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福建机场集团”:最奇特的机场集团!2024-08-05 12:05·民航之翼

有网友让我写写福建机场集团。
实际上,福建机场集团既可以说没有,也可以说有。
说没有的理由是:
目前根本就没有“福建机场集团”这个企业。
说有的理由是:
有一家企业,实际上旗下管理着福建省内机场,是实质上的福建机场集团。
那就是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最奇特的机场集团
如果说厦门翔业集团是福建机场集团的话,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国内最奇特的机场集团。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唯一一家不是由省级国资控股的省级机场集团。
厦门翔业集团既然冠以“厦门”二字,就意味着这是一家厦门地方国企。
事实上,厦门国资委持有89.5%的股份。
还有10.5%是由GJ开发银行旗下的国开基础设施基金有限公司持有。
二是唯一一家不是以省会机场为主体的省级机场集团。
厦门翔业集团直接持有厦门空港68%的股权,还持有元翔国际航空港集团(福建)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从名称来看,元翔国际航空港集团(福建)更像福建机场集团。
事实上,元翔国际航空港集团(福建)则控股福州长乐机场、武夷山机场、龙岩冠豸山机场。
泉州晋江机场、三明沙县机场这两座机场则不在集团内,属于各自国资系统。 
实际上,厦门空港和元翔国际航空港集团都属于厦门翔业集团旗下公司。
因此,我们可以说福建有机场集团,但没有像其他省那样严格意义上的机场集团。
二、厦门翔业集团历史沿革 实际上,厦门翔业集团是在厦门机场的基础上组建的一家跨地域、多元化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厦门翔业集团的前身是民航厦门站。 1983年10月22日,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建成通航。 1988年10月22日,GWY同意将厦门国际机场下放给厦门市ZF经营管理,成立了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实行企业化经营,成为全国第一家下放给地方ZF经营管理的机场。 1994年,厦门市ZF为促进公司走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组建了多元化航空产业集团。 1995年1月,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更名为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有限公司。 1996 年5 月31 日,旗下厦门机场(A股简称:厦门空港)在A股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机场。 2012 年1 月1 日,更名为“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2003年-2007年期间,厦门翔业集团业务延伸至福州、龙岩,成为跨地区的企业集团。 其中最极具意义的一件事,就是在2003年4月。 这一年,厦门航空港集团以4.5亿元人民币收购了福州长乐机场90%的控股权,进而将福州机场纳入旗下。 这也是国内唯一。 虽然厦门是计划单列市,但收购省会机场,并由其进行管理,这在我国机场业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事。 在这期间,陆续将: 福州机场(福州国际航空港)100%股权 武夷山机场65%股权 龙岩冠豸山机场95%股权 收入旗下。 此后,厦门翔业集团在机场板块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形成以“产业运营”和“投资发展”双轮为驱动,重点布局机场业、物流与供应链、旅游酒店、临港经济片区开发运营管理四个板块,成为一个跨地区、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 截至目前,厦门翔业集团拥有的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合计79 家,其中二级子公司23 家,三级子公司53 家,四级子公司3 家。 按照板块划分,其中: 机场管理板块18 家 文旅板块31 家 物流与供应链板块11 家 片区开发运营板块17 家 产业孵化板块2 家 截至2024年3月底,厦门翔业集团: 总资产532亿元 总负债275亿元 净资产257亿元 资产负债率51.7% 2024年一季度,厦门翔业集团: 营业收入37.67亿元 净利润2.53亿元 不过,厦门翔业集团毕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省级机场集团。 三、人大DB提出组建福建省机场集团的建议 其实,福建省有许多业内外人士多次提出了组建福建省机场集团的建议。 2022年1月,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DB大会第六次会议上,福州DB团 人大DB陈善明提交了《关于全面推进福建机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议案。 在议案中,陈善明DB认为: 一是福建省民航缺乏专业的行业管理机构。 福建民航方面,机场建设由发改委部门幸头推进,运营方面地方各自为战。 行业管理职能缺位、机场发展主体分散,一是难以形成有效的民航发展推进机制,省市LD争取的很多GJ政策,因缺少专班跟踪,落地成效不足;二是难以形成有效的引领战略。 二是福建省航路与GJ干线网络对接滞后由于缺乏省级统筹,省内机场各自为战,福州厦门行业话语权低,难以争取到行业主管部门支持。 三是福建省机场管理模式弊端凸显。 GJ对于福州和厦门的机场定位都是“海丝”核心区门户枢纽机场,应该通过统筹分工,实现两大机场协同发展,通过强化枢纽机场作用,使机场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擎,但在现行体制下,机场建设投资、国际航权安排、空城使用、航班时刻、基地航引进及配套产业等资源分配均以厦门为中心,其他机场均是厦门机场的补充。 并提出组建福建省机场集团的建议。 提供了两种组建方案,但无论是那种方案,都是福建省成为控股股东,厦门市成为二股东。 方案一:省里现金+资产注入 按照省里控股原则,省里注资200亿元后,其中省里占39.54%控股,厦门市国资委占32.75%(含龙岩市部分权益),福州市占9.58%、泉州市占8.56%、三明市占5.22%、南平市占1.87%、社会流通股占2.49%。 方案二:省里现金+资产、福州市资产注入 省里通过“现金+资产”方式注资250亿元,同时为更好地推进高铁进机场,福州市将F2、F3线莆田、宁德至长乐机场高速铁路(总投资414亿元,项目资本金40%)注入省机场管理集团,使省机场管理集团净资产达到726.62亿元,其中省里占34.69%控股,厦门市国资委占23.03%(含龙岩市部分权益),福州市占29.53%、泉州市占6.02%、三明市占3.67%、南平市占1.31%、社会流通股占1.75%。 当然还有其他建议。 翼哥认为,陈善明DB的提案还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但能否推动组建福建省级机场集团,就很难说了。 不管是福建省机场集团也好,还是厦门翔业机场集团也罢, 祝福,福建民航事业越来越好。 参考资料: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_陈善明DB_关于全面推进福建机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03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