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542|回复: 3

[新闻] 整合资源:建立省直管湄洲湾经济开发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6 23:0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整合资源,建立湄洲湾经济开发区 一、湄洲湾的比较优势湄洲湾位于海峡西部,莆田市和泉州市交界处,是闽台两省发展潜力最大的港口,位置适中,航道顺直,水深港阔,不冻不淤,避风良好,是“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150多个, 30 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多个,总吞吐能力可达4亿吨以上,而且后方陆域宽阔。满足建设国际性深水大港的所有条件。依托港口资源,北岸已建或在建有LNG、木材、钢铁、石化等产业,而南岸的石化经济区也已初成规模。二、湄洲湾存在的问题湄洲湾港是我国20 世纪80 年代就重点建设的四大深水中转港之一,但时至今日,其它三个港湾深圳的大鹏湾、大连的大窖湾和宁波的北仑港都已成为中国及国际著名大港,而湄洲湾却知人甚少,发展不如人意。通过与其它港湾对比,可以发现,存在下列问题:1、港口的建设与管理没有有效同意湄洲湾北岸秀屿港与南岸肖厝港两个港口本各属莆田市与泉州市管辖,SW省ZF实施湄洲湾港口体制一体化,组建了湄洲湾港口管理局,同意整个港区的各项工作。但是,湄洲湾水域面积仅516平方公里,沿岸却各属湄洲岛GJ旅游度假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秀屿区、城厢区、仙游经济开发区,和泉港区、惠安县七个县级行政区,分别由莆田市与泉州市管辖,港口的建设与管理尚没有真正同意。“一湾两制”、 “一湾多制”的尴尬局面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成为湄洲湾整体发展的严重障碍。2、湄洲湾两岸缺乏对临海产业的同意规划就石化产业来说,要求多厂协调,均衡生产。通过集约化经营,才有利于上下游衔接和搭配,使资源充分利用,降低原材料消耗,发展循环经济;才有利于节能环保,节约土地,方便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在湄洲湾两岸,将最少有三个石化基地分散存在。这既不利于产业的发展,也严重浪费宝贵的岸线与土地资源。重大项目需要统筹布局,只有站在更高的高度才能做到。3、缺乏对陆路交通运输体系的同意规划两岸的陆路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规划、建设各自为政,缺乏协调与同意规划,没有形成有机整体。4、城市建设没有同意规划湄洲湾两岸有六个县级行政区对于各自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一致的,都是“发挥湄洲湾港口优势,发展临港产业”。但是,在规划建设上,却是各自进行的。比如:直到现在,已经开发多年的湄洲湾南岸尚没有一张详细同意的城市规划建设图。按照莆田市与泉州市两市的规划,湄洲湾沿岸将最少有五个小型城市存在。城市的小型化和分散存在,将使物流、金融、信息、商务和科研等生产服务业发展滞后,使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使得地方缺乏对大型企业的吸引力。城市的建设应该要同意规划、综合部署、统筹安排。这样,才能合理利用土地,协调城市和产业发展。湄洲湾是一个有机整体,湄洲湾的城市建设应该要首尾连贯、南北呼应,应该要同意规划与建设。5、行政层次过多SW、省ZF对湄洲湾高度重视,要发展大港口、大交通、大产业。但现在的行政层次过多,使得地方行政效能、行政效率较低,基层GY人才缺乏、素质不高,行政资源浪费、管理重复,官僚与腐败滋生,重大决策不能得到迅速 、有效的落实。三、建议湄洲湾港口管理局的成立迈出了港口资源整合的第一步,但是,也应进一步整合产业资源,更要整合行政资源。应进行区划调整,建立湄洲湾经济开发区。建立湄洲湾经济开发区,同意湄洲湾的各项规划建设,才能使湄洲湾得到最大利用与开发。具体措施:1、建立湄洲湾经济开发区。湄洲湾经济开发区为市一级行政单位,由省直接管辖。行政管理地域包括现在的:(1)湄洲岛GJ旅游度假区;(2)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3)秀屿区的月塘镇、东庄镇;(4)城厢区的灵川镇、东海镇;(5)仙游经济开发区;(6)仙游县(游洋、石苍、菜溪、钟山除外);(7)泉港区;(8)惠安县的辋川镇和东桥镇两镇的围垦地区及海域,净峰镇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1800平方公里,人口约165万。2、撤销现有的仙游县、泉港区等县级行政架设,由湄洲湾经济开发区直管各个镇级单位。实行湄洲湾经济开发区及镇(街道、工业区)两级行政结构。3、有效同意港口的建设与管理根据港口水深及所处位置,来规划港口建设。斗尾港区应重点发展原油码头及储运;肖厝、秀屿港区重点发展集装箱及散货码头;东吴港区重点发展煤炭及矿石泊位;枫亭、城厢区东海镇沿线发展可停泊大型邮轮的客运码头;妈祖城、湄洲岛可建设旅游码头及国际游艇俱乐部等。4、对临海产业同意规划与建设根据港口及其后方陆域的特点,对临海产业重新布局。石化产业应该重点在惠安县的走马埭围垦地区及其附近海域建设;钢铁产业应在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发展;秀屿区的月塘镇、东庄镇应该发展污染较轻的临海产业;仙游经济开发区应该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5、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建立现代化陆路交通体系近期重点建设:(1)仙游妈祖城高速公路,全长约57公里,由仙游-枫亭-肖厝港-东吴港至妈祖城及湄洲岛。连接肖厝港与东吴港两大港区,是仙游等内陆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妈祖城及湄洲岛通往南方最快捷的通道,将是湄洲湾最重要的东西方向交通。(2)秀屿区东庄镇惠安县东岭镇高速公路,全长约37公里,由东庄镇-秀屿港-肖厝港-泉港城区-惠安走马埭围垦至东岭镇。连接秀屿港与肖厝港两大港区,连接秀屿区段的莆永高速与泉三高速南惠支线两条高速公路,沟通湄洲湾南北两岸。(3)涵江惠安公路(324国道复线),全长约62公里,可比324国道节省20公里。由涵江城区-黄石-城厢区灵川镇-泉港区界山镇至惠安县,是连接莆田市与泉州市的最便捷通道。6、对城市建设同意规划城厢区灵川镇、东海镇、仙游经济开发区、泉港区为城市主要居住区,仙游县城、妈祖城为卫星城。湄洲湾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定位:(1)生态型滨海新城。以生产服务业带动的新城区;依托滨海岸线和河流、山体等自然资源构成的生态宜居区;以妈祖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休闲中心。(2)GJ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海洋产业。建成GJ级石化基地及钢铁基地。(3)沿海重要交通及商贸中心。发挥区位优势,建设港口和铁路、高速公路一体的交通体系,建成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交通及物流中心、商贸中心。(4)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发挥独特的对台文化优势,加强两岸经济对接融合。四、总结随着GJ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部署的全面实施,湄洲湾迎来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湄洲湾的开发建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带动综合实力的跃升,对促进海峡西岸的崛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整合湄洲湾的港口资源、产业资源及行政资源,建立湄洲湾经济开发区,有众多利益:一、有利于推进湄洲湾沿岸石化经济区的更好发展,优化石化产业布局和配置资源,深化企业间合作,发挥规模效应和互补效应,促进石化产业一体化,延伸和完善石化产业链,进而建成GJ级石化基地;二、有利于节省社会资源,提高服务水平,促进湄洲湾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城市现代化;三、有利于发挥湄洲湾作为城市中心的核心功能,并带动仙游县的发展,推进同城化和经济一体化,弥补发展差距;四、有利于做好经济区的城市规划及交通规划,使居住区、工业区等区域布局更合理,交通更便利;五、有利于对湄洲湾港口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港口规划,促进合理布局;六、有利于土地的整理利用,减少土地浪费;七、有利于加强对工业污染、城市污染的控制和对湄洲湾的环境保护;八、有利于行政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ZF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减少重复管理。 总之,各项资源的整合将进一步优化湄洲湾的整体布局,加快湄洲湾环湾发展,促进开发利用,实现规模效应和互补效应。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23:0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阳光下 于 2024-12-6 23:35 编辑

撤销仙游,泉港县区行政,仙游,妈祖城为卫星城,枫亭转正为主城区
发表于 2024-12-6 23:1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十多年前某论坛上有人意淫的么,根本不是官方发的。
发表于 2024-12-7 08:1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下 发表于 2024-12-6 23:04
撤销仙游,泉港县区行政,仙游,妈祖城为卫星城,枫亭转正为主城区

想多了,泉港的主流语言文化主要是偏向惠安文化,只有靠近枫亭的界山镇才有明显的莆田文化痕迹,属非主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8-28 05:33 , Processed in 0.05583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