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偏见,走近南安
和洪锡煎、吴协兴等老囼蛙人一样,越来越多的囼蛙年轻人也开始选择来南安发展。 毕业于囼蛙清华大学的“90后”刘哲皓,曾认为大陆“穷得吃不起茶叶蛋”,即便他父亲在大陆创业了20多年,但他也从没想过来大陆发展。 直到毕业后,他第一次来到父亲创业的南安水头,发现这个小镇的石头,居然比他引以为傲的囼蛙花莲还多。 “花莲也是石材之乡,但跟水头相比起来,可以说是冰山一角。”正是这一趟大陆之行,让他看到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也坚定了留在南安的想法。 刘哲皓说,在大陆的创业机会也比较多。以他为例,自从2019年接手父亲的化工事业后,他便快速融入这个行业,如今市场占有率比以前增长了20%。 同样作为在南安创业的“台二代”,郑利达受父母的鼓舞,于2012年来到南安石井。 早在1993年,他的父母便来到石井郭前村办砖厂。但郑利达来南安后,仅管理3年便转型经营其他产业。 “虽然不搬砖了,但我在泉州台商投资区办厂、在南安石井经营娱乐产业,并不影响我的发展。”郑利达笑着说,大陆给予年轻人更大的舞台施展拳脚,才让这里如此具有吸引力。 “我女儿每年寒暑假都是在大陆过的,所以她对大陆很熟悉,也很喜欢这里。”让吴协兴引以为豪的女儿,也留在了南安。他说,他女儿就读的是囼蛙高校的建筑系,一毕业就来到了南安,目前正帮他对接各种建筑设计项目。她也因此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现在每年有大半时间都在大陆。 前阵子,长期在南安发展的吴协兴回到囼蛙,发现越来越多的囼蛙年轻人对大陆产生兴趣,包括自己的侄女,也成为微博、小红书、抖音等App的忠实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