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果显示,排名前十强城市分别为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杭州市、重庆市、南京市、武汉市、成都市、天津市。前十位城市有7个城市来自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重庆、成都和武汉等3个西南和中部城市表现优异。
上海市在多个一级指标排行榜中表现优异,其中“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教育文化与科技创新”“公共医疗与居民健康”和“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五个一级指标得分仅次于北京位居榜眼。但上海还存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在校大学生规模优势不明显等短板。
在“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领域,京沪深位居三甲,苏锡常挺进十强,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展现了强大韧性;在“人口发展与社会潜力”领域,广深莞领跑前三,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以及郑州、西安和武汉等中西部省会城市表现优异;在“生态文明与环境治理”领域,十强城市大多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城市,如三亚、海口、黄山、珠海和厦门等著名旅游城市;在“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领域,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和直辖市位列前五强,前十强均为副省级以上城市。
据悉,课题组现有指标体系数据均来源于各类统计数据,未来将继续优化城市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更加重视社情民意,更好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