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569|回复: 6

厦门建发集团旗下再添一家上市公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6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厦门建发集团旗下再添一家上市公司。昨日,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建发致新)正式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公开发行股票63193277股,发行价为7.05元/股,上市首日收盘涨幅418.58%。

  厦门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建发致新成功上市,不仅是企业发展历程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厦门市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生动实践。

  建发致新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上海,是厦门建发集团成员企业。公司专注于医疗领域,积极参与医疗流通行业合规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改革。经过多年的经营积累,建发致新依托覆盖全国的渠道网络、高效的管理体系以及专业的技术服务,已与国内外上百家医疗器械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超过3300家医疗机构提供上万种规格型号的医疗器械。近五年来,公司复合增长率超过20%,增长速度位居行业前列。

  依托科技创新与模式创新,建发致新率先在医院端试点推广医疗物资精益化、智能化运营管理服务,不仅有效助力公立医院降本增效,也为提升医保资金使用效率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随着建发致新的上市,厦门建发集团旗下控股及参控股的上市公司增至8家,分别为建发股份、建发合诚、中利集团、建发国际、建发物业、建发新胜、美凯龙(A+H股)、建发致新。

发表于 2025-9-26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某地死娘炮之流整天哭着喊着盼着厦门建发倒闭
又要失望了,如鲠在喉
发表于 2025-9-26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月。OCT 发表于 2025-9-26 15:13
某地死娘炮之流整天哭着喊着盼着厦门建发倒闭
又要失望了,如鲠在喉

看到 美凯龙 就想笑
发表于 2025-9-26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库里 发表于 2025-9-26 15:51
看到 美凯龙 就想笑

还有没上市的建发旅游经营着抢省会尾数不多的五星级酒店是叫做西酒吧
红星美凯龙就如同奇瑞赏饭一样,给了将近3万员工保住了饭碗
农村死娘炮会不会再次如鲠在喉
发表于 2025-9-26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库里 发表于 2025-9-26 15:51
看到 美凯龙 就想笑

看看这是谁家的死娘炮来碰瓷大厦门的啊
 楼主| 发表于 2025-9-26 22: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上市,一早就刷屏,朋友圈全是截图,股价最高直接翻五倍,首日市值百五十多亿。谁懂,现实比梗还夸张,今年上海这股上市风头真的扛得住吗?隔壁几家公司刚上市,港股A股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回轮到杨浦区,地图都快画成上市企业分布图了。
建发致新搞医疗器械流通,网上不少人以为又是一家医械制造公司,其实全是误会,这公司主要是个“搬运工”,产品打包往医院送,分销加直销,还有个医用耗材的SPD业务,说白了医院想用啥、手术室需要啥,背后一通操作全有建发致新的影子,三千多家医院常年合作,业务全国跑,一年营收将近一百八十亿,利润两亿多,净利率不到2%,这赚钱难度就是刀尖上打滑,行业里没几个能玩得转。

董事长余峰也算是网红级别了,在业内口碑很稳,这两年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刚冒头,他团队已经提前布局流通模式,政策风向拿捏得准,核心成员个个十年以上行业经验,业务一套一套的,不夸张说,全国没几家公司能这样铺。
公司上市故事也挺曲折,申请创业板花了两年,遇上暂缓审议,没几个月继续闯关,注册环节再卡半天,眼瞅着今年夏天才获批,好事多磨,不少散户差点把建发致新的IPO盯成投资热搜。据说募资四个多亿,主要花在信息系统升级和耗材运营,每年流水一百多亿,这笔钱也算是小投入换大升级。
有人笑说这公司实控人是厦门国资委,名字写着“上海”,总部在魔都,实际背后操作全是厦门系,这就属于南北资源配合,地段决定,长三角医疗高地优势明显,全国都得抢头部资源,厦门本地企业借道上海做龙头,真的会玩。企业靠政策,地理也赚风口。

看今天股价走势,开盘直接干到36元,一波过山车下探31块,咋一看要砸盘,午盘又拉高冲到46块,最高直接涨超550%,散户刚买完就跟坐电梯,收盘回到36块多点,涨幅418%,市值一百五十四亿,这种走势,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主板创业板医药类最近全是这种剧情,问股民怎么敢买?散户心说:医械公司上市必吸引眼球,资金来了就砸盘,谁踏实谁风光,都习惯了。前面热搜的和黄医药比,建发致新的流通模式风险更低,利润薄,也更稳。过去几年,这类企业上市难度大,收紧、新政频繁,但上海能撑起来,说明政策环境够好,上下游支持到位。
业务上,直销分销SPD三路齐发,外科、骨科、血管介入、透析这些科室病房都看得到他们的产品,算是扎根硬科,2024年产品结构里血管介入和外科耗材占比70%,也就意味着公司在高值耗材市场稳占有率。这行业大家都懂,集采带量采购影响利润,流通毛利本来薄,多跑多赚,做大做强就是稳扎稳打,市场空间全看政策和医院采购量。不少网友调侃,这种公司,看起来赚钱,实际净利润就是“刮骨疗伤”,别看数字大,能落袋的真不多。
A股创业板这几天连续爆出医疗大票,港股也有动作,上海IPO密集,长三角成为医药资本重镇,跟西南、华南比,资源、政策、人才都聚得多,实控人是厦门国资委也不是秘密,国资委外迁总部,实际是新一轮发展战略,企业想要全国影响力,上海就是最好跳板。全国性业务渠道和分销体系一铺开,营收年年涨,利润稳定增长,没有黑天鹅、没有短期起伏,资金市场就爱这种模型,有点像行业里的“定海神针”。
有朋友关心募资重点,信息化系统升级、集约化运营,补流动资金,不少人问是不是准备做新一轮集采数字化转型,公司其实已经提前布局,等政策风口又来,信息化就是新一轮突破口。企业上市不是只为了募资,更重要还有品牌效应、上下游合作和技术投入,大家都想借助资本市场平台,做大做强、扩展格局,这几年医械流通行业政策变动大,头部企业能顶上去的只有几家而已。
再看行业周期,过往几年,医械流通生态经历洗牌,小公司被淘汰,头部企业享受规模红利,集中度不断提升。两票制、公立医院集采这些政策是把双刃剑,管住了灰色地带,也拉高了行业门槛,有能力、有资金、有资源的公司才能在风口上稳定发展。建发致新正面迎接新生态,不靠噱头,靠渠道和系统,把医疗器械搬运“做成服务”,企业定位很稳。
有人调侃,炒作归炒作,上市只是起点,未来这么多医院、科室需求变化,政策风向怎么转,还有一场硬仗要打,谁能笑到最后还得长期看数据、看市场反馈。现在净利率低,毛利也不高,但头部公司资本运作和渠道优势摆着,未来如果能数字化升级、服务模式扩容,剩下空间还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10-11 19:59 , Processed in 0.0425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