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890|回复: 16

县城经济没有未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8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县城经济没有未来首发2024-07-25 05:01·罗sir财话
2000多个县城,3万多个乡镇,共同组成了特有的“乡土中国”。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县城经济?
有人说县城经济是下沉市场,是国内消费市场的风向标和未来,依然具备着不俗的消费力;还有人说县城经济是“濒死”的,除了生活就是打麻将。
今年年初围绕消费的“回乡见闻”,一度让人们误以为县城经济似乎比一二线城市更好,甚至还一度传出北漂消费降级,县城消费升级的话题。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虽然从宏观经济来看,县城确实每年都在变化,但这种变化和一二线城市相比,本身就是存在着参差的,更何况国内两千多个县城,本身经济条件也是千差万别。
县城有强有弱,本质上和大城市是一样的,但县城不同的地方在于,受限于人口和地理因素,它的衰败在某种意义上,几乎是必然的。


为什么说县城经济没有未来?
这里的县城,更多指的是除江浙沪地区之外的县城,它更能够DB着我国县城经济的基本面貌,即人口流失,产业落后,消费不足。
当然,支撑县城经济最后倔强的,基本上还是“一代们”。
他们是GWY、医生、教师等天花板级别的职业,父母退休金加起来甚至可以达到一万,这成为了儿女留在县城生活上班的最大依仗。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依靠原生家庭的裨益,年轻人留在县城,要想维持乃至过上大城市的生活,其难度当然要比留在大城市更高。
大城市的消费水平一定比县城更贵吗?
未必。
在层层分销之下,县城的商品流通成本反而会更高,又或者同业竞争不充分、信息不对等,都会造成县城商品价格更高的劣势。
每次逢年过节,是县城乡镇最热闹的时候,但由于供给关系被打破,此时市场上的蔬菜、肉类、乃至水果,价格往往都比大城市更贵,而不是更便宜。
另外哪怕是饮食方面,县城在某些地方也不输大城市。
春节带来的大规模返乡人群,是下沉市场餐饮品牌少有的增长机遇,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空间可以永无止境增长下去。
下沉市场的最重要的核心之一,就是下沉。
今年年初,美团的数据显示,从小年到正月初八,星巴克、瑞幸、库迪等多个头部品牌的县城咖啡外卖订单增速已经达到136%,远超一二线城市。
更多的,这并非县城本身的独特优势,它更像是极强的节日化属性,这也意味着,它不是常态,而是偶然。
人口,决定了县城经济发展的上限,以及放缓的下限。


和一二线动辄百万千万人口的大城市相比,县城经济的最大薄弱之处,就在于人口不足。
人口决定着社会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样也决定着经济交易环节中最大的运输成本,县城经济固然有着更多的空闲时间,但这往往也意味着,大量的时间是无效的,是没有产生经济效益的。
在人口天然不足的劣势之下,县城还面临着收支不平。
在中西部地区的许多县市,年财政收入只有几个亿,但年支出却高达几十亿甚至是更多,更多的,在不那么市场化的县城经济里,它的活力和朝气,更多还是事业单位员工贡献的。
例如退休干部和事业单位人员,在职干部和事业单位人员,老师、医生等等,由于这些人的收入稳定可观,因此也导致县城经济有它热闹充满活力的一面。
但除此之外,县城经济很难依靠其他产业发展。
很多县城叫公仆经济,靠的是转移支付,而每座县城大部分的经济交易行为,主要也都是围绕GWY、事业单位等体制人员展开的。
但未来呢?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在东北等一些县城,已经出现了人越来越少,甚至“鬼街”的现象,这也导致县城经济的未来,如果不能够以市场经济为突破点的话,那么县城经济的未来,很难长期靠事业单位去盘活。
毕竟每一个事业单位的背后,都需要依赖税收去供养。
我国每年大约有8000万人吃财政饭,需要花费税收的40%左右,而在县城这样一个地方,也许总人口只有几十万,但大大小小的各种局、各种单位一样不少,有着大量的事业单位人员。
尤其是考虑到我国两千多个县城,三万多个乡镇,这背后的体制人员,几乎已经成为全国吃财政饭最为庞大的群体。
他们支撑起了县城经济的底色,但支撑他们的,又是县城经济里每一个活生生的人。
而制约县城经济的最大因素,就是“人情社会”。
在县城,无论是看病、上学还是处理交通违法,大家都不是照章办事,而是想方设法找关系解决,但什么样的人最有关系,什么样的人最没有关系呢?
这一点不言而喻。
在一个靠关系的县城经济里,显然普通人最没有关系。
经济学家张维为曾说,市场经济的最大受益者是普通人,因为市场经济解决了过去我国社会的人情关系,因此大量的普通人可以脱颖而出。
但在县城,没有关系半步难行。
这是制约县城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许多经济发展缓慢的县城,并非缺乏资源,只是被一些条条框框束缚了手脚,甚至还会存在着排外的经济因素,这也导致一些新产业无法引进,投资者也不敢进入。
寻租空间越多,市场的不确定性就越大,县城经济自然也就难以为继。


在一个越是强调人情世故,越是强调关系的生态经济里,对普通人、对年轻人来说,就越是难有向上发展的通道,这也是为什么年轻人会逃离县城的根本原因。
在一个不那么市场化的县城里,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当然更适合事业单位生存,年轻人回县城就业,更多也是为了“继承家业”,而不是靠着自己的能力去打拼。
而那些没有什么家业的年轻人,只能去到大城市,在市场中证明自己的能力。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扩大,县城所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有人口不断流失,产业不断萎缩,县城更大的挑战可能还是财政问题,当吃财政饭的群体越来越庞大的时候,当财政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可能就是县城经济开始走下坡路的开始。
随着我国总人口历史性减少,它的到来很可能仅仅只是时间问题。
县城和大城市之间的落差会越来越大吗?答案几乎是肯定的。
无人驾驶、无人商店、甚至是无人麻将,当这些新技术已经出现在大城市的时候,而县城却早已经破败不堪,无人居住,这是东北县城的现状。
也是我国人口急剧萎缩下未来县城的普遍样本。

发表于 2024-9-18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人‌皈依者狂热罢。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8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泉州市晋江区快了
发表于 2024-9-18 21:2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浙沪的县城有几个比晋江石狮强
发表于 2024-9-18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集美同安翔翔安海沧也快完蛋了?
发表于 2024-9-18 21: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简单啊,全部把县城改为地级市。
发表于 2024-9-18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刺桐花开 发表于 2024-9-18 21:19
所以泉州市晋江区快了

改不动的,再过10年还是这个论调
发表于 2024-9-18 22:3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hangel 发表于 2024-9-18 21:20
江浙沪的县城有几个比晋江石狮强

泉蛙没见过世面
发表于 2024-9-18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县城有天花板,再怎么强也突破不了。
发表于 2024-9-18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未来,关键看有没有产业,能不能提供就业。
发表于 2024-9-18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LamFuKee 发表于 2024-9-18 22:40
县城有天花板,再怎么强也突破不了。

昆山晋江南安的天花板在哪里?
发表于 2024-9-18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瓦林老被 发表于 2024-9-18 22:41
有没有未来,关键看有没有产业,能不能提供就业。

暂时赞同你的观点。现在看起来水头产业有点力不从心,而上南安的产业二产非常强劲,三产在市区就不说了。同为南安人,共勉。(除非你不是南安人)
发表于 2024-9-19 05:5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hangel 发表于 2024-9-18 21:20
江浙沪的县城有几个比晋江石狮强

把强改成穷字
发表于 2024-9-19 09:1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那些是北方
发表于 2024-9-19 09:3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gel 于 2024-9-19 09:35 编辑
低调的浙K 发表于 2024-9-19 05:55
把强改成穷字


山沟沟就不要找存在感了
挣再多钱也是回不去的山沟沟
发表于 2024-9-19 09:3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过路老妖 发表于 2024-9-18 22:37
泉蛙没见过世面

普通县城是没有未来的 搬来泉州吧
发表于 2024-9-19 09:4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县城最大的问题是财政问题,没钱有未来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9-10 20:12 , Processed in 0.0508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