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有一座城,研发更快,转化更强。它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人来厦创新创业的首选地——厦门科学城。 以2021年为时间轴,在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厦门科学城从全局谋划,打造支撑服务GJ区域重大战略的创新高地。 “成功突破关键技术”“又有科创成果落地转化”……日前,记者在厦门科学城多个片区,看到这座科创之城的澎湃活力。 厦门科学城未来产业园(先进制造园)一进门左转,就能看见中科海锐(厦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海锐”)厂房。这几天,厂房内生产设备满载运转;固化车间中,13台一人多高的高温烘箱火力全开。 “这一流程就像是烤面包,”中科海锐负责人严开祺介绍,正在烤的“面包”,是能够抵挡万米深海压力的新型浮力材料。“奋斗者”号载人潜水艇结构中,有七成正是这种浮力材料。 今年4月,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密度微球及复合材料研究院”项目在厦门科学城正式落子开工,由中科海锐具体运营,并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启动、当年投产。 一批像低密度微球及复合材料研究院这样的新型研发机构今年来相继成立:天津大学“厦门市北洋脑机接口与智慧健康创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蓝威可靠性系统工程研究院”等6家新型研发机构被引进并启动建设。 8月,厦门科学城管委会正式组建成立,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打造迈入了新阶段。眼下,厦门科学城主要园区载体入驻各类企业超过1400家,Ⅰ号孵化器已投入使用,苏颂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启动建设,首家联合实验室——“摩方联合创新实验室”签约落地,中关村大学科技园联盟成果转化基地入驻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等领域项目42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