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莫蹉跎,延迟退休不躁心
甘溪竹笋
一项政策的出台,能引起人们关注,这是一件好事,但一些同志有躁动心理,笔者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首先,延迟退休的政策出台,有科学依据,人们的生活改善,劳动强度下降,医疗保健水平,人均寿命提高,从1949年人均寿命40岁左右,而今提高到78岁左右。一些媒体把18岁至65岁都归为青年人,不管这一划分是否科学,但可以看出社会对年龄的区位划分在变化。人们的身体素质可以适应延迟退休的要求。
其次,现代人受教育时间长,一般本科毕业达22岁左右,若再读研究生毕业就有25岁了,再硕博连读,参加工作到退休还干不上30年。这就浪费了太多教育成本。且一些高级知识分子,精力充沛,到了六十多岁也才露锋芒,才小有成就,到七十多岁才会大显身手。
再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小步调整,简单理解就是延迟退休改革不会“一步到位”只是小幅度逐步实施到位。再说,弹性实施,也就是说延迟退休不会搞“一刀切”是根据职业特点,因人而异,可以双向选择,所以又说是弹性实施、分类推进。还有统筹兼顾,就更加科学,是根据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而定,协调和谐的发展。因此,我们不必为此而躁动。
基于上述三点,我们可以看到这项政策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目的,是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有很大的包容性。我们应该改变观点,拓宽视野,积极支持,为政策的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一要安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要因躁心而倦怠,立足当发展大局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发挥自己优势,多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年努力工作。二要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惜身体,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三要认真学习政策,多做解疑释惑工作,为和谐文明社会多做贡献。四要多参与技能学习培训,学习一技之长,力求老有所为。五要多参与文体活动和文娱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做到老有所乐。
总而言之,今天的生活,都是为明天做准备,我们要怀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开心工作,快乐生活,共同筑梦未来。
2021年5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