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22年以来,城投发债政策依然偏紧,城投债净融资规模大幅下降,尤其是低等级和低行政级别城投平台,难获增量融资。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土地出让市场较差,地方政府综合财力下滑,投资者对于2023年各省市的偿债压力更为关心,本文将对此进行估算。其中,支出端关注城投债还本付息、地方债付息(由于地方债借新还旧相对容易,我们仅考虑地方债的付息压力),收入端关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 综合2023年(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利息保障倍数来看,可以将各省分为五个梯队:第一梯队,河北、山西、北京、广东、辽宁、海南、上海,表现为(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较小,均在20%以下,并且利息保障倍数较高(7倍以上)。第二梯队,宁夏、福建、西藏、黑龙江和内蒙古,(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在10%-30%之间,并且利息保障倍数在5倍以上。第三梯队,山东、陕西、河南、新疆、安徽和青海,其特征为(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在29%-37%之间,利息保障倍数在4倍以上。 第四梯队,江苏、浙江、湖北、吉林、贵州和甘肃,这些区域(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在30%-60%之间,利息保障倍数在3-6倍之间。其中,浙江和江苏财力很强,但城投债还本付息额较大,导致偿债压力分别为60.2%和40.8%。第五梯队,天津、重庆、江西、四川、湖南、云南和广西,表现为(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较大,均超过40%。与此同时,利息保障倍数也多处于4倍以下的偏低水平。 2023年,多数省份呈现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增长、偿债压力增加、利息保障倍数下降的趋势。四川、江西和广西2023年(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上升,增幅均在15个百分点以上,均是由于2022年财力有所下降,而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地方债付息额大幅上升。西藏和甘肃偿债压力下降,降幅分别为13.7、2.6个百分点。 除天津以外,2023年其余各省利息保障倍数均下降。天津利息保障倍数增长7%,主要由于2022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数大幅增长45%,与此同时城投有息债务与2021年几乎持平,所以城投有息债务和地方债利息支出同比仅增长10%。而四川、青海、江西、海南和上海利息保障倍数降幅较大,在20%以上。 核心假设风险。城投相关政策超预期;融资成本估算与实际值存在差异。 2022年以来,城投发债政策依然偏紧,城投债净融资规模大幅下降。2022年1-11月,城投债净融资1.36万亿元,较2021年同期大幅下降8529亿元,尤其是低等级和低行政级别城投平台,难获增量融资。2022年1-11月,主体评级AA+和AA城投债净增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3772亿元、4100亿元,区县级城投债净融资减少4792亿元。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土地出让市场较差,地方政府综合财力下滑,投资者对于2023年各省市的偿债压力更为关心,本文将对此进行估算。支出端关注城投债还本付息(包括有息债务利息支出)、地方债付息(由于地方债借新还旧相对容易,我们仅考虑地方债的付息压力),收入端关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 计算口径: (1)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城投债到期额、回售额、赎回额、提前偿还额+城投债利息支出; (2)(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地方债付息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数值越大,表示偿债压力越大; (3)城投债偿债压力=城投债还本付息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样数值越大,表示偿债压力越大。 与此同时,本文也对各省市的利息保障倍数进行了估算,以反映各省市财力对债务利息支出的覆盖程度。 计算口径: (1)利息保障倍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城投有息债务利息支出+地方债付息额); (2)对于地级市,利息保障倍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城投有息债务利息支出; (3)城投有息债务=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其他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4)城投有息债务利息支出=有息债务*融资成本,融资成本采用城投债当年付息额/上年末存量债进行估算;为避免有息债务重复计算,如果母子公司均为发债城投,仅计算母公司有息债务。 1、2023年各省偿债及付息压力五梯队 2023年,城投债整体还本付息压力较大,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占存量债比例达到39%,其中15个省份超过40%。并且,私募、低等级、低行政级别城投债还本付息压力更大,叠加此类城投债本身再融资能力弱化,借新还旧可能相对困难。 分省来看,天津、宁夏、云南和甘肃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占存量债的比例均在50%以上。其中,宁夏私募债还本付息额占比达50%。广西、辽宁、黑龙江、青海、陕西和吉林等11个省份2023年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占比在40%-50%之间,其中多数省份私募债还本付息额占比在40%以上,并且辽宁、陕西、贵州和江苏AA及以下、区县级和园区级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占比均较高。重庆、四川和湖北虽然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占存量债比例在40%以下,但其中AA及以下占比在4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