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保护耕地的重要性,但是近年来就国内实际情况而言,经济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占用了很大量优质的耕地,协调保护耕地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极高耕地保护绩效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一个GJ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及健康发展都离不开耕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尤其像我国这样一个典型的对土地高度依赖的农业大国,耕地的地位与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没有了基本的农田保障,我们谈论粮食安全问题,就如同是纸上谈兵。对于一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GJ来说,只有储备足够的、高质量的耕地资源,才能确保GJ粮食安全,确保GJ发展中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在所有的土地资源中,耕地是精华。当其成为基本的生产资料后,就将关系到国内数十亿人的生存安全。 就目前国内形势而言,国内现有人口数量不仅基数大,而且逐年有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口,就需要更多的粮食补给。有统计证实,国内80%~90%的粮食,都是通过自给来完成的。此外,我国正在全力完成第二个百年计划,必将占用更多的耕地。最近十几年,中国因为非农业建设占用而减少的耕地大约占耕地减少面积的40%左右(其他的减少原因主要有:农业结构调整、灾毁等)。现阶段我们必须要思考几个问题,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粮食保护之间的关系,如何保障“一要建设、二要吃饭”,既不能因城市化、工业化而无止境的占用耕地尤其是高质量的耕地,也不能因过于保护耕地从而影响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因此只有保障相当质量的耕地,不断提高自身的粮食生产能力,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及后世的粮食需求。 目前耕地保护方面的制度主要有耕地占用补偿制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近年来,中国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国已调整划定基本农田面积1.08亿公顷,到2020年底,保护率达到85%左右,基本完成《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全国近2/3的省份建立了地方ZF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基本得到控制。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省份达到29个。 耕地保护不仅关系到GJ粮食安全,关系到农民的长远生计,更重要的是耕地保护还关乎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他的存在是非人力所能创造的,土地本身的不可移动性、地域性、整体性、有限性是固有的,因此通过立法强化土地管理,保证对土地的永续利用,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发展方向。 耕地保护的同时,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效改善周边耕作环境。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等,都可在耕地保护中得到综合治理。而生态环境的改善,又可以防止土壤污化。同时保护耕地,改造中低农田,类似坡地改梯田、旱地改水田、渍涝盐碱地改造等,都将在耕地资源的保护中得到改善。总的来说,保护耕地资源,使得耕地往更好地方向发展,同时让人类生存在良好的环境中,而无后顾之忧,促进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