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喜讯传来!厦门GJ级荣誉+1!2025-01-17 19:34·厦门日报
厦门再添GJ级荣誉 日前 生态环境部发文推广 第三批美丽海湾建设经验做法 厦门市同安湾入选 GJ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2024年 同安湾曾获评 福建省第一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从高空俯瞰,同安湾的美景一路铺展开来。(本报记者 黄嵘 摄)
生态名片 同安湾海域面积101.48平方公里,岸线长度74.7公里。湾内有东西溪、埭头溪等溪流汇入,拥有五缘湾湿地公园、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厦门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和厦门珍稀海洋物种GJ级自然保护区。  同安湾(本报记者 黄嵘 摄)
治理成效 凭借“硬实力” 获评GJ级“美丽海湾”
近年来 同安湾水质持续提升向好 2024年,同安湾2个国控点位海水水质均达到二类,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分别从2019年的0.430毫克/升、0.046毫克/升下降至0.225毫克/升、0.021毫克/升,降幅分别为47.67%、54.35%。集美、高崎水质净化厂尾水分别达到地表水类Ⅳ水质、城镇一级A,主要入海溪流东西溪入海断面水质达到Ⅲ类,110个入海排放口全部完成整治,实现晴天不排污,海漂垃圾覆盖度0.12‰,达到“清洁”水平。 同安湾形成健康海洋生态系统 修复沙滩83.2万平方米 种植红树林湿地110.5公顷 保护修复自然岸线达到22.4公里  下潭尾红树林公园(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珍稀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恢复 栗喉蜂虎观测数量 从保护区成立前不到300只到现今超3000只 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 从上世纪90年代初60头增加到现今的80多头  栗喉蜂虎(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同安湾公众亲海临海的 获得感和幸福感 不断提升 
治理措施

坚持陆海统筹,打造“水清滩净”美丽海湾。 同安湾新改扩建水质净化厂8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2万吨/日,完成建成区排水管网正本清源改造211平方公里,110个入海排放口全面实施“查、测、溯、治、管”,2024年12月监测达标率100%。  下潭尾红树林公园(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完成1144个自然村污水提升治理。创新海漂垃圾“四化”治理机制,建立市海上环卫站,对近岸海域实施常态化全覆盖海漂垃圾清理。同安湾共投入200余名海岸保洁员,对辖区岸滩、沙滩开展每天二个潮汐保洁。

致力系统修复,塑造“鱼鸥翔集”生态海湾。 实施五缘湾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清淤整治、退塘还海面积约3.8平方公里。实施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养殖退出面积77.2平方公里,退垦还海约4.5平方公里。  五缘湾(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按“宜滩则滩”实施滨海沙滩修复工作,在环东浪漫线打造40.5公里的黄金沙滩,沙滩修复长约5公里。按“宜林则林”修复红树林湿地,建设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实施环东浪漫线红树林绿化工程。  环东浪漫线(本报记者 张奇辉 摄)
出台首个中华白海豚保护地方性法规,建立我国首个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构建栗喉蜂虎骑马山繁殖地和五缘湾觅食地保护区。  白海豚(资料图/陈跃生 摄)

优化亲海空间,营造“人海和谐”幸福海湾。 环东浪漫线40.5公里的黄金沙滩、47.8公里的彩虹跑道和48公里的蔚蓝海岸线,成为厦门最具旅游度假魅力的“黄金海岸”,国庆等假期全线游客达40万人次。  环东浪漫线(本报记者 王协云 摄)
五缘湾建成国际游艇汇、五缘湾帆船港等高端文旅设施,吸引高端商业综合体入驻,推动总部经济集聚成势,举办80多场游艇帆船赛事,春节期间超5万人次体验帆船游艇项目。  五缘湾游艇港(本报记者 张奇辉 摄)
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作为福建省最大的人工重构红树林主题生态公园和海洋科普宣传基地,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最高峰达4.6万人次/天。  下潭尾滨海湿地公园。(本报记者 张奇辉 摄)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