。
总之,北线肯定会很快上马。
发表于 2024-2-17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dongnan123 发表于 2024-2-17 10:09
理论上,楼主的设想非常不错。
但是中线和南线经过地震高发区,
因此建设成本比北线高非常多。

你的很快上马,很快上多快啊,一年十年还是五十年?甚至百年?
发表于 2024-2-17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线已经是铁定要搞。
南线将来也是有可能的,
只是时间要等很久很久。
南线需要很大耐心等待。
发表于 2024-2-17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dongnan123 发表于 2024-2-17 11:30
北线已经是铁定要搞。
南线将来也是有可能的,
只是时间要等很久很久。

不管北线中线南线,一百年都不会落地的,有那钱都会投入航母,用来跟美帝扳手腕
 楼主| 发表于 2024-2-17 12: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dongnan123 发表于 2024-2-17 11:30
北线已经是铁定要搞。
南线将来也是有可能的,
只是时间要等很久很久。

你什么时候铁定的呀?
 楼主| 发表于 2024-2-17 12:4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空间枢纽站 发表于 2024-2-17 10:05
知道为什么港珠澳大桥只有公路没铁路?就是因为运煤车开不上去,作为客专没效益。 ...

白痴的逻辑就是充满喜感!
 楼主| 发表于 2024-2-17 13:2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空间枢纽站 发表于 2024-2-17 10:05
知道为什么港珠澳大桥只有公路没铁路?就是因为运煤车开不上去,作为客专没效益。 ...

白痴傻空担心的不是运煤车,而是运饭车吧,哈哈哈……
发表于 2024-2-17 13:5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雄起东南 发表于 2024-2-17 13:28
白痴傻空担心的不是运煤车,而是运饭车吧,哈哈哈……

用你的白痴逻辑看别人,所以总觉得别人是白痴。
你还是先考虑一下如何控制车祸死亡率吧。
发表于 2024-2-17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雄起东南 发表于 2024-2-17 13:28
白痴傻空担心的不是运煤车,而是运饭车吧,哈哈哈……

而且运煤车上不去,意味着收益面要减少一大块,成本回收期要拉长少则数年,多则数十年。
福建历年车祸死亡率证明你不懂的太多了,没资格说别人是白痴。交通是要用实际成果验证的,不是科班出身资历老就一定不是白痴。
 楼主| 发表于 2024-2-17 14:2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空间枢纽站 发表于 2024-2-17 13:53
用你的白痴逻辑看别人,所以总觉得别人是白痴。
你还是先考虑一下如何控制车祸死亡率吧。 ...

不不不,应该先考虑一下你一顿饭吃几碗,哈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9-12 06:36 , Processed in 0.05528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