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534|回复: 2

福建首例成功救助!“厦门籍”中华白海豚“乐宝”回家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27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福建首例成功救助!“厦门籍”中华白海豚“乐宝”回家啦!2024-09-27 10:17·厦门日报
中华白海豚“乐宝”
  年龄:4岁左右
  体长:2米左右
  体重:110千克左右
  出生成长地:厦门西海域

工作人员护送着白海豚下水。(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8月17日下午
  中华白海豚“乐宝”在泉州南安沿岸滩涂被发现搁浅。被发现时,它的体表没有明显外伤,但体形消瘦,精神状态萎靡。
  8月17日晚
  “乐宝”运抵泉州欧乐堡海洋王国乐园水生野生动物救助站作进一步检查治疗。此后,救助人员每天对白海豚进行2到3次治疗,并进行24小时看护,定时检测呼吸、水温和游动状态。
  8月22日
  “乐宝”状态逐渐好转,能在水面长距离游动。
  8月24日
  “乐宝”已经能够自主吞咽。
  8月26日
  “乐宝”已经可以在暂养治疗池内主动捡食水中鱼饵。
  9月26日
  经一个多月的治疗,“乐宝”恢复健康,被送回出生成长地——厦门西海域,重归大海。

白海豚转运中。(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楼主| 发表于 2024-9-27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厦门籍”中华白海豚迷路后异地搁浅,经过一个多月治疗后,昨日,它被送回出生成长地——厦门西海域,重归大海。这是福建首例成功救助的中华白海豚。
  这只“厦门籍”的中华白海豚名叫“乐宝”,体长2米左右,体重110千克左右,是一只亚成体中华白海豚,四岁左右。昨日下午3时许,载着“乐宝”的大货车从泉州抵达厦门海洋管理公务码头。
  “一、二、三……”身穿潜水服的工作人员用力抓住托举“乐宝”的担架,把这只中华白海豚安全转移到“闽厦渔辅35002”执法钩机船上。
  虽已是秋分节气,但午后的阳光仍然火辣辣。工作人员想方设法为“乐宝”防暑,有的用雨伞为“乐宝”遮阳,有的不断舀水为“乐宝”淋浴降温。
  执法钩机船航行至厦门西海域后停了下来。随后,钩机起重臂牢牢钩住托举“乐宝”的担架,“乐宝”就像襁褓里的孩童那般,被缓慢地送至海面上。随着起重臂缓缓下降,“乐宝”慢慢浸入海中。
  提前跳入海中的七名工作人员有的托举“乐宝”,有的为“乐宝”按摩,小心翼翼地左右摆动它的胸鳍、上下摆动它的尾柄。
  “在岸上运输的时候,‘乐宝’身体出现短暂麻木和僵硬,我们让它的呼吸孔露出水面,通过按摩帮助它恢复血液循环,快速在水里保持平衡。”工作人员表示。
  两分钟后,通体灰色的“乐宝”慢悠悠地摆动尾巴,向大海深处游去,寻找它的族群。


中华白海豚“乐宝”在泉州南安沿岸滩涂被发现搁浅。被发现时,它的体表没有明显外伤,但体形消瘦,精神状态萎靡。
如何救助“乐宝”?
  对症治疗,还请骨科医生为其正骨
  “乐宝”是8月17日在泉州南安沿岸滩涂被发现搁浅的。被发现时,它的体表没有明显外伤,但体形消瘦,精神状态萎靡。
  接报后,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第一时间协调南安市农业农村局、泉州欧乐堡海洋王国乐园水生野生动物救助站、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救护研究中心启动救助工作。
  很快,“乐宝”被转运至泉州欧乐堡海洋王国乐园水生野生动物救助站。经过一系列检查,救助人员发现“乐宝”存在心肺功能受损、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胸鳍脱臼等状况。
  根据病症,救助人员给予静脉输液、肌肉注射、雾化吸入等治疗。针对胸鳍脱臼的问题,救助人员还请来专业骨科医生为它正骨复位。
  经一个多月的治疗,“乐宝”恢复健康,各项指标均正常,经过专家研判,“乐宝”可适时回归大海。

经一个多月的治疗,“乐宝”恢复健康,被送回出生成长地——厦门西海域,重归大海。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为何将“乐宝”送回厦门放归?
  是它的出生地,方便它寻找自己的族群
  “乐宝”是在泉州被发现的,为何送回厦门放归呢?
  “我们通过比对发现,这只中华白海豚是‘厦门籍’的,出生地在厦门西海域至九龙江口水域。”长期研究中华白海豚的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先艳介绍,在此前他们的个体识别数据库中,它的编号是“J0029”,它的母亲编号为“A0007”。
  王先艳说,放生海域要避开海水养殖区、船舶交通繁忙区、涉海工程施工区,选择人为干扰相对较小、海豚种群利用较多的海域。考虑到“乐宝”对活动于厦门西海域至九龙江口水域的中华白海豚群体较为熟悉,相较于搁浅地围头湾来说,它对西海域海底地形和潮汐环境等也更为熟悉,所以选择厦门西海域作为放归海域。
  昨日上午,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团队就提前对厦门西海域进行监测调查,寻找中华白海豚群体。发现白海豚群体后,团队一直远距离跟踪监测,直到放归运输船的到来。
  “我们选择在附近有中华白海豚群体的水域放归,方便‘乐宝’放归后能尽快找到中华白海豚群体。”王先艳表示。


  “乐宝”运抵泉州欧乐堡海洋王国乐园水生野生动物救助站作进一步检查治疗。此后,救助人员每天对白海豚进行2到3次治疗,并进行24小时看护,定时检测呼吸、水温和游动状态。
放归之后,健康如何监测?
  

 楼主| 发表于 2024-9-27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安装卫星信标,获取其在野外的位置
  放归之后的“乐宝”,依然牵动着大家的心。
  据悉,为了让“乐宝”顺利回归大海,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牵头组织,就转运流程、放归海域、放归后跟踪监测、再搁浅应急处置等方面制定详细预案。
  后续,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将进一步跟踪指导,做好海豚放归后的监测。
  “很多鲸豚类放归后容易发生二次搁浅,放归之后,接下来我们每个月都会对厦门西海域进行监测。”王先艳说,研究团队在“乐宝”的背鳍上安装了卫星信标,能够获取它在野外的位置,评估它能否重新融入原来的群体,也能够研判它是否发生二次搁浅。

“乐宝”已经可以在暂养治疗池内主动捡食水中鱼饵。


延伸
  水生野生动物救助体系功不可没
  鲸豚类搁浅救助存在诸多困难,国内外成功救助的案例极少。
  从接报后到现场检查、安全转移,再到救护人员和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凭借精湛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全力以赴进行救治与护理,最终救助成功。在这背后,福建省水生野生动物救助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以来,在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协调下,依托省内海洋馆(水族馆),先后成立6个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站,并在福建省水产研究所设立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救护研究中心。2024年,组建“福建省水生野生动物救护联盟”,构建起ZF部门主导、多方参与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体系。今年,还成立了“福建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专业WY会”,省内2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和技术团队共同研讨救护工作和政策意见,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提供科学、专业的指导。
  在城区海域看见中华白海豚仅有厦门
  中华白海豚属GJ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海上大熊猫”,对水质要求非常高,是检验海洋生态环境的一个指示性物种。厦门是全国唯一在城区海域就能看见中华白海豚身影的城市,每年的3月至9月是它们出没的活跃时段。
  1997年,厦门市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设立,此后我市又在火烧屿建立了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此外,我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中华白海豚种群及栖息地保护地方性规章《厦门市中华白海豚保护规定》,2008年在东部海域的五缘湾外侧白海豚主要活动区域,设立10平方千米为常年禁渔区,禁止捕捞,保障白海豚食物鱼类的资源。
  为了给中华白海豚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厦门市多措并举坚持做好保护工作。自2003年起,我市坚持开展增殖放流,21年来,厦门市海洋发展局累计放流种苗超过70亿个单位。厦门海域的水生生物资源得到明显恢复,为中华白海豚提供了充足饵料。
  另外,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利用每年“全国放鱼日”“全国海洋宣传日”举办相关活动,开展知识宣传普及,激发公众对保护生物资源的热情,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在厦门渔港、码头、船舶停靠点张贴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海报,向渔民宣传法律法规,不断营造群众自觉保护中华白海豚的浓厚氛围,努力为中华白海豚在厦门海域栖息繁衍创造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9-10 13:06 , Processed in 3.27352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