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227|回复: 0

深度回应“惠邑风流人物”对福州的认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3 00:0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福州之“江南化”:
福州跟江南实则形似而神不似。由于发展和崛起的成因和条件的巨大差异,其实福州文化老早就已经自成一体。只是由于古时候福州书生进京赶考经常途经江南,而跟江南文人交流较多,而学进一些表面形式。而真正体现人文精神的部分其实并没有学进去多少,甚至可能还没有厦门学得精道。
另外福州一些文人喜欢模仿江南,那其实叫做“玩高雅”,而不是真正的构建地方文化。文化是一个宏大的概念,“玩高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2)陈嘉庚所言福州社会腐败问题:
陈嘉庚在福州的活动时间高度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历史时期,而在真正处于福州社会变革白热化阶段的抗日战争时期,其本人在国外避难,其提及福州也是在国外,对抗日战争时期福州的情况所知甚少,因而其所言只能DB一个很小历史时期的情况,不宜过度解读。
实际上,福州的自我反腐能力较强,当时只是各阶层之间还在温和谈判,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之时福州的小市民彻底推翻门阀统治,让福州的地方精神开始逐渐流向全民共有。所以才说福州根本不需要谁对其革命,你该做的只是管好自家的门阀势力。反而是有些人没有了解清楚情况,自己想当然地滥用“培养家国情怀”“公平正义”等旗号对其革命,结果适得其反,反而搞得两败俱伤一地鸡毛,越革命越腐败,比如刘连昆案。
3)关于林则徐:
说要革林则徐的命完全是脑子有问题,因为历史变革需要一个过程。从某种定义来讲,林则徐也算是门阀世家出身,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哪个地方文化圈不是门阀世家绝对封闭式垄断统治。因此能够诞生林则徐,起码说明福州当时已经走出了门阀谋求自我改良的历史阶段,即因历史局限性导致的问题不应该作为衡量谁应该被革命的标准。就从门阀论来讲,福州在近代经历了3个阶段的变革:
a.第一阶段是从林则徐开始,福州进入了门阀谋求自我改良的阶段。
b.第二阶段是从严复开始,福州进入了平民参与门阀主导地方文化改良的阶段(特别提及:陈嘉庚对厦门本质上也是做这种阶段事情)。
c.第三阶段是福州小市民终于彻底意识到了门阀统治(包括福州门阀,但是他们认为这是所有地方门阀的通病,而非福州门阀特有)必然造成腐败,而推翻了门阀统治,让福州的地方精神开始流向全民共有。
也就是说厦门还停留在为门阀选拔更优秀的经理人的阶段,而福州干脆已经走到了“去门阀化”的更高级的地方文化发展形态。
4)福州之“平庸”:
我之前提到,福州已经走到了“去门阀化”的发展阶段。“去门阀化”往往意味着要褪去看似是高雅范式、知识精英范式的浮华,而在高度原子化的环境下重新探索地方文化的解释方式,而这样的探索必然是一项声势浩大的工程,会产生诸多方面的阵痛,甚至是教育成绩方面。有些以知识精英自居的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实质,仅凭一些表象就认为福州平庸,由此错误地认为批臭福州才能够带来社会的公平正义,却并没有意识到此举只会适得其反。因为这些人自以为用成绩衡量人才很公平,却并没有意识到再怎么优秀本质上都只是在为某些门阀世家卖命,而有为门阀世家卖命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即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导致不公平的根源。即因为福州的这种“平庸”的表象而批臭福州其实是在宣告“去门阀化”探索的彻底失败,是在用眼下的教育成果公平换取更长远的人格不公平。
特别提及:这几十年来打着“家国情怀”的旗号对福州的军事戒严往往难逃腐败魅影,这几乎成了一种魔咒。那些“爱找关系”“骨子里认同腐败”的福州人,恰恰大多是某些人标准上“有家国情怀”“不会限于福州的地方利益,而能够服从不是福州所能够理解的GJ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人,即某些人所认为的公平正义观在真实情况下实则自相矛盾。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还望某些人反躬自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9-10 06:42 , Processed in 0.04387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