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2438|回复: 3

霞皋八卦村旅游景点导游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8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lgh339 于 2025-2-8 19:14 编辑

霞皋八卦村旅游景点导游词

作者:方秋泉

   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霞皋八卦村,此处是木兰溪北岸霞皋地段,下面那个密密麻麻的古村落就是霞皋八卦村。霞皋村域面积约6.48平方公里,现有30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8320多人,因位于紫霞山下,是木兰溪边一方水边高地,故取名“霞皋”。
    我们现在所在位置是霞皋八卦村入口栈道,前面的那座山叫九龙山,因山崖上九条山脊似九龙而得名。每逢大雨,山涧径流似九龙奔腾,此景人称“九龙朝驾”。相传九龙经常下山入木兰溪戏水,腾浪翻沙,天长日久,山下便形成一潭,人称“九龙潭”。谭边原有一块大盘石,盘上怪石林立,其中有三支石柱约2米多高,直指蓝天,景色壮美。对岸“龙沙宫”,有一楹联:“龙汲九潭沙出浪,虎腾三岛石朝天”,形象地描绘了此景。可惜此景在“文革”间被人为破坏。过了栈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崔妈宫,供奉的是保生大神。崔大妈是闽中古神,有2300多年的历史,其座下八大弟子长期在闽中一带为妇婴保健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百姓赞云:“路左救生真稳婆,虎口夺命赛金花”。老百姓对她们感恩载德,塑身造庙祀之。
    大妈府又称汉兴阁,故此地名称“汉巷”,渊源流长。宋代之前便是地方先民的聚居之地,这里几乎是古迹遍地,文物可信手拈来。
现在大家来看看这口古井,那光滑的井壁,井圈上深深的鞭痕表明它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告诉我们,这井边一定有过浓浓的音容笑貌和香汗芳情。此类的古井,全村原有99口,现存的有31口,这便是其中之一。
   这座庙堂,法名“钱福堂”,奉祀鲁大人。鲁府大人与崔府大妈是比壶仙、陈仙还要早的闽中古神。民间百姓如有三灾六难,据说他都是有求必应,药到病除。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莆仙有句彦語说:“三十暝看鲁戏”,说的是旧社会,每逢农历大年二十五开始,鲁府都会请戏班演鲁戏。事因很多穷苦人家没钱可以到这里看戏躲债,债主不敢到戏台下讨债。若违例,则会惹怒鲁府大人,来年讨债人必定诸事不顺。此时鲁府还会煮鲁面供躲债人充饥,味美实惠。现在市面上的莆仙名食鲁面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这门口的一对石狮是宋代重修時按上的,可谓历史久远。
    现在,我们再走几步到前面的观音亭,进一步领略霞皋古民居的历史风情。这座建筑物法名“紫霞堂”,主祀观音大士,俗称“观音亭”。“观音亭”的前身是莆阳著名理学大臣,地方志专家黄仲昭先生所建的“俱乐亭”。黄先生青年时期就在霞皋读书,1466年荣登进士,授官翰林编修。1468年底,明宪宗诏示翰林院官,拟进烟花诗灯,以备元宵赏玩。黄先生以为不妥,则与同事联名上疏劝止。他们说:“眼前GJ内外交困,边疆未靖,江西,湖广旱地千里,民不聊生。正是陛下,励精图治,勤俭节约,两宫国母同忧天下之日,决非铺张浪费,以灯火为乐之时……”。皇帝见疏大怒,罚以廷权,当殿打屁股,并贬仲昭为湘潭知县。后经邑人状元柯潜等力谏。才改命仲昭为南京大理寺评事。
   大理寺是GJ最高司法机构。黄仲昭任上,清正廉洁,严于自守。他发现寺官有多报空额,分享俸禄之事,认为不合道义,不肯领受。在复核案件过程中,多次发现官官相护,贪赃汪法,腐败不法之事。他坚持原则又无可奈何,因不愿同流合污,便萌生退意。1479年黄先生辞官回霞皋,过着朝课耕桑夜校书的清贫生活。此时创建“俱乐亭”,其在《下皋俱乐亭篇》诗自注云“致政归作小亭,取卲子“满目云山俱是乐,一毫荣辱不须惊句”。诗云:“十载山庄没草菜,小亭今日喜新开,呼童痛洗亭前竹,要放南山翠色来。”黄先生在霞皋居住生活有20多年,其名著《八闽通志》、《兴化府志》、《未轩集》等亦是在此期间编篡完搞的。也在霞皋留下不少墨宝,如巽离宫内的木匾《唐室遗忠》,灵应社的《泽润梓桑》匾额及《神司土彀田,福赐粉榆里》楹联,还有《重建均惠陂记》石刻和《下皋杂咏》诗集等等。
   现在,我们一起去瞻仰南宋名臣方信孺的故居。眼前这座旧五间厢,俗称“大厝里”。公元1177年,信孺出生于此。信孺的父亲方菘卿,1163年进士,是当朝宰相叶颙的女婿。菘卿儒雅,饰吏廉,其为人正直,处事干练,决断如流,德政远播,1194年崧卿在京西转运判官职上卒于官所,时年信孺刚17岁。信孺在家守制三年后,以父荫补将士郎授官广东番禺县尉。那时广东沿海一带,海盗横行,民不聊生,信孺到任后,运筹帷幄,实干实做,曾一举捕获500多名海盗,一鸣惊人。
    1206年南宋主帅自不量力,想收回丢失的国土而开启战端。可是多路宋军一战即溃,金兵势如破竹,直抵淮河,汉江一带,宋朝形势危急,只好派使求和。金邦得理不饶人,使者屡次被杀,朝廷思贤若渴。由于信孺年轻气盛,名气大,在朝官推荐下,宁宗皇帝下诏要信孺出使议和。此时信孺虽然是初生牛犊不识虎,但他对时局洞如观火,清醒明白,这次是宋军先动兵,打输了,又要求和,此行凶多吉小,生死难料。但他认为GJ多事之秋,王命不可辞,于是临危受命。
   1206年2月方信孺毅然奉命出使金邦,一到那里就被当犯人拘押,金人逼迫信孺答应单方面所定的五个条件,信孺以理力争。金元帅威胁说:“你难道不想活着回去?”信孺说:“自受命走出国门时,已将生死置之度外。”金宰相一见面就吼道:“前日兴兵,今朝求和,何也?”信孺针锋相对说:“前日兴兵为社稷,今朝屈已求和为生灵也!”金宰相以五个条件相迫说:“不答应条件将举兵南下。”信孺毫不畏惧回答:“若你方真得不想议和,要继续开战的话,我方只能接受挑战罢了。”理正词严。金宰相见信孺文采出众,就让谋臣庞赵与信孺对诗连句。庞赵以吴曦献蜀降金事为难信孺,出口道是:“仪秦虽舌辩,陇蜀已唇亡。”讥笑信孺虽有辩才,但无法挽回时局。信孺脱口而出:“天已分南北,时难比晋唐。”强调大宋不会做割让燕云十六州的石敬唐,理直气壮。经过多次交锋,金邦佩服信孺的大智大勇,能言善辩,不再坚持割地,称藩二个条件,并与信孺达成和议。但是当信孺带着国书和答应的岁币,第三次赴金时,金邦突然推翻前议。为什么呢?是因为金人看透了宋朝的软弱可欺,眼见到口的肥肉被信孺所阻,于是政变策略,挑拨离间。他们给宋朝主帅写一封密信,暗示说方信孺太硬气,换一个老实人来,只要宋朝同意割地称藩,那么对挑起战争的主帅可以放一马。结果韩佗胃上当。信孺带着遗憾返回,面复韩佗胃时,他直接把信孺免职,并监禁起来。权臣误国,致使信孺前功尽弃,信孺三度使金,在刀尖上跳舞,其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往来绝境几食毡的英雄气概,名闻天下,时年仅30岁。
   后来改派王楠出使谈判。他可是“聪明人”,不想玩命,金邦提出的五个条件一一接受,包括函送宋军主帅韩佗胃的人头,割淮南之地等付出巨大的代价,签订了“嘉定和议”。王楠也算厚道,他回朝复命时,如实向宁宗奏报。他说信孺宁死不屈的气节,能言善辩的才干,折服金朝,金国人虽恨他,又不得不佩服他,“公理所在,虽金人亦不能掩也!”
   
(紧接下页)
 楼主| 发表于 2025-2-8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gh339 于 2025-2-8 19:17 编辑

    1208年3月,朝廷重新起用方信孺,其先后在广东、湖南、广西等地为官。在韶州任上,他扫黑除恶,不畏强权,一举清除了鱼肉乡民的“十虎”。在广西提刑任上,他考察虚实,清理冤案,曾一日内释放三千无辜受押的所谓罪民。他上任广西转运判官时,缘于其父崧卿曾任过此职,当地百姓悲喜交集夹道迎拜。信孺深受感动,即把议事厅改为《世节堂》,他继承父节,践行父德,勤政为民。在真州知州职上,金兵再次入侵,信孺兼任真州防务。他多措并举,凝聚民心,守土担责,为激励民心,信孺以金碗战袍犒赏有功将领,却被制置司GY以“侵官邀功”罪举报。加上信孺平时胸怀坦荡,对豪吏、权贵不讲情面,得罪不少人,致使谗言忌恨交相而来,竟以此“莫须有”罪名被连降三级。信孺怀才不遇,有志难伸,1218年辞官决意回家尽孝。其在外为官多年,归来时却是两袖清风。那年恰逢家乡水灾,饥荒严重,他拍卖了部分家藏书面,买来煮粥,赈济灾民,德泽桑梓。后来朝廷念其功绩,曾两次下诏请信孺复出,但他已无意功名。
   值得一提的是信孺生前不仅22才华出众,而且文学、书法造诣也臻一流。在湖南、两广一带任职期间,他喜欢四处考察,记胜山水。他的著名诗集《南海百咏》记载了两广一百多个文化景点,每首诗都附有解题和考证。明、清以来,两广名胜古迹的相关著作多引用该书作为依据,影响力很大。当时南宋大诗人陆游对其诗作就十分赞赏,并题写“诗境”两字增之。信孺当年所题写的诗文石刻不计其数,现都成为文物瑰宝。八百年光阴弹指一挥间,斯人已去,但丰碑永在。至今当地人民都十分怀念这位智勇双全、清正廉洁、文采横溢的父母官,广西桂林人民还为信孺雕像,记录这位南宋杰出的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与广西的美好情缘。
    路旁这座祠堂法名《温馨堂》俗称《仙师府》、主祀的是卓晚春仙师。卓晚春,莆田秀屿东庄人,自号上阳子,幼孤行乞,八岁善筹算,能言凶吉,人称小仙。明嘉靖二十七年,晚春拜会当时的文化名人林兆恩,两人交谈甚欢,相见恨晚,自此形影不离,纵饮行歌,人称“卓狂林颠”。在莆田倭患期间,卓晚春与林兆恩同甘共苦,除暴安良,扶贫济困,立德行善,深受百姓钦敬。卓晚春有一首DB作《劝善诗》云:“世间万物莫相欺,善恶是非神鬼知;日月高悬如明镜,为人处世要慈悲。”莆田倭患平息后,卓晚春告别林兆恩云游天下。他虽然不是“三一教”的正式门徒,但他对林兆恩创立的“三一教”有重大的影响作用。林兆恩的《九序》学说中前五序渊源于卓晚春,所以林兆恩及其门徒对卓晚春一直都十分景仰。卓晚春在《三一教》中的地位极高,教会每处祠堂都是教主居中,卓晚春与张三丰左右一字并列。而凡卓晚春的祠堂,几乎都是《三一教》教徒为其筹建和主持的。
再往这边走进的是宋代绍 的户对上雕的鹿、鹤及花卉,就是利用“鹿”“六”、“鹤”“合”谐音,与象征春天的花卉一起,表示“六合同春”的吉祥寓意。门前的这口古井命名“龙泉”,至少有五百年历史,其名与九龙山、九龙潭的渊源有关。
   现在,我们脚下便是霞皋八卦村中心处。一千一百年前,莆田城内“金紫六桂”中的老二方仁岳来此考察,见木兰溪边这处水边高地,酷似一条卧西朝东的大鲤鱼,周围有一环天然的水系,便明白此处乃难得的一处“鲤鱼穴”,“八卦胜地”。他站在此处,东望壶山致雨,木兰春涨,西仰三紫凌云,西淙瀑布,大有鲤跃龙门,招财聚宝之势。又见南呈九龙朝驾之尊,北显猛虎拱卫之威,近处,木兰溪似玉带环腰,周围七座山墩如七星奉月朝向此中心,朦胧间如身处桃花源。一曲清溪绕山碧,四面群峰接天蓝,七星奉月演释和谐本义,九龙朝拜尽显王者雄风,道不尽好山好水好风光!方仁岳慧眼识珠,当即拍板这块风水宝地要定了。920年前后方仁岳在霞皋开族建村,经过150多年的经营发展,到木兰陂水利工程建设期间,霞皋已是人丁兴旺。1097年先贤方天若高中进士第一甲,钦点榜眼。他是宰相蔡京的得意门生,也是莆田重要文献《木兰水利志》一文的作者。大家都知道木兰陂水利工程的操盘手是宰相蔡京,其按皇家政构形式设计,表现的是太阳图腾。古人遵循阴阳互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为了把莆田发展蛋糕做强做大,方天若利用霞皋八卦胜地天生优势,秉持恩师蔡京的意愿,就设计并推出了DB月亮图腾的八卦形式民居。
   其基本布局首先是,在“巽离宫”周围设一环水系,人称内训。内训以宫后的七大大淈(池塘)及宫前三个小淈为主。宫后七个大淈规模较大,且相连相通,组成半月池,象征月亮。宫前三个淈呈“品”字状,似一把大弓,大宫门前淈面安放四根大杉木,似四支利箭,杉木上铺木板,便成一座桥,人称“金水桥”,弓箭是为守护宫内神灵安全而设。淈池用沟渠连成一体,环绕大宫一周。其次是以大宫为中心,修8条主村道呈发射状四面八方展开。民房层层叠叠逶迤向外延伸,千姿百态,纵横交错,组成99条巷弄,配上99口水井。巷弄长的几十米,短的3-5米,宽的丈余,窄的只容单人侧身而过。且巷中有路,路中有巷,似通却闭,似断却连,虚虚实实,变化莫测,外人往往是进的来,走不出。内部布局到位后,在民居外围开挖一条环村外沟,外沟因地制宜,宽的有20多丈,窄的2-3丈,又似湖泊,再加上外部天然的水系,构成三水环绕的佳景。最后,十六座石桥跨沟连路,数百幢民房按部就班;巽离宫,积厚堂一对太极眼熠熠生辉,镇邪塔,烽火台八座塔楼遥相呼应。一眼望去,房屋鳞次栉比,道路迂迥有致,田间小桥流水,村庄生机盎然,一幅严谨逼真的八卦图腾如诗如画,整个构建气势恢宏,惟妙惟肖,令人拍案惊奇。莆田老游击队诗人,陈其臻先生有诗赞云:“八卦诞生伏羲朝,古老辩证中华骄,霞皋独有巽离宫,莆田唯一八卦村。”
    值得一提的是:木兰陂的太阳图腾与霞皋八卦村的月亮图腾,两者阴阳互补,交相辉映,它们是木兰溪文化里两颗璀璨的明珠,这种日月图腾,皇家政体架构和八卦形式民居的组合,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绝无仅有。
     眼前这组建筑物名称“巽离宫”始建于920年左右,主祀田公帅,配祀杨公太师,文昌帝君,公圣帝君,白牙将军等诸神。田公元帅又称为“天下梨园总管”“风火大元帅”。霞皋史称“八卦胜地”,八卦中含有乾、坤、震、坎、巽、艮、离、兑等诸卦,又分别DB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大宫取名巽离,本义“八卦”寓意“风火”八卦因素与田公元帅合一,宫名大气,寓意深远,足见高明。
   巽离宫,曾经五次大修,现存是1985年重修而成的,仿宋明土木拱斗结构,砖瓦面的建筑物。正殿横梁悬挂的贴金楷书“唐氏遗忠”大木匾,是1480年左右由明代理学名臣黄仲昭先生书写,加工后补挂的。殿内第一对石柱阴刻楹联:“却凝云隐将军姓,谁误风流帝称。”这付石柱是宋朝巽离宫始建时的原件。民间传说,田公元帅雷海青是玉帝的三太子,因酷爱人间戏剧,下凡投胎,716年农历四月初九出生于莆田常太一雷姓农家。出生时,其嘴巴周围皮肤发黑,父母以为不详而弃于路旁。恰逢一木偶戏班路过发现。班主见襁褓中的婴儿嗷嗷待哺,有只毛蟹,正以涎沫喂他,便抱去抚养,因见其头上戴的帽子中绣有“雷”字即取名雷海青。海青天资聪颖。胆识过人,十八岁时已文武双全,一表人才,既能扮演各种角色,又能吹奏多种乐器。
   

 楼主| 发表于 2025-2-8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gh339 于 2025-2-8 19:11 编辑

    时年,酷爱音乐的唐明皇梦游月宫,聆听一曲绝妙仙乐,如醉如痴,醒后余兴未尽,即令乐师按其梦境旋律谱成《霓裳羽衣曲》,排演时因缺吹箫手,而闷闷不乐。此时需海青刚好进京赶考。入宫应试一举高中探花。琼林宴上,唐明皇得悉需探花精通音乐,即令他献艺。海青拿起玉箫,当殿吹奏《霓裳羽衣曲》博个满堂彩。皇帝大喜过望,追封其为“梨园大学士”。雷海青为人豪爽,胸怀坦荡,忠心耿耿,刚正不阿,深受唐明皇器重。
   后来,安禄山谋反强占长安后,摆宴庆功,令雷海青和乐工弹奏宫乐作贺,雷海青誓死不从,开口骂贼,并把手中琵琶对准安禄山头部掷去,安禄山头一偏,肩膀被击中,恼羞成怒...
    (安禄山头一偏,肩膀被击中,恼羞成怒,如何处置雷海青以及安禄山的下场如何?请点击霞皋八卦村旅游景点导游词链接继续观看

发表于 2025-4-16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啊,生不逢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4-28 08:52 , Processed in 0.04167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