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广州市“十四五”时期 现代产业相关目标指标 经济工作“首要工程”目标: 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约30%,到2025年,比重为35%。 投资指标: 13个现代产业工程总投资6,443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投资4,440亿元。 产业用地: 全市用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用地面积力争不少于240平方公里;加强621平方公里工业产业区块管理,维护发展空间底线。 职业教育: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新增建设20个具有行业示范引领、就业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的示范专业和校企合作项目。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落地、百济神州广州生物药生产基地获批商业化生产、广州黄埔区和百度Apollo联手打造的自动驾驶的MaaS平台上线、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运营……一个又一个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息息相关的项目铿锵落地,广州实现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产业集群“朋友圈”越做越大。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跃居全球一线城市的广州,正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乘风破浪,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找准高质量发展新方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和现代服务业强市;“穗芯”“智造”“智行”“新药”“新区”工程齐头并进,在新的高度挺起广州制造的产业脊梁,助力广州这座“实力之城”朝着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阔步迈进。 谋篇布局 产业体系布局施工图亮相 浩荡珠江,奔流不息。广州海珠区阅江路的碧道犹如江边彩带,这是人们向着美好生活奔跑的方向,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追求创新、绿色低碳的方向。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发展的战略支点,也是国际角逐的必争之地,谁掌握了它,谁就赢得了先机。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近年来广州发展的一个关键词。广州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当前,广州正以新能源为动力,以新材料为原料,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和现代服务业强市。5月中旬印发实施的《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提“实力之城”,在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中提出目标,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 在原有产业特色的基础上大胆“突围”迎新机,正是广州以创新促“蝶变”的缩影。在谋篇布局中,广州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加快构建“一核引领、两极带动、三港辐射、多点支撑”的产业功能布局。 同时,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在描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蓝图中,广州明确提出构建“3+5+5”梯次发展格局,全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数字创意五大新兴优势产业,前瞻布局量子科技、区块链、太赫兹、天然气水合物、纳米科技等五大未来产业;打造沿江、东南部、西部三大产业带,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下,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蓝图绘就,未来可期。 乐天智谷 国际智能科技创新谷 乐天智谷是广州市攻城拔寨重点项目、2019年广州市提质增效试点园区、广州市中小企业服务站。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科韵南路与新滘东路交界处,区域所在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琶洲高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重要的支点。 园区以人工智能、5G技术、数字经济、物联网为主导产业,为入园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创新孵化服务和资源协同对接服务,并促进相关产业的资源共享、共融、互生。 “粤港澳青创湾”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青创湾基地)于2018年9月开始在海珠区委统战部、区科工商信局的指导下筹建,由澳门青年领袖周王安先生发起,整合广州、深圳及港澳台地区30多个社团与港澳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及密切协作关系,汇聚了包含宏观经济政策、科技创新服务、智能科技产业、新商业社群运营的各领域的核心优势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