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目前,海珠区正处于机遇叠加的窗口期、发展潜能的释放期,也是干事创业的黄金期。海珠要准确把握“时”与“势”,应时而动、乘势而上,加快推进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今后五年,海珠区将全力做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城市更新“双引擎”,优化“一区一谷一圈”三大空间布局,加快建设数字经济示范区、产城融合引领区、城央生态宜居区、文商旅融合样板区,逐步建成有活力有魅力有竞争力的数字生态城,奋力打造广州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先锋。 此前,海珠提出“一区一谷一圈”,正是破局中、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关键“大招”,明确了东部建设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简称“琶洲试验区”)、中部建设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西部建设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 此次依旧坚持全力推进“一区一谷一圈”建设,正是为了深化构建优势互补、多点支撑的区域发展布局,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琶洲试验区依旧主攻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 会议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数字经济示范区。举全区之力推进琶洲试验区建设,打造“数字+会展+总部+高端商贸”融合发展的产业新高地,力争到2025年琶洲试验区营收突破5000亿元。加快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构建“头部企业+上下游配套项目+研发+场景应用+金融+人才”的产业生态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发展一马当先的琶洲西区,琶洲中区、东区、南区的功能定位也浮出水面。会议提出,明确各板块功能定位,琶洲西区建设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先导区、中区建设智慧会展和总部经济创新区、东区建设未来超级总部区、南区建设创新融合拓展区。 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则看中山大学、海珠湿地、中大纺织商圈这三大“主角”。 会议提出,着力打造环中大创新生态圈,有机串联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着力提升海珠湿地圈层发展能级,构建“湿地+林荫大道+都市圈”空间布局,让湿地成为招商引资和创新创造的“金字招牌”“绿色筹码”。促进中大纺织商圈向数字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建设国际纺织时尚之都。 此前,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的提出,让人关注到海珠西部焕发新活力的契机,此次会议进一步细化,提出坚持以文兴旅、以旅促商,深挖城区文化内涵,积极引入新零售、数字消费、时尚创意等新业态,打造广州历史文化传承地和品质消费体验地。 具体实现路径也呈现多点发力的特点。会议提出,发挥西部老城区街道主体作用,有序推进南华西街、洪德巷、龙骧大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推动海幢寺、潘氏大院、大元帅府等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以数字和潮流赋能江南西等传统商圈转型,以修旧如旧模式创建更多“太古仓式”的文商旅融合特色体验区,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高水平建设广州塔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串珠成链打造环岛滨水文化长廊。 乐天智谷 国际智能科技创新谷 乐天智谷是广州市攻城拔寨重点项目、2019年广州市提质增效试点园区、广州市中小企业服务站。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科韵南路与新滘东路交界处,区域所在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琶洲高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重要的支点。 园区以人工智能、5G技术、数字经济、物联网为主导产业,为入园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创新孵化服务和资源协同对接服务,并促进相关产业的资源共享、共融、互生。 “粤港澳青创湾”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青创湾基地)于2018年9月开始在海珠区委统战部、区科工商信局的指导下筹建,由澳门青年领袖周王安先生发起,整合广州、深圳及港澳台地区30多个社团与港澳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及密切协作关系,汇聚了包含宏观经济政策、科技创新服务、智能科技产业、新商业社群运营的各领域的核心优势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