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背后的‘义乌指数’:一场生意与ZZ的微妙博弈 2024-10-24 10:39
当美国大选进入冲刺阶段,各类预测数据和观测指标活跃异常。然而,在这场全球瞩目的ZZ盛宴中,一个中国县城却悄然成为焦点——义乌。
这座小城以其独特的视角,通过竞选周边商品订单量的变化,似乎在无声地预测着谁将最终胜出。 义乌商家们对今年的大选态度变得格外谨慎。他们不再像以往那样高谈阔论,而是选择沉默以对。这种转变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玄机? 回顾2016年,特朗普意外击败希拉里当选美国总统时,义乌商家凭借大量特朗普相关商品订单成为了‘预言大师’。然而,四年后这一神奇‘义乌指数’却遭遇滑铁卢。拜登赢得了大选,但义乌市场上的特朗普应援旗销量依然火热。
今年,随着民主D候选人哈里斯取代拜登参选,义乌市场上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特朗普相关的竞选用品依旧热销,而哈里斯的周边产品则相对稀缺。这是否意味着特朗普的支持率仍然居高不下? 值得注意的是,大选双方都强调只销售‘美国制造’的产品,并拒绝使用‘中国制造’。这种变化给义乌商家带来了巨大挑战。
据《金融时报》报道,由于美国买家转向越南和柬埔寨采购,义乌商家接到的相关订单减少了20%至30%。 面对困境,义乌商家并未坐以待毙。他们积极转型,利用跨境电商平台直接向美国选民销售竞选商品。亚马逊上最畅销的带有特朗普或哈里斯元素的商品中,九成以上的卖家地址都在中国。 然而,当被问及大选情况时,原本侃侃而谈的商家们却变得讳莫如深。一位商家直言不讳地说:‘谁胜谁负和我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我只做好自己的生意就好了。’ 从批发到跨境电商,义乌商家们巧妙转换身份,依旧渗透到美国大选的周边市场。但在最接近结果的时刻,他们却心照不宣地选择了沉默。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考量?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还是对ZZ风险的规避?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无论如何,义乌商家们的经历揭示了一个事实:在全球化时代,经济与ZZ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一场看似简单的竞选周边商品交易,实则牵动着国际关系的微妙平衡。 让我们拭目以待,看这场生意与ZZ的博弈最终将如何收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