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全国哪个省份民营经济比重最高? 说到这个问题,不少人会想到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民营经济大省,却很难联想到来自中部的湖南。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湖南民营经济增加值3.39万亿元,同比增长4.3%,占全省GDP比重达到69.7%。 这个数字,比第二名福建还高出0.3个百分点,在已公布数据的省份中排名第一。换句话说,湖南全省近七成GDP都来自民营经济,这也决定了其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  就在近日,湖南SW、省ZF印发《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从6个方面提出30条具体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除了实打实的政策支持,D政LD密集调研座谈、招商引资“组合拳”频出……当地近年对民营经济和民企的重视程度可谓空前。 官方“力挺”背后,诸多隐忧也不容忽视。 今年以来,湖南经济增速连续三个季度跑输全国大盘,前三季度经济增长4%,在GDP十强省份中居倒数第二。此番“顶格”发力扶持民营经济,能否助其扭转局面?
发轫时间拉回到1980年。当年6月,原在长沙房地产管理部门工作的李静,停薪留职从事个体经营,成为全国第一个由SZ批准同意的个体工商户。 同一年,湖南邵东人曾小山以仅有的2000元钱,在家乡流泽镇创办湖南第一家民营企业——邵东流泽铝制品厂。 在曾小山创业6年后,在洪源机械厂就职的梁稳根拉着校友唐修国、毕业于哈工大的毛中吾和洪源厂计量科助理工程师袁金华一起,毅然放弃“铁饭碗”,决定自己办厂。三一集团就此萌芽、发轫,直至成长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龙头。 乘着改革东风和敢为天下先的民企“湘军”,湖南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到2012年,湖南民营经济增加值12518.48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6.5%。这一比重虽然已高于全国水平,但和其他几个民营经济大省相比并不算突出——2012年,河南、福建、浙江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68.5%、66.7%、63.8%,均明显高于湖南。 此后近十年时间,湖南民营经济总量及其占比持续提升。 2021年,湖南民营经济增加值增至2012年的2.58倍,占GDP比重从10年前的56.5%提高至70%;民营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超75%,比2012年提高9个百分点;民营经济上缴税金2851亿元,增长133.3%。  2022年,湖南民营经济增加值3.39万亿元,GDP占比略降至69.7%,但相比2012年已经反超河南、福建、浙江,在全国各省份中明显领先。 从规模看,湖南民营经济总量反超四川,并进一步拉开与湖北的差距,从2012年领先700亿元增至2022年约4800亿元。 在湖南省内各领域发展中,民营经济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8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额;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民营企业占比超90%;全省连续三年实施的十大产业项目、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中,由民企牵头的占一半以上…… 至此,湖南民营经济的“76999”发展格局也已成型:民营经济占据全省70%以上的GDP、60%以上的税收、90%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90%以上的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90%以上的新增企业市场主体数量。 相较于全国的“56789”格局,湖南显然已经走在了前面。
隐忧然而,民营经济占比高,并不意味着实力就强。 就民营经济规模而言,湖南与江苏、广东、浙江等省份仍然差距较大,2022年,湖南民营经济增加值仅相当于江苏、广东、浙江的47.8%、48.6%、65.2%。 从直观反映民营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多项指标看,湖南的短板更为突出。 以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为例,不仅总数和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层次、创新能力也偏低。  GJ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湖南常住人口位列全国第7,私营企业、个体户数分别为87.2万户、327.7万户,合计414.9万户,总数排名全国第11位;私营企业、个体就业人数分别为514.4万人、535.1万人,合计1049.5万人,总数居全国第15位。  进一步看,民企百强DB着各地民营市场主体的头部力量。  图片来源:《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 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湖南共7家民营企业上榜,不仅在全国排名靠后,在中部6省中也仅高于江西、与安徽并列倒数第二。从入围名次看,7家湘企中,只有三一集团以68名跻身前100强。 再来看湖南省内的民企百强实力。 2022年三湘民营企业百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湖南省民营经济营业收入总额和资产总额均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营业收入总额为10780.22亿元,增长23.89%。相比之下,湖北民企百强营收16684亿元,安徽14939.65亿元,河南14189.46亿元。 从入围门槛看,湖南2022年百强民企“守门员”的营收为21.9亿元,湖北、安徽、河南则分别达39.1亿元、55.3亿元、30.92亿元。 这种现状,用当地媒体的话说,就是“大企业顶得不够高、小企业铺得不够广”。 此外,公开数据显示,湖南民营经济规上工业营收排名全国第12、中部地区第5;规上工业利润排名全国第16、中部地区第6。湖南非公工业企业R&D人员占其从业人员比重仅3.3%,比国有控股企业低2.6个百分点,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