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481|回复: 0

逛了武夷山新开业的宝龙我狠狠反思了延平的购物商业格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9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宝龙广场终于赶在这个夏天,在武夷山市区开业了。
开的地方是武夷山市区人口最密最多的地方吗?并不是。
武夷山常住人口很多吗?并不多。
武夷山民众普遍收入很高吗?未必高。
宝龙一定没人气,开起来也没人爱去,边上的房子卖不掉……此类问题在之前笔者就有听到人说,会说这种话的人肯定是酸溜溜的嘴脸,悲观论调占主基调,好似武夷山民众购物场所最优越的就只配享受享受万兆广场的永辉超市,要么就是到横街头买买东西就很足够了。但是笔者不认同,也不想当场辩驳,因为笔者知道时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我们要的其实就是真相。现在综合体开起来了,在当地首屈一指的高级,几个月来,事实证明,人气不错,并且成为当地尤其受到年轻人喜欢去逛的商业场所之一。

2025年的武夷山夏天依然热,笔者在朋友圈里终于听到有人说,还好开了宝龙,夏天家里待不住,电费用不起,现在一到下午和晚上都喜欢钻进宝龙吹空调。有朋友把宝龙当成遛娃的好场所。有的朋友把宝龙当成自家后花园,说天这么热没心情去户外游山玩水,还是逛大综合体舒服,吃饭喝茶看电影一站式解决。更有甚者还说,宝龙的厕所都比自家厕所好用。
由此想到,有的城市在看待商业布局可能性的角度上真的是有点自卑,如果大部分人都抱持这样畏畏缩缩的想法,那么投资者也会失去信心。毕竟投资者在进驻一个城市前,一定要做背调,它们的品牌受不受欢迎,这个城市的群众喜不喜欢它们的商业模式,这些情况的摸底都会影响投资的最终选择。
由此也想到,有的城市并不是不需要搞大型综合体购物模式,而是某种思路被一些人长期带偏,有的人一味强调街头烟火气而刻意忽略了大型综合购物场所的便利性和舒适性,有的人一味侧重于吃路边摊的情怀而装傻式摒弃了在餐厅聚餐的选项。但是,社会的实际需求并不会被这种“带偏”式观点而改变,它顶多只能被暂时按住,迟早会有反弹爆发的一天。沉默与转移话题肯定不是解决多元需求的最好办法。城市之所以不是村子,是因为它的人口结构和消费场景需求就自带多元化的特征。

商业无论如何布局,既需要和当下实际状况接轨,还需要与时俱进面向更广阔的未来。
正巧,这几天笔者去了一趟延平区的大学城,放暑假,学生几乎都走光了,据说那里新开了麦当劳餐厅,笔者此前也听人议论这种餐厅开在那里就等没几个月要关门的,寒暑假就能把它给拖死……结果,笔者亲见,生意还可以。笔者不知道有些人所谓的不关门的生意需要火爆到何种程度才算有营业前途,当下经济面临了很多复杂状况,城市发展也在不断做调整以适应新情况,在这种趋势下,没有绝对,也要不得偏激,格局更显得重要,打不开的格局才是死局,格局一开,机会自来。
武夷山市区才多少人?统计出的数据和延平是没有办法相比的。但是武夷山开了宝龙,这让延平的商业格局稍显尴尬。
有人这么多年还在笑武夷新区没有人气,但是万达广场明明确确就是落在新区的地块上,至少开业至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并没有关大门的意思。
还曾不止一次听有人评论过建阳怎样、建瓯怎样,好似感觉它们都只是没发展潜力的小城市,笔者今年都亲自一一走过这两个城市,建阳的建发综合体人气还可以,并且如今已经和周边联动起来,组成一个更有活力的街区,并且大有继续往武夷新区核心区融合的趋势,在趋势的推动下,老建阳城的人口与新区核心区的人口将会形成更频繁的互相流动,拉动新的商气,催生出更新的商业模式,这就是活水场景;建瓯的建发综合体,虽然人气还需要加强,但是也还是开着的,并且随着如今建州大桥的打通,老城与新城两个板块会更密切地联动起来,建瓯悦城综合体的生意只会更好。
离建瓯不远的顺昌是个小县城,如今的常住人口和延平更是无法相比,但是经历多年的折腾,也把中山城市广场在市区开起来了,虽然其商业模式肯定还需要转型与调整,以适应大环境,但是开起来就是胜利了一半,如果还在烂尾那就是死水一潭。
在闽北区域内,延平人口多,GDP高,笔者不知道为什么仍有人认为延平并不需要开发综合体模式。如果怪延平平地少,那么,顺昌那个综合体,也是勉强挤在群楼之中拔地而起的,顺昌的中山路也是窄窄一条,周边都是拆不动的老房子,没见到有什么平原给综合体创造开业的良好条件,但是顺昌这个地方还是克服各种困难,让综合体与周边的楼群、公园用一座巨大的天桥形成一体化,它变成了一个轴心,向南北街、西门、水南、老城关大街共辐射,大有“四面聚财”的意味,改写了顺昌城关商业场景的总格局。

所以,长期以来,在一些思路的左右下,也在一些事件的作用下,事实已摆在眼前,延平市中心的百货大楼处于闲置状态,至今也没有拔地而起一座大型商业综合体;稍远点的位于近郊的商业综合体好不容易开起来没多久,也几乎沦落为大面积闭店的“关门”状态了。难道这就是一些人想要的局面吗?难道你还会认为这正常吗?笔者并不想要,也不会认同。有那些个城市做例子,做借鉴,自己就应该要有基本的底气才对,要敢于打开格局,要有面向未来的勇气,也要有招商的硬气。至于别的一些原因,如果是老生常谈的话,不如不谈,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难处,克服中见希望,抱怨的弱者肯定失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10-12 05:19 , Processed in 0.04678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