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甘溪竹笋 于 2023-6-25 22:21 编辑
把纪律挺在前面保护耕地面积红线 甘溪竹笋 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315万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都是高压线、生命线。于是我们必须用好纪检监察的监督管理作用,把纪律挺在前面,真正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守护好耕地面积的红线。
大家认为耕地总在地球上怎么可能会越来越少呢?人口基数的增加,减少的应该是人均耕地面积问题。然而耕地面积确实在不断减少,减少的主要原因有抛荒、建设、利益驱动转为它用。
那么又有人会问,当前耕地的使用权都有责任人,耕地的保护责任就应当有人承当。可实际中大量劳动力外流,耕地抛荒;还有一些建设需求用地,用地方又能出资征用,责任人也因此增加收入,巴不得多上一些项目;还有一些“非粮用地”项目向责任田使用权者转租,双方共赢。总而言之,就在责任田使用者获得比种粮食作物更大的收获中,耕地面积不断地在流失和转变用途。
如何能切实遏制耕地减少,守住耕地红线呢?
一要把党纪国法宣传到第一线,把责任传导到最基层干部和责任田的使用者。“长牙齿”的硬措施,他们就是门牙。
二要科学规划,一村一规划,这规划要成为村里耕地、生态保护和乡村事业发展的依据,要成为村主干行使保护权力依据,不能搞一刀切,要一村一档,村内平衡,做既保护好耕地、生态,又能根据发展需求科学用地。
三要发挥基层干部主观能动性,让权力、义务、责任三者紧密相连。村主干要与乡ZF签订纪律责任书,切实负起保护责任。
四要出台系列的鼓励政策,引导责任田使用权者回归经营责任田。同时对一些抛荒地各村要做好统筹安排,是收回使用权,归集体所有,还是转租承包等因地制宜,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
总而言之,要守住耕地面积这条红线,就必须有一支强有力基层干部队伍,就必须有铁的纪律做保证,这样才能把耕地红线切实划到各村的土地上,管理责任落到基层干部身上,实际的责任落到生产经营的农民身上。
|