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 争创GJ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我市发布16条措施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积蓄未来发展新势能,提高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
●至2026年将统筹不少于300亿元的财政科技资金、带动各类资金3000亿元
新春伊始,我市科技创新工作以“开年即冲刺”的姿态抢开局,谋发展。日前,SW、市ZF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 争创GJ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一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积蓄未来发展新势能的接力赛按下了快进键。
随着《若干措施》的正式实施,我市将持续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科技集群综合竞争力,提高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争创GJ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发展新动能。
《若干措施》在增强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科技创新“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支持体系、营造更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创新生态等四个方面提出16条措施,有效期3年。
【厦门2023科技创新成绩单】
全球“科技集群” 我市位居第80位
2023年,我市全面贯彻D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定有力,树立起厦门科技创新品牌“苏颂工程”(即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动能转换取得积极进展,成绩有目共睹:
2023年9月27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厦门位列全球“科技集群”第80位、“科技强度”第81位,较上年分别提升11位、12位。
2023年11月22日,全球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发布《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其中全球领先科研城市及都市圈最新名单显示,厦门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上升25位,跃升至全球第3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