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430|回复: 3

中国高校七次更名潮:百余所学院更名大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10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福建地铁圈 于 2023-5-10 17:18 编辑

目前,全国有3000所左右高校,其中招收本科生的高校有1000多所。包括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内,中国大学很少有一以贯之沿用老校名,改来改去。最少有超过90%的本科大学改过校名。
第一次更名潮
第一次更名潮源于建国初期,如中国人民大学1949年12月16日正式更名,校名沿用至今。南京大学校名也是1950年正式更名的。那时候,校名的社会学含义处于懵懂时期,学院和大学没有什么区别;
第二次更名潮
第二次更名潮是由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调整,特别是很多军工院校逐步转轨。如1988年4月2日,为适应学校由单一工科院校向以工为主,理、工、管、文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转变的需要,北京工业学院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第三次更名潮
第三次更名潮主要是1952年院系大调整给中国高等教育留下至今难以治愈的创伤,加上改革开放,很多目前“双一流”高校,把之前行业特色明显的单学科命名改得抽象一些,比如改成某某理工大学,某某科技大学。如北京钢铁学院,几经申报,终于在1988年成功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东华大学是以前的中国纺织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是以前的南方冶金学院;
第四次更名潮
第四次更名潮发生在21世纪初期高校大合并阶段。当时,很多重点高校经历合并,形成现在的一些巨无霸式的高校。如2000年5月26日,原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与华中理工大学合并,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第五次更名潮
第五次更名潮和录取分数有关联,发生在近十年。我记得2018年就有40所高校更名。为什么那么多高校不厌其烦更名?除了一个校名提升档次外,还真和录取分数有逻辑关系。的确有高校更名前和更名后的录取分数线有很大区别。湖北一所高校更名前,填报志愿并达线的考生只有30多人,更名后的录取分数线在几个地区超过了本科线30多分。以前,北京一所高校更名前的录取分数和位次没有现在这么高,明确了位置后,录取分数逐年提高;
第六次更名潮
第六次更名潮是独立学院转设。独立学院转设的路径包括转为民办、转为公办与终止办学。如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转设为山西工学院。目前,全国有80所左右独立学院转设更名;
第七次更名潮
第七次更名潮就是这几年流行的把地方学院更名为大学,下图是从网络整理而来,其中有不少高校更名传闻是多年的,至今没有更名。有的已经正式更名,有的依然处于设想状态。虽然没有一一核实,毋庸置疑,这几年,地方学院更名大学,是高校更名的大趋势。
推动当地高校提高办学水准
学院和大学,在行政级别上没有区别。但教育部对大学和学院设置条件是有不同要求的,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5000人以上,而大学的规模是8000人以上。大学的要求更高一些,除了在校生规模,建筑面积、学科设置等方面有明确的门槛,如大学的师资,大学教师20%以上要有博士学历,学院只需硕士学历以上的教师占30%以上。所以,学院更名大学,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言,是有利的,全面推动当地高校提高办学水准。
事实上,无论大学还是学院,校名并不是核心,高校的文化积淀、师资队伍、科研成果、专业建设、就业层次等等才是核心。在填报志愿前,考生对于大学的校名不要望文生义,一定要核查所报大学的前世今生,谨防高分低报。尤其要注意,那些改名的高校是不是独立学院。


发表于 2023-5-11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几年就开始招生荒了
发表于 2023-5-11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终目标全部都改大学?
发表于 2023-5-13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倦航 发表于 2023-5-11 10:32
过几年就开始招生荒了

可以拉家庭主妇去填空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8-26 01:35 , Processed in 0.0550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