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Kirin9000

一个猜想:厦门地铁与泉州地铁要到哪一年才能连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4 23:2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leolin80 发表于 2023-9-14 23:10
R1是有准生证的,只是具体的建设方案需要调整报批,而到南安的延伸线没进入厦门地铁第三轮,也就不可能得到 ...

哈哈,我和你是一样的观点,首先R1已经是省里批准,有名分的,而三延还停留在两边磋商阶段,都没进厦门的三轮规划,加上现在新建线路对客流要求高,决定下一轮报批情况,厦4拖了这么久就是考虑潜在客流不足的问题。下南安和厦门之间虽然有客流需求,但时空分配很集中,基本就是上下班客流,客流强度是一个问题。
发表于 2023-9-14 23:3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Kirin9000 发表于 2023-9-14 23:13
着好比有准生证就是生不出来有啥子办法?我依然看准延伸段会比R1早落地

3支延伸线就算明年批第三轮,批完后3年上报三调,上报第二年通过,再5年建设,至少也是10年后的事情了

点评

问题是我现在都看不到十年后能开工R1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14 23:33
 楼主| 发表于 2023-9-14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leolin80 发表于 2023-9-14 23:32
3支延伸线就算明年批第三轮,批完后3年上报三调,上报第二年通过,再5年建设,至少也是10年后的事情了 ...

问题是我现在都看不到十年后能开工R1,R1 先开工了等于打脸某个国假级都市圈
发表于 2023-9-14 23:3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satin 发表于 2023-9-14 23:28
哈哈,我和你是一样的观点,首先R1已经是省里批准,有名分的,而三延还停留在两边磋商阶段,都没进厦门的 ...

不是省里通过的问题,省里通过没啥难度,关键是R1是以当年海西城际规划名义GJ通过的,这个才是最大的难度
发表于 2023-9-14 23:3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Kirin9000 发表于 2023-9-14 23:33
问题是我现在都看不到十年后能开工R1,R1 先开工了等于打脸某个国假级都市圈
...

不至于,泉州现在和以前态度不同了,单独申报地铁现在看来短期内没可能,只能指望R1了,而厦门方面新机场也需要R1拉客流,省里也要求高铁进翔安机场,就是借的R1,至少在3支进三调前,还是R1靠谱点

点评

但愿吧,不论R1还是延伸段都是便利往来,都是利好闽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15 07:35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4 23:3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leolin80 发表于 2023-9-14 23:35
不是省里通过的问题,省里通过没啥难度,关键是R1是以当年海西城际规划名义GJ通过的,这个才是最大的难度 ...

确实,这个资质才是最关键的。
发表于 2023-9-14 23:3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satin 发表于 2023-9-14 23:28
哈哈,我和你是一样的观点,首先R1已经是省里批准,有名分的,而三延还停留在两边磋商阶段,都没进厦门的 ...

R1是以城际铁路名义批复的,客流考核标准和地铁完全不同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leolin80 发表于 2023-9-14 23:37
不至于,泉州现在和以前态度不同了,单独申报地铁现在看来短期内没可能,只能指望R1了,而厦门方面新机场 ...

但愿吧,不论R1还是延伸段都是便利往来,都是利好闽南
发表于 2023-9-15 14:3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leolin80 发表于 2023-9-14 23:38
R1是以城际铁路名义批复的,客流考核标准和地铁完全不同

泉漳想要r1是地铁那样的
发表于 2023-9-16 00: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壶见 发表于 2023-9-15 14:33
泉漳想要r1是地铁那样的

主要看以什么名义批复,和最终什么制式关系不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9-4 20:08 , Processed in 0.05174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