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9月3日讯(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黄浩)75岁高龄、两个月内经历两次心梗手术、体内装有8枚心脏支架,同时伴有多种基础病缠身——当这样一位患者因急性胆囊炎与胆总管结石导致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生命悬于一线之际,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的手术团队毅然迎险而上,以一场精细如履薄冰的120分钟手术,再次将他从鬼门关拉回。

近日,在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手术室内,一场生命保卫战正在紧张进行。患者林大爷(化名)因剧烈腹痛和高热被紧急送医,此时他已陷入休克。检查结果显示其肾功能严重受损,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引发严重胆道梗阻和化脓性胆管炎,生命危在旦夕。
据悉,林大爷不仅年龄大,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多种慢性病,两个月内更是经历了两次急性心梗手术,先后植入8枚心脏支架。属于麻醉和手术的“绝对高危人群”。常规的超声穿刺和消化内镜ERCP治疗均已无法实施。
在多学科会诊中,专家一致认为,唯有立即手术解除胆道梗阻,才有一线生机。然而手术风险极高,患者随时可能发生猝死或循环骤停。
面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医疗团队没有退缩。当晚,患者被推入手术室。麻醉手术科主任医师侯立朝主任实施麻醉并全程监护,肝胆外科孙志鹏副主任医师主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取石+一期胆管修补术。整整120分钟,这场精细到秒的“生命闯关”终于成功完成。
术后,林大爷感染指标明显下降,尿量逐渐恢复,肾功能显著好转。术后第四天影像显示:患者胆道通畅,无残留结石。曾经多器官衰竭的他,最终康复出院。
来源: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