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233|回复: 0

第39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举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0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第39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举办原创2023-11-20 11:10·厦门日报社

小发明家们比拼创造力。


全自动煎蛋器、水陆两栖水面垃圾回收无人艇、鼓浪屿电动板车的改进研究……11月18日至19日,第39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顺利举办,小发明家们脑洞大开,比拼创造力。

  本届大赛由厦门市科学技术协会、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共青团厦门市委和市关工委联合主办,福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市两岸青年创业联盟、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市青少年宫、市科普作家协会和厦门高新学校协办。
  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举办一届,是我市规模最大、涉及学科最多、规格最高、参赛学生人数最多的全市性青少年科学探究和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集中展示的科技赛事。大赛历时4个月,最终将决出本年度市赛奖项,以及推荐参加省赛的名单。
  比赛规模更大

422所学校10271名师生参赛

  作为各界关注、学校重视、家长支持、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全市性青少年科技赛事,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影响力、辐射力、凝聚力逐年增强。据组委会办公室统计,今年参赛师生达10271人,较去年增长30%,参赛学校达422所,较去年增长20%。
  今年,金门代表队带来3个项目参赛。来自金门高中的高二学生陈柏澄是第二次参赛。2018年,他在读小学时,参赛作品“用废玻璃瓶制成的水泥砂”从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脱颖而出,在全国比赛中获奖。这次,他将创新方向转向数学,和队友带来“从图形内在结构探讨凡·奥贝尔定理的推广”项目。陈柏澄说,相较五年前,大赛的规模大了许多,选手们的实力更强,竞争也更激烈,“但能通过大赛的平台结识到这么多优秀的同龄人,我们都很高兴,也很兴奋。”
  大赛决赛分为项目展览与封闭问辩两个阶段。其中,展览现场宛如一个科创集市,选手们将作品实物与介绍展板安置在相应摊位,向过往的来宾“兜售”自己的好点子,还时不时到其他选手的摊位上交流互动,碰撞智慧火花。
  退潮后海岛间的海路是渔民出行的要道。金门中正学校的陈俊熙和队友发挥巧思,将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应用到海路建设。陈俊熙介绍,“海路是添加钢筋的,钢筋长期在海边容易锈蚀。我们就地取材,用互花米草中段当作造海路的材料,不仅能铲除外来物种,还能节约成本。”
  “参赛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其他选手的想法给了我们新启发。”同安一中的吴妍希说。
  赛事精彩纷呈

2292个项目展示创意成果

  本次大赛,全市各区、各学校重视和践行“科技创新”教育理念,充分整合资源,从质和量两方面下功夫,积极申报科技创新创意项目。据统计,共有2292个项目参赛,较去年增长13.5%,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的科技创新项目、实践活动项目、科幻画及科幻文字项目全线增加。项目涵盖数学、物理与天文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工程学、环境科学、行为和社会科学8个学科,许多作品兼具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展示性。
  来自集美中学的洪子涵带来的机器人可以精准识别出农作物和杂草,并以此来控制肥料和药剂的使用量,实现农业生产的降本增效。“机器人搭载摄像头视觉模块,只要把坐标传送到中控系统,中控系统就会驱动轮子移动到农作物或杂草的上方。接着通过十字垂直推杆模组,进行精准喷洒,成本至少节省一半。”
  在养老院食堂,如何针对老年人的不同身体状况进行饮食管理?双十中学镇海校区的蔡霁韬设计了一款数字化长者健康食堂系统,用于解决这个问题。“用餐者来到食堂后进行人脸识别,系统自动读取相应健康资料。食堂在给用餐者送上菜品时,就可以根据用餐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管理。”
  来自科技中学的马明阳带来一款珊瑚礁体检系统,利用超声波探头为珊瑚礁“听诊”。“这套系统相比于传统人员下水采样、光学测量等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准确率更高。”
  当下正值换季降温,一旦感冒发烧头痛,究竟是新冠病毒感染、甲乙流病毒感染,还是普通感冒?这样的疑问让厦门外国语学校的张槿雯开动脑筋,设计出一款甲乙型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抗原三合一联合检测试剂卡。“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只要一次采样,就可通过试剂卡的显色情况知道三个项目的检测结果,准确性高,成本低廉。”
  搭建学习平台

加强后备科技人才梯队建设

  大多数选手的发明创造都可用“接地气”来形容,而双十中学思明分校的初二学生林廷润带来的项目则是“仰望星空”——“弱发射线类星体寄主星系尘埃辐射与恒星形成”。这位热爱天体物理学的少年主要利用开放数据库的数据展开研究,他介绍,弱发射线类星体的寄主星系处于星系形成和演化的早期阶段。“虽然这项研究目前看来没那么实用,但能帮助我们增进对宇宙演化的理解。”林廷润说,他还想继续学习精进,未来从事相关研究工作,参赛进一步激发了他对理论研究的兴趣,深入探索科学奥秘。
  大赛期间,还同步开展科技辅导员论坛交流活动,交流展示优秀科技教育理念和创新成果,提升厦门市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教育能力,为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来自全市的近百名科技辅导员教师参与活动。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广大青少年搭建创新学习平台,也为辅导员老师提供科技教育交流机会。厦门市科协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厦门市科协将继续发挥科协组织科教资源优势,动员各方力量,全面提升科教资源服务能力,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为加强后备科技人才梯队建设做出新贡献。
(文/厦门日报记者 黄琬钧 通讯员 姚晓青 范丽辉 图/厦门日报记者 卢剑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9-10 13:39 , Processed in 0.05522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