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529|回复: 2

“新增学位4.6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6余万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5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新增学位4.6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6余万人”……厦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加可感可及2024-12-25 17:15·金台资讯
人民网厦门12月25日电 (记者张萌、陈博)“新建成中小学幼儿园项目45个,新增学位4.6万个,约1.4万名随迁子女免试免费入学”“制定出台新一轮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兑现各类补贴近9.81亿元”“在全国率先出台18条专门措施保障快递、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新建近邻运动场100多处、4万多平,建成8个体育公园、44家智慧健身房,180多所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15分钟健身圈’越来越完善”……
12月25日,厦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围绕2024年全年总结回顾举行“厦门这一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民生保障这一年”。本次发布会由厦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上官军主持,厦门市副市长廖华生介绍该市一年来民生保障工作情况。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始终坚持把民生摆在优先位置,从小切口关注大民生,各项事业实现长足发展……”廖华生在发布会上介绍,一年来,厦门市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健康服务更加专业便利、社会保障更趋稳固健全、住房保障更显贴心宜居、农业农村更富活力魅力、交通出行更为便捷顺畅、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人,市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在“教育更加优质均衡”方面,全市新建成中小学幼儿园项目45个,新增学位4.6万个,约1.4万名随迁子女积分免试免费入学;在全省率先建成“入学一件事”线上系统,减轻上班族没法及时接孩子的烦恼,家长在手机上就可办理入学手续做法已向全国推广;推出课后延时服务,已有3/4学生家庭享受这一服务;八成学校提供午托,已有80所学校3万多名学生可在校“躺睡”午休。此外,除普通高考、职教高考、中考成绩领先全省,厦门更加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建设254所国家级体育特色校,向国家队、省队输送优秀苗子1000多人;采取“心康九条”措施,建成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让孩子们健康快乐、身上有劲、眼里有光。
在“健康服务更加专业便利”方面,健康评价指标居全国前列,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2.42岁,高出全国平均3.82岁。一年来,该市积极构建小病为主在基层、部分大病不出市的便民就医服务体系,在社区推广16个专病防治分级诊疗,千名医师下基层服务近6万人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高出国家标准28%;实现每区至少一家高水平医院,华西厦门医院、肿瘤医院、苏颂医院陆续投用,新增3000张床位,又有4家医院通过“三甲”评审;引入新技术300多项,让群众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看好病。与此同时,建成全国第一家追溯码数据应用中心,可追踪每一盒药品在哪生产、往哪销售,让群众用药更放心。尤值一提的是,厦门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婴幼儿照护示范城市,已建成托位2万多个,其中普惠占六成,收费平均下降30%,低龄托班降费达50%。
在“社会保障更趋稳固健全”方面,一年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28万人,制定出台新一轮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兑现各类补贴近9.81亿元,减征企业失业保险费14.19亿元;针对来厦就业创业实习的大学生,提供1年内有“一张床”免费住宿,已在厦就业的大学生可以享受“五年五折租房”的暖心服务。此外,在全国率先出台18条专门措施,以更好保障快递、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直接采认台湾地区职业资格并形成大陆第一部法规,推动人工智能等10个新领域试点职称改革,连续四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全市社保覆盖面、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基本医保参保目标完成率和增长人数均位列全省第一。
在“体育赛事更加精彩纷呈”方面,充分发挥优势,把赛事活动办出国际水平,先后举办厦门马拉松、CBA全明星周末、钻石联赛、世界杯预选赛等国内外顶级赛事30余场,在激烈竞争中成功取得苏迪曼杯举办权,厦门马拉松获评全球首个“可持续发展代表性赛事”。同时,把场地设施建到群众身边,新建近邻运动场100多处、4万多平,建成8个体育公园、44家智慧健身房,180多所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15分钟健身圈”越来越完善。
在“住房保障更显贴心宜居”方面,着力构建“住厦来”品牌体系,让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如:在厦居民“保基本”,面向1.3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推出22批次公租房并发放租金补助;来厦青年“有得住”,解决青年过渡性住房需求,累计补贴4亿元,惠及11万人次;留厦人才“住得好”,面向骨干、高层次人才按市场价4.5折配售人才房和单批次保障房。此外,积极建设保障房地铁社区,配建医、教、娱、购等公共资源,打造“15分钟生活圈”。
在“农业农村更富活力魅力”方面,投资近3.5亿元建设220个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新布设150个村级快递点,完成近1200幢裸房整治,改造10条农网线路;建设一批农耕研学基地、农村文体中心,建成美丽乡村庭院、小公园750多个;村村都建有农村幸福院或养老服务站,其中16家获评省五星级机构;新扶持建设新农村集体经济项目10个、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经济项目3个;投入近3000万元“引客下乡”,吸引游客147万人次。
在“交通出行更为便捷顺畅”方面,一年来,全市新开通公交进小区、园区、学校、医院、商圈、企业“六进”线路37条;通过“短、平、快”微改造了31处交通拥堵点,以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在地铁、BRT站点周边设有63处P+R停车场、提供近8000个车位,让市民游客“自驾+地铁”换乘更方便。
而在“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人”方面,厦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国第四,主要流域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天更蓝、空气更清新、水质更清澈;全年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91.7%,碧海银滩成为厦门最靓丽的风景。一年来,全市植树造林2700多亩,新建绿地130公顷,成规模红树林达170多公顷,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实践基地,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白海豚种群数量稳定在80多头,文昌鱼密度稳中有升,杏林湾成为候鸟鸬鹚越冬乐园,厦门市入选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一年来,全市民生事业发展硕果累累,为今后实现人民生活品质新跃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廖华生表示,下一步,厦门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加可感可及。
当天,厦门市教育局局长陈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周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何伯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姚冠华、市医疗保障局局长花育明也一同出席发布会,并分别就该市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权益保障,以及电动车出行、托育服务、惠厦保、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5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跟厦门官媒社保局发布的今年1-9月份增加十六七万人缴交数据相吻合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5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更加优质均衡
新建成中小学幼儿园项目45个,新增学位4.6万个,约1.4万名随迁子女积分免试免费入学。率先建成“入学一件事”线上系统,家长在手机上就可以办理入学手续,经验做法已向全国推广。推出课后延时服务,减轻上班族没法及时接孩子的烦恼,现有3/4学生家庭享受这一服务。八成学校提供午托,已有80所学校3万多名学生可以在校“躺睡”午休。除了普通高考、职教高考、中考成绩领先全省,我们更加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推进体教融合,建设254所国家级体育特色校,向国家队、省队输送优秀苗子1000多人,“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都减少了,采取“心康九条”措施,建成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孩子们更健康快乐,身上有劲、眼里有光。

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健康服务更加专业便利
健康评价指标居全国前列。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2.42岁,高出全国平均3.82岁。小病为主在基层,在社区推广16个专病防治分级诊疗,千名医师下基层服务近6万人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高出国家标准28%。部分大病不出市,每个区至少有一家高水平医院,华西厦门医院、复旦肿瘤厦门医院、苏颂医院陆续投用,新增床位3000张,又有4家医院通过“三甲”评审。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医院累计引入新技术300多项,填补了100多项技术空白,群众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看好病。建成全国第一家追溯码数据应用中心,可以追踪每一盒药品在哪生产、往哪销售,让群众用药更放心。厦门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婴幼儿照护示范城市,已建成托位2万多个,其中普惠占六成,收费平均下降30%,低龄托班降费达50%。

华西厦门医院。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社会保障更趋稳固健全
城镇新增就业16.28万人。制定出台新一轮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兑现各类补贴9.81亿元,减征企业失业保险费14.19亿元。来厦就业创业实习的大学生,1年内有“一张床”免费住宿,已在厦就业的大学生可以享受“五年五折租房”。在全国率先出台18条专门措施,保障快递、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直接采认台湾地区职业资格并形成大陆第一部法规,人工智能等10个新领域试点职称改革,连续四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我市社保覆盖面、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基本医保参保目标完成率和增长人数,都位列全省第一。

体育赛事更加精彩纷呈
体育运动是厦门许多高素质高颜值人士的“魅力秘方”,也是厦门这座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活力配方”。我们把赛事活动办出国际水平,举办厦门马拉松、CBA全明星周末、钻石联赛、世界杯预选赛等国内外顶级赛事30余场,在激烈竞争中成功取得苏迪曼杯举办权,马拉松获评全球首个“可持续发展代表性赛事”。我们把场地设施建到群众身边,新建近邻运动场100多处、4万多平米,建成8个体育公园、44家智慧健身房,180多所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15分钟健身圈”越来越完善。蓝天碧海之间,阳光沙滩之上,到处是热爱运动的人们。

2024年钻石联赛厦门站。厦门日报记者 王火炎 摄


住房保障更显贴心宜居
构建“住厦来”品牌体系,让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在厦居民“保基本”,面向1.3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推出22批次公租房并发放租金补助。来厦青年“有得住”,解决青年过渡性住房需求,累计补贴4亿元,惠及11万人次。留厦人才“住得好”,面向骨干、高层次人才按市场价4.5折配售人才房和单批次保障房。建设保障房地铁社区,配建医、教、娱、购等公共资源,打造“15分钟生活圈”。

洪茂居住区一期(市住建局提供)


农业农村更富活力魅力
投资近3.5亿元建设220个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新布设150个村级快递点,完成近1200幢裸房整治,改造10条农网线路。建设一批农耕研学基地、农村文体中心,建成美丽乡村庭院、小公园750多个,村村都建有农村幸福院或养老服务站,16家获评省五星级机构。新扶持建设新农村集体经济项目10个、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经济项目3个。投入近3000万元“引客下乡”,吸引游客147万人次。

交通出行更为便捷顺畅
新开通公交进小区、园区、学校、医院、商圈、企业“六进”线路37条,厦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数排名全国前五。为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我们“短、平、快”微改造了31处交通拥堵点。在全市地铁、BRT站点周边设有63处P+R停车场、提供近8000个车位,“自驾+地铁”换乘更方便。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人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国第四,主要流域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厦门的天更蓝、空气更清新、水质更清澈了。全年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91.7%,碧海银滩成为厦门最靓丽的风景。植树造林2700多亩,新建绿地130公顷,成规模的红树林达170多公顷,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实践基地,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白海豚种群数量稳定在80多头,文昌鱼密度稳中有升,杏林湾成为候鸟鸬鹚越冬乐园,厦门入选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8-27 10:46 , Processed in 0.04962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