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652|回复: 1

[转载] 到漳州龙海,觅大明第一港的繁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2 11:2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片土地,曾拥有千帆竞渡、万商云集的明朝第一港月港,引领着古老中国在大航海时代迈入全球化的浪潮。这就是漳州龙海。
东南卫视“海洋季风”通栏节目带之《山海福建》,6月28日18:00,一起走进现月港繁华的后港古街,探寻漳州海商崛起的密码。
后港古街:最闽南 古早味

要品读原汁原味的龙海往事,还得从这一句句地道的闽南讲古开始。讲古就是说书、讲故事。听讲古,是后港古街所在地老石码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从“古镇石码”“锦江开埠”“月港中兴”,到“石码解放”“古镇新貌”“撤县建市”,这些条石上的文字也正在讲述着龙海的历史与变迁。

锦江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722年,它不仅是石码教育的先驱,也是龙海教育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目前,书院开设了书法课堂,以传授闽南文化为主要内容,还布置了老物件展厅,为龙海的传统文化传承提供平台和样板,成为开放式的文化活动场所。

雨中逛后港古街,蔡港渠的水波光影中依稀可见“商贾咸聚”的盛景;闽南骑楼的红砖弥散着人间烟火气息,一砖一瓦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东西贸易交融、商海浮沉的沧桑往事。
后港时光 古街新遇

夜幕降临,后港古街的灯笼亮了起来。夜游蔡港渠,欣赏两岸光影摇曳,有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感觉。沿街铺面的生意火爆,后港烟火集市里人头攒动,各个摊点在灯火的辉映下,添了几分浪漫。

为助推后港乃至龙海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后港古街推出三维动画微电影——《后港年华》。《后港年华》讲述了台湾女孩小锦,机缘巧合之下梦回大明,领略后港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变化,在后港遇见爱情的故事。
这一微电影的推出,成功令后港老街在年轻群体中打响了知名度,吸引了观众突破次元壁到现实中的古街游玩打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历史上的月港,曾掀开中国海外贸易史新的一页。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这片土地必将再度扬帆远航,书写新的传奇。
发表于 2023-7-2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隆庆开关是指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皇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

隆庆开关使得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全面的开放局面,为大明帝国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隆庆元年(1567年), 福建巡抚 涂泽民上书曰“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私贩指走私商,公贩指合法商人)。不久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并以月港为治所设立海澄县,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

虽然月港开放限制太多,只在海外贸易之门上开了条缝,但即使是这样束手束脚的外贸,月港的开放仍给明朝ZF带来了十分可观的财政收入,到1576年,月港的关税收入已超过万两白银;1594年从菲律宾流入的白银应当超过264000两,月港的关税收入则达到29000多两白银,以至于人们将月港看成是“天子之南库”;月港海防馆后改称为“督饷馆”,专门管理月港海外贸易和收税。

自1567年“隆庆开关”到1644 年明朝灭亡,这70 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 涌入中国,共计约3.53 亿两(保守估计,重新估计约为5亿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8-28 14:49 , Processed in 0.0441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